又到重陽,又是登高、吃糕、聚老的節氣。咱老祖宗選這個日子敬老、登高望遠,不是隨口定的,是有講究的。農歷九月初九,九九為陽,重陽之日陽氣“重重疊疊”,屬陽中之極,要懂得“陰陽互濟”。咱中老年人若不按節氣順勢調養,動輒出虛火、傷氣血,哪怕穿得暖、喝得補,也照樣鬧毛病。我今兒個坐診完,捧著一杯陳皮姜茶,就跟你慢慢說說——重陽節,哪一物忌吃,哪兩件事該做,還有哪三樣東西是最養身體的福氣之食。
一、忌吃——涼菜冷飲,最傷脾胃陽氣
重陽一過,天雖晴,地卻涼,地氣已經偏寒。這時要是還貪涼,哪怕只是幾片過夜的拍黃瓜、一口冰鎮飲料,都可能傷了正氣。
中醫講“秋傷于涼,冬必病咳”,涼氣未消,寒邪就易從口入,先困脾胃,再累肺腎。涼菜一入口,脾陽一歇,消化就慢,濕寒夾著郁滯,身子開始疲軟、嗜睡、口淡無味,不想吃飯,一身沒勁。
![]()
我下午還告訴一個大爺,說你那涼拌海蜇皮,明年夏天再吃也不遲。
你最近飯后有沒有容易脹氣、懶動、打嗝的情形?是不是飯越吃越沒滋味了?
齊季時節,吃飯講溫熱、少生冷,這句老話,值千金。
二、一事要做——登高“動氣機”,通陽理濕
登高不只是圖吉利,它是個活血、通脈、順濕的老法子。
此時早晚濕重,白天雖晴,陽氣頂不住寒氣從腳底鉆進來。人坐久了氣血不暢,易有腰酸腿沉、腳涼心煩的狀況。登高能帶動血氣上行,不單通陽氣,還緩焦躁,有個調神靜氣的作用。
不過我建議:登高不求高,走動講穩。腳底貼個艾葉膠布、或者穿雙老布鞋,不傷筋骨又不著寒。
你這兩天有沒有去外頭遛遛?爬樓梯是個辦法,要的就是那個“汗出微微,心情暢然”。
三、一事需記——曬背“暖中陽”,拒濕寒閉肺門
秋氣收斂,重陽之日后,陽氣收歸,藏于臟腑,而人體背部正是陽經匯聚之處。
曬曬背,就相當于給陽氣一個出口,借天陽助體陽。尤其是命門、督脈、夾脊穴所在,都集中在背脊,不動不曬,濕寒從背入,最易生舊病新病。
我自己重陽這幾日,每天午后找個避風向陽的角落,靠著墻站一刻鐘,不動也出微汗,這才是“順天時養內氣”。
你有沒有試過“后背曬著暖,手腳也不涼”這變化?
四、吃物之一——重陽糕,寓意高升,也補中益氣
早年間的重陽糕,是用糯米、紅棗、紅豆蒸出的,甜中帶潤,軟中有溫,有散寒健脾的功效。
我建議現在做的時候,別弄太甜,少糖、可加山藥泥,再放點核桃末,寓意平安又顧氣血。
重陽糕一年吃一次,吃的是順氣、補心意。可惜現在不少人的糕,吃完脹肚難消,其實就是甜膩傷了脾。
你家還自己蒸糕不?有沒有試過蕎麥粉加紅棗的做法,潤中有香。
五、吃物之二——菊花,清肝明目解秋郁
“九月九日飲菊花,長壽無疆人不老。”這句古話里,菊花清肝的藥味與節氣正好對上。
重陽多內躁,菊花恰好“引秋風之肅殺,泄心火之虛熱”,還能除煩安神,對老年人眼澀口苦、睡不好覺的毛病最有幫助。
泡茶可選胎菊或杭菊,配點枸杞,清中帶補,喝上一周,氣色都提亮。
你是不是也覺得這兩天情緒起伏比較大?嘴還有些干苦不適?不妨試試這茶,晚上少喝一道濃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