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岡職中240元“電話費”風波:教育亂收費的冰山一角與治理之困…
一筆每年240元的“電話費”,一所職校的“自愿”收費,最終演變為一場涉及校長停職、多人立案審查的教育亂收費風波。湖南省武岡市職業中專學校的這起事件,不僅揭開了地方教育收費監管的漏洞,更將“被自愿”式亂收費的普遍性問題推向公眾視野。
收費迷霧:從“自愿”到“被自愿”的灰色地帶
風波的起點源于一位家長在“問政湖南”平臺的實名舉報。這位家長透露,武岡市職業中專要求學生每人每年繳納240元費用,用于所謂的“智慧校園系統”——僅支持食堂超市刷臉支付和校園出入記錄,以及教室門口的刷臉視頻通話裝置。這筆費用已連續收取3年,全校千余名學生的繳費總額保守估計超百萬元。
![]()
面對質疑,學校負責人戴作維的回應頗具“技巧性”:一方面強調此舉是為“便于學生管理及反電信網絡詐騙”,嚴禁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后,通過視頻通話裝置解決家校聯系問題;另一方面宣稱繳費遵循“自愿原則”,每班約80%學生參與。
![]()
但家長的反饋卻直指真相——所謂“自愿”實則是班主任代收,部分學生是在半強制的氛圍下繳納費用。這種對“自愿”概念的濫用,恰如重慶日報評論所言:“混淆了家長與公眾質疑的焦點,暴露的不僅是管理邏輯的混亂,更是經濟利益的算計。”
![]()
細究這筆費用的合理性更顯荒謬:若按每位學生每年通話時長折算,240元的定價遠高于市場通信服務價格;設備采購是一次性投入還是持續支出?不同使用頻次的學生為何被統一收費?校方對這些核心問題始終語焉不詳,讓“收費”徹底淪為一筆“糊涂賬”。
雷霆處置:新規背景下的典型案例
事件發酵后,武岡市于10月25日成立聯合調查組,僅用數日便查明違規事實。處理結果堪稱“頂格處罰”:校長戴作維被停職檢查并立案審查,分管副校長曾祥紅等3人同步被立案審查,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劉貽通被誡勉。官方同時責令涉事通信公司清退違規收費,以儆效尤。
![]()
這一快速反應的背后,是湖南省剛剛于2025年8月出臺的《湖南省教育亂收費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剛性約束。該《辦法》明確將“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等行為納入追責范疇,規定了包括組織處理、黨紀政務處分在內的13類追責方式,并強調對引發重大負面輿情的行為“從重處理”。武岡職中事件的處置,成為該《辦法》實施后湖南省首例典型案例,彰顯了地方政府整治教育亂收費的決心。
行業痼疾:教育收費亂象的全國性鏡像
武岡職中的案例絕非孤例。近年來,從幼兒園的“特色班費”到中小學的“校服溢價費”,再到高校的“天價重修費”,教育亂收費的形式不斷翻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4年發布的《全國教育收費輿情報告》顯示,“被自愿”收費、“捆綁式”收費占教育亂收費投訴總量的62%,其中職業院校因管理相對薄弱,成為重災區。
為何此類亂象屢禁不止?深層原因在于教育資源供需失衡下的權力尋租空間。一方面,部分學校將教育公共服務異化為盈利工具,通過模糊收費項目、包裝“自愿”概念,將成本轉嫁給學生家長;另一方面,收費監管存在“重事后處罰、輕事前預防”的傾向,不少地方依賴“家長投訴-媒體曝光-行政介入”的被動治理模式,難以形成長效震懾。
更值得警惕的是,武岡職中事件暴露出的“系統服務商合謀”現象。有業內人士透露,部分教育信息化企業通過向學校支付“返點”“贊助費”,推動學校采購高價系統并收取學生費用,形成“企業盈利-學校分成-家長埋單”的灰色鏈條。這種利益勾結,讓教育收費徹底偏離了“服務學生”的初衷。
破局之路:從個案整治到制度重構
武岡市在處置通報中表示將“舉一反三,持續加強教育系統收費監管”。但要真正根治亂象,需從三方面著力:
其一,建立收費清單的“陽光公示”制度。教育部門應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各級學校的收費項目、標準、依據進行全面梳理,形成“負面清單+正面目錄”的公開體系。像武岡職中這類“智慧校園”服務,應通過政府集中采購降低成本,嚴禁學校以任何名義向學生額外收費。
其二,強化收費過程的“全流程監管”。推廣“收費事項家長代表聽證制”“收費資金第三方審計制”,對超過10萬元的收費項目強制引入社會監督。湖南省可依托《教育亂收費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建立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對收費投訴實現“接訴即辦、72小時回應”。
其三,重塑教育者的“職業倫理底線”。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應明確,教育的公益性屬性不容商業利益侵蝕。教育行政部門需將收費合規性納入學校考核和校長任期評價體系,對違規者實行“一票否決”,并向社會公開通報。
教育是國之大計,收費亂象看似是“小錢”,損害的卻是教育公平的根基和社會對教育的信任。武岡職中240元“電話費”風波,是一記警鐘,提醒我們:唯有讓每一筆教育收費都曬在陽光下,才能還校園一片純粹的育人環境。
您是否也遭遇過類似的“被自愿”收費?對于整治教育亂收費,您有哪些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