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視頻在網上火了,遼寧一家酸菜加工廠的員工,在制作酸菜時不僅沒有佩戴手套,反而腳踩酸菜,一邊吸煙一邊吐痰的在池子里攪弄。
而隨著事情的熱度越來越高,當地相關部門立刻站出來回應,然而網友卻一點兒不買賬,直接曝光了這個工人的臉。
![]()
10月27日中午,遼寧葫蘆島市興城市郊區一家酸菜加工廠外,一名普通網友路過時發現車間門敞開。
他停下腳步,掏出手機,對準里面拍了一段僅14秒的視頻。畫面中,一名男工人站在堆滿酸菜的池子里,腳踩菜堆,手拿鋼叉來回翻動。
嘴里叼著一根香煙,他吸一口就把煙灰抖進池中,吸到一半時張嘴“呸”一聲,一口痰直接吐進酸菜堆里,然后繼續干活,整個過程沒有一絲停頓。
![]()
視頻剛上傳到短視頻平臺,傳播就停不下來。半小時內,轉發量破10萬,評論區全是“惡心到吐”“這酸菜誰敢吃”的留言。
之后話題迅速沖上熱搜前三,閱讀量幾小時內過千萬。網友一邊轉發,一邊艾特當地市場監管局,要求立刻查清楚。
事發車間在興城市郊區,廠房面積大約200平方米,酸菜池占了中間大半位置。
![]()
池子長5米、寬3米,酸菜堆得有一米多高,池邊沒有護欄,也沒有清洗通道。
空氣里全是發酵的酸臭味,地面濕滑,散落著菜葉和泥水。
男工人穿普通棉襖和膠鞋,袖口全是菜汁,頭上沒戴帽,臉上沒口罩。
旁邊還有一名工友幫忙,兩人同樣沒穿專用工服。車間里找不到洗手池、消毒柜或更衣室,墻角堆著雜物。
![]()
國家標準要求直接接觸食品的人必須穿工服、戴帽口罩、手部消毒,這里一條都沒做到。
工人為什么敢這么干,一是個人習慣不好,抽煙吐痰對他來說是日常動作,干活時順手就來。
二是企業管理太松,沒培訓、沒人管,工服口罩要花錢,企業省就省了,員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視頻一出,監管部門動作很快。當天下午,興城市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領導帶隊趕到現場。
晚上省里市場監管部門介入,成立聯合調查組。10月28日凌晨,涉事那批酸菜全部封存,當場銷毀,確認沒流到市場上。
工人被帶去問話,企業負責人也被控制。
![]()
消費者看到視頻反應很大,不少人當場覺得胃里不舒服,有人直接吐了。社交平臺上,大家紛紛說要抵制酸菜,特別是這個地方產的。
超市里有人把貨架上的袋裝酸菜放回去,有的拍照片發網上喊“別買”。
電商平臺上,搜“葫蘆島酸菜”銷量24小時歸零,很多店鋪主動下架同類貨。
![]()
其實這種事不是頭一回,2022年“土坑酸菜”剛過去三年,消費者好不容易有點信心,現在又來一次。
近五年酸菜衛生問題至少出過四回,每次曝光銷量就掉到底,恢復要一年多。這次很多人直接說酸菜要永久拉黑。
![]()
工人違反《食品安全法》,可能被拘留加罰款。企業是主要責任方,嚴重的話吊銷生產許可證,罰款能到年銷售額10倍。
監管部門已要求企業交出所有生產記錄,查其他批次有沒有問題。
技術要跟上車間沒監控是最大漏洞。葫蘆島市計劃讓所有食品加工廠裝高清攝像頭,全區域覆蓋,視頻至少存30天。
![]()
工人進車間前要刷臉,系統自動查工服口罩戴沒戴。手機信號屏蔽器也要裝上,員工帶手機進生產區直接不行。
有人建議把罰款上限提到年營收50%;設舉報獎勵基金,單案最高給1萬,鼓勵員工和附近居民監督。
食品工人必須拿衛生證,每年培訓考試,考不過就下崗。
![]()
14秒視頻拍的不只是一個人不講衛生,更是企業管不好、監管跟不上、行業規矩松的全鏈條問題。
酸菜池里的煙灰和痰,臟的不止一池菜,更是消費者的信任。
只有每次曝光都變成制度升級的機會,罰得狠、管得嚴、訓得實,才能讓從工廠到飯桌的每一步都踏實。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