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月芳華(小說連載12-15)
作者/朱軍彪(四川)
【作家/詩人風采】
![]()
★朱軍彪,四川省資中縣人,中學高級教師,資中縣作家協會會員,內江重龍散曲社會員,內江市詩詞楹聯學會會員,資中縣書法家協會會員。有多篇作品發表于省內刊物。
![]()
【作家/詩人作品】
歲月芳華(小說連載12-15)
朱軍彪(四川)
![]()
十二
晨曦微露,天色尚蒙著一層青灰的薄紗。袁正華從“一線天”般的宿舍樓道里鉆出來,睡意還黏在眼皮上,像沾了膠水似的。操場上已經聚了不少人,空氣里浮動著青春的躁動。
“都打起精神來!”體育委員劉子劍站在隊伍最前面,雙手叉腰,聲音洪亮,“跑起來,跑起來!”
大家像被驅趕的羊群,不情不愿地開始慢跑。腳下的堅硬的黃泥地面,每一步都揚起細小的塵埃。起初隊伍還稀稀拉拉的,可跑著跑著,身體里的困倦漸漸被腳步聲踏碎。前排的唐小芳喘著粗氣,額頭上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但她咬緊牙關,一步不落地跟著。
“第六套廣播體操,現在開始——”廣播里響起熟悉的旋律,“伸展運動,預備——起!”剎那間,整個操場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鐘表,同學們就是表盤上整齊劃一的齒輪。手臂舉起,落下,轉身,彎腰,每一個動作都帶著尚未完全蘇醒的僵硬,卻又在音樂節奏中漸漸舒展開來。袁正華看見旁邊的周慧英,她的馬尾辮隨著動作左右搖擺,像只活潑的燕子。
“瞧你那動作,跟老大爺打太極似的!”劉子劍一邊標準地做著體轉運動,一邊不忘調侃唐小芳。
“你管得著嗎?”唐小芳不服氣地回嘴,卻悄悄把動作做得更標準了些。
班主任劉震生背著手在隊伍間踱步,鏡片后的眼睛銳利得像鷹。沒人敢偷懶,都知道被逮著的后果——加練十圈可不是鬧著玩的。
最精彩的永遠是各班自由活動時間。
“今天練單腳跳!”劉子劍一聲令下,隊伍立刻騷動起來。
唐小芳苦著臉:“又要跳?我的腿還在疼呢!”
“就你話多!”周慧英已經單腳立定,“鍛煉好了身體是自己的,苦點累點算什么!”
這話像句咒語,瞬間點燃了全班的斗志。全班分成兩列,從這邊的白線跳到那邊的白線。起初還能保持平衡,跳到一半就東倒西歪。有人“撲通”一聲摔倒,激起一片笑聲,但很快又爬起來繼續。
塵土在晨光中飛舞,像給操場罩上一層金色的薄霧。汗水順著臉頰滑落,在黃泥地面砸出深色的印記。呼吸聲、腳步聲、吶喊聲交織在一起,譜寫成清晨最激昂的交響曲。
“蛙跳準備!”劉子劍的命令接踵而至。
這下更熱鬧了。大伙兒蹲下身,雙手背在身后,像真正的青蛙一樣向前蹦跳。肌肉的酸痛感陣陣襲來,但沒人喊停。唐小芳累得滿臉通紅,卻依然倔強地往前跳。周慧英的辮子已經散亂,幾縷頭發黏在汗濕的額頭上。
最有趣的是“推小車”——一人用手走路,另一人抬著他的腳。袁正華和陳智生一組,陳智生的身體真沉,袁正華使出全身的勁兒攥住他的雙腳,生怕他的雙腳從手里滑落。交換動作時,袁正華顫顫巍巍地用手支撐著前進,手臂抖得像風中蘆葦。
“堅持住!”劉子劍在后面給袁正華鼓勁,“快到終點了!”
終于碰到對面的白線,袁正華整個人癱軟在地,大口喘氣,胸腔火辣辣地疼。可看著其他同學還在努力,袁正華又咬牙爬起來:“再來!”
背人跑更是熱鬧非凡。唐小芳背著一個瘦小的同學,跑得搖搖晃晃,眼看要摔倒,卻總能奇跡般地穩住。笑聲、加油聲、腳步聲在操場上空回蕩。每個班都在自己的方陣里訓練,二十多個班級,就是二十多個沸騰的火山口。
陽光終于完全躍出地平線,給整個操場鍍上一層金輝。同學們的影子映在操場上,與塵土飛揚的地面上交錯、重疊。汗水浸透了校服,在背上畫出深色的地圖。每個人都像剛從水里撈出來,卻依然生龍活虎。
當結束的鈴聲響起,同學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往教室走。回頭望去,操場上空還懸浮著同學們奔跑時揚起的塵埃,在朝陽下閃閃發光,像是青春燃燒后留下的星火。
這一天,同學們又在汗水中開始了。苦嗎?累嗎?可每個人的眼睛里,都跳動著不服輸的火苗。
十三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操場上還氤氳著昨夜的水汽。急促的集合鈴聲像鞭子一樣抽打著空氣,學生們如同受驚的潮水,從跑道上、從球場邊向著各自班級的區域涌去。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嘭!”
一聲沉悶的、肉體與水泥劇烈碰撞的響聲,突兀地切斷了晨間的喧囂。就在93?4班區域那個簡陋的水泥籃球架下,一個奔跑的身影猛地一頓,隨即像一截被砍倒的木頭,直挺挺地栽了下去,甚至沒來得及發出一聲呼喊。
周圍的幾個同學愣住了,腳步不由自主地停下。最先反應過來的是4班的班主任呂老師,他一個箭步沖了過去,聲音因急切而變得尖利:“怎么回事?龔小濤!你怎么了?”
袁正華正隨著人流跑過,聞聲望去。只見那個叫龔小濤的男生面朝下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仿佛與冰冷的地面融為了一體。那十幾個圍上去的同學,像是被無形的繩索圈住,臉上寫滿了無措和驚恐。有人試圖彎腰去扶,卻被李老師厲聲制止:“別動他!讓他自己緩一緩!”
時間在那一刻仿佛被黏稠的恐懼拉長了。袁正華的心跳如擂鼓,他看見呂老師蹲下身,輕輕拍打著龔小濤的臉頰,聲音顫抖地呼喚:“小濤?龔小濤?能聽見老師說話嗎?你感覺怎么樣?”
地上的人,終于有了微弱的反應。他的手指先是輕微地抽搐了一下,然后,在眾人期盼又緊張的目光注視下,他用雙臂艱難地、顫抖地支撐起上半身。他的頭剛剛離開地面,脖頸似乎承受不住那份重量,劇烈地晃動著。
就在那一瞬間,他喉嚨里發出一聲悠長而沉重的——
“唉!——”
那一聲嘆息,仿佛耗盡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所有氣力。那不是疼痛的呻吟,更像是一種穿透靈魂的、極致的遺憾與不甘。它裹挾著晨霧的冰涼,清晰地鉆進每個人的耳膜,讓周圍所有的嘈雜瞬間失聲。緊接著,他那剛剛撐起的手臂驟然失去支撐,身體再次重重地癱軟下去,頭顱無力地歪向一側,眼睛半睜著,望著那片他再也無法奔跑其下的、灰蒙蒙的天空。
“小濤!”
“龔小濤!”
老師和同學們的驚呼聲炸開。呂老師慌忙探他的鼻息,摸他的脈搏,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快!快去叫校醫!打120!”他的聲音已經變了調。
袁正華被室友拉著跑開,他忍不住頻頻回頭。那個圍攏的人群,像一塊沉重的陰云,壓在了初晨的操場上。那聲最后的嘆息,如同一個冰冷的烙印,深深地刻進了他的腦海里。
晚上的教室,燈火通明,卻彌漫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壓抑。班主任劉震生老師站在講臺上,臉色凝重,平日里溫和的目光此刻盛滿了沉痛。
“同學們,”他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今天早上,我們失去了一位同學,93?4班的龔小濤……”
教室里鴉雀無聲,連筆尖摩擦紙張的細微聲響都消失了。袁正華感到自己的呼吸一滯,雖然中午已有耳聞,但此刻被正式確認,心還是猛地往下一沉。
劉老師詳細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當他說到那個細節時,刻意放緩了語速,每一個字都像是沉重的石子投入寂靜的湖面:
“……他和我們一樣,聽到鈴聲就往班級跑。也許是在回頭看同伴,也許只是不小心……他撞上了籃球架。同學們圍過去,老師呼叫他……他過了很久,才用雙手,勉強撐起身體……”
劉老師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臺下每一張年輕而震驚的臉,他的喉結滾動著,仿佛在極力抑制某種情緒。
“他撐起來,然后,輕輕地、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唉!——’”
劉老師模仿著那一聲嘆息,那聲音里沒有夸張的表演,只有一種深切的、試圖還原當時情境的努力。正是這種克制,讓這聲模擬的嘆息,擁有了穿透人心的力量。
“就只嘆了這么一聲,”劉老師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哽咽,“他就又倒了下去……再也沒有醒來。”
“唉——”
這一聲,在寂靜的教室里回蕩。它不再僅僅是一個擬聲詞,它瞬間被在場的每一個人賦予了無窮的含義。袁正華仿佛看到,那一聲里,有對剛剛展開的中師生活的無限眷戀,課本才翻開,理想剛啟航;有對青春年華驟然中斷的愕然與不甘,那些憧憬過的未來,那些尚未告白的秘密;更有對父母辛勞養育的深切愧疚,那遠在家鄉、可能還未得知噩耗的雙親,該如何承受這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剜心之痛?
“唉——”
坐在前排的一個女生,肩膀開始輕微地聳動,她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卻還是有壓抑不住的嗚咽漏了出來。這像是一個信號,緊接著,抽泣聲此起彼伏地在教室各個角落響起。另一個女生終于控制不住,伏在桌面上,身體劇烈地顫抖,泣不成聲。
淚水模糊了許多人的視線,包括袁正華,他感到眼眶一陣酸澀,趕緊低下頭,盯著課本上模糊的字跡,心中翻涌著難以名狀的悲涼與恐懼。生命,原來如此脆弱,就像晨間草葉上的露珠,看似晶瑩,太陽一出來,便悄無聲息地消散了。
劉老師紅著眼圈,看著臺下這群瞬間被死亡教育擊中的孩子們。他深吸一口氣,用盡量平穩的語調說:“同學們,眼淚無法挽回生命。我們能做的,就是記住這個教訓,記住龔小濤同學。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更要好好珍惜自己,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今后,無論是在體育鍛煉,還是在日常行走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他的話語如同沉穩的錨,試圖將沉浸在悲傷與恐慌中的小船暫時固定。但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恐懼的余波依然蕩漾。晨練時,隊伍里少了往日的喧鬧,尤其是幾個女生,跑到那個水泥籃球架附近時,總會下意識地加快腳步,眼神里帶著一絲驚懼,仿佛那不是一個靜止的物體,而是一個隨時可能吞噬生命的陷阱。
直到許久以后,操場上才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比如霧氣彌漫的清晨,或者鈴聲驟響的瞬間,總會有人不自覺地想起那個名字,和那一聲承載了太多未盡之語的、沉重的嘆息。它如同一個隱秘的注腳,提醒著每一個奔跑的少年:生命飛揚,亦需謹慎。
十四
晚自習的鈴聲尚未敲響,袁正華獨自坐在窗邊。秋意透過玻璃滲進來,他望著重龍山黝黑的輪廓,那株枯樹的虬枝像掙扎的手臂,刺向灰蒙蒙的天穹。
圍墻外的師范附小操場上,建筑材料散亂堆放,猶如時代丟棄的遺物。守夜的老人蜷縮在寒風里,捧著的搪瓷碗蒸騰出稀薄的熱氣。他扒飯的姿勢近乎虔誠,偶爾抬手抹一把被冷風刮紅的鼻子,目光投向虛空中的某處。
袁正華的指尖無意識地在課本上摩挲。這個裹著舊棉襖的老人,或許從未思考過所謂人生的意義。他皸裂的手指關節、被飯粒油光浸潤的嘴唇、塑料薄膜下那張單薄的床鋪,都在訴說著另一種哲學——活著本身,就是與嚴寒對抗的壯舉。袁正華忽然覺得教室的玻璃窗成了時空的界壁,窗內是墨水瓶與三角函數構成的青春,窗外則是用一碗熱飯丈量生命厚度的黃昏。
鈴聲驟然撕裂沉思。梁雅君走進教室時帶進一縷涼風,那件新織的花格子毛衣裹著少女漸豐的身形,橙黃與赭紅交織的紋路像極了重龍山秋日的層林。
袁正華注意到她整理衣領時纖細的后頸,以及坐下時毛衣下擺綻開的細微褶皺。他慌忙將視線埋進物理習題集,卻聽見自己的心跳擂打著牛頓定律。
韓淑萍轉過身來時眼底閃著光,兩根辮子掃過陳智生的課桌。“你們知道劉德華每年打多少支美容針嗎?”她聲音壓得低卻繃著興奮,“香港報紙說他的臉值五千萬港元的保險!”陳智生笑著用圓規尖敲打鉛筆盒:“那夠買多少本《數理化自學叢書》?”他的笑聲在觸及梁雅君目光時陡然收斂——她正蹙眉展示數學試卷右上角的鮮紅“100”。
“我初中的數學老師說過,數字才是最永恒的明星。”陳智生忽然正經起來,從《解析幾何》里抽出一張泛黃照片。四個腦袋不自覺湊近,照片上五十多個少年站在九十年代的陽光下,他的指尖劃過那些稚嫩的臉龐:“這是考上省化工學校的張建軍,這是去了省委子弟學校的李娜……”當指節粗大的手指停在一個眉眼清冷的女孩臉上時,他的聲音忽然摻了沙:“毛彩霞。她身材苗條,但解二元二次方程比計算器還快。”
韓淑萍忽然抽走照片對著燈光細看:“她可比毛阿敏有氣質!要是去參加電視大獎賽……”話沒說完就被袁正華截斷:“追星能追出學費嗎?我堂哥在廣東電子廠,三個月才掙出一張演唱會門票。”他看見老人正捧著空碗走向臨時工棚,塑料布在風里撲啦啦響得像面旗幟。
梁雅君忽然用涂改液在桌角畫了個完美的圓:“龐兀這個名字真好,圓周率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就像人生永遠算不盡。”她揚起臉時燈光在睫毛上投下細影,“我爹說中師畢業能分回鎮小教書,可去年畢業的師姐還在代課。”空氣突然沉默,四個人同時聽見窗外秋風卷碎葉的聲音,那是一種類似時代車輪滾動的聲響。
晚自習結束的鈴聲震醒沉思。韓淑萍把劉德華貼畫小心夾進日記本,陳智生對著照片發了會兒呆,梁雅君的新毛衣在起身時勾住了桌角。袁正華最后望了眼窗外,守夜人棚里亮起昏黃的燈泡,像枚釘在寒夜里的圖釘。他忽然覺得,他們所有人都是尚未寫盡的小數點后的數字,在平凡的世界里,既循環又無限。
十五
臘月的風已帶著凜冽的刀鋒刮過川中丘陵,資江師范的操場上卻蒸騰著青春的熱氣。劉震生老師裹緊灰布棉襖,望著眼前這群雀躍的學生,仿佛看到自己年輕時在大學校園讀書的影子。他深吸一口煙卷,煙霧與白氣交融成模糊的云團——藝術節迫在眉睫,這場較量關乎班級的榮譽,更關乎教書人那點不肯明說的倔強。
張若嵐老師踩著半高跟皮鞋踏過霜痕,紅圍巾在灰撲撲的操場里燒出一簇火。她拍手的節奏像佤寨木鼓般干脆利落:“女生兩排!男生補空!”目光掃過人群時,在袁正華身上頓了頓。這后生確實扎眼,不是莊稼漢式的粗糲,倒像山澗里一竿翠竹,眉眼間還留著母輩宣傳隊員的清秀。袁正華下意識縮了縮磨白的袖口,聽見自己的名字混在四個男生中間,像石子投進深潭激起漣漪。
排練室的破窗漏進北風,把《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旋律吹得忽近忽遠。張若嵐甩開草裙示范時,女生們的發梢都跟著節奏飛揚,男生們卻像田埂上呆立的稻草人。袁正華偷偷瞄搭檔林梓清——這姑娘總把麻花辮甩得梆梆響,練牽手動作時卻突然成了泥塑,兩只手死死攥住裙褶,仿佛那粗布裙裾是銅墻鐵壁。
“現在不牽,臺上忘形咋辦?”劉老師磕著煙灰皺眉。林梓清臉頰漲成秋番茄:“……到時候肯定記得!”袁正華望著窗外枯枝劃破的天空,想起父親送他來時說的“好好念書”,現在卻要在眾人面前甩手跺腳,胃里像揣了塊沉甸甸的凍土。
藝術節那日,大禮堂里拉滿了紅紙剪的彩帶,墨汁寫的“資江師范第四屆藝術節”還滴著水痕。合唱團上臺時,紙折領結被汽燈照得通紅,像每個人喉結下都頂著火苗。李悅萍揮臂打起拍子,歌聲卻像受潮的炮仗般悶響,臺下評委的鋼筆在評分表上劃出沙沙的雪聲。
待到佤族舞樂炸響,八個姑娘的草裙忽然活了,發絲飛揚如黑駿馬的鬃毛。袁正華踩著鼓點騰挪,瞥見林梓清旋轉時眼底的星光,可每到牽手環節,那雙手總像受驚的雀兒縮回巢穴。第二次樂聲涌來時,他忍不住偏頭瞪去——姑娘正對著臺下某處微笑,全然忘了該遞出的手掌。他憤然甩開空蕩蕩的掌心,這個動作倒添了幾分佤族漢子的野性。
獎狀是黃底黑字的二等,劉老師接過來時手指捏得發白。散場后袁正華堵住林梓清,照明燈把兩個影子拉得忽長忽短。“我忘了。”姑娘這三個字輕飄飄的,像雪片落在棉襖上即刻消融。他望著滿地彩紙屑被風吹得打旋,忽然覺得這熱鬧像極了佤寨的篝火——明明都在同一片火光里跳舞,映在每個人眼中的卻是不同的月亮。
![]()
~~~~ 詩藝國際 ~~~~
文學殿堂,文友棲園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攜手并肩,與時共進
歡迎長期賜稿,再現詩意生活
傳統詩、詞、曲、賦,現代詩歌
譯詩,詩評,詩配畫
文學理論
散文,隨筆,雜文、小說
來稿請寄:153811241@qq.com
無限精彩,盡在【詩藝國際】平臺!
長按&掃碼即可關注
~關注,是一種支持;分享,是一種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