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玩實驗室原創作品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01 土豪家也沒有余糧
油價下跌,中東油王的日子不好過了。
近日,沙特阿拉伯被曝正在向華爾街多家大銀行尋求約100億美元巨額貸款,這也是沙特近年來最大一筆公開貸款,向來以“不缺錢”著稱的中東土豪,怎么突然就要靠貸款度日,莫非是油王家里也沒有余糧了?
![]()
雖說離貧困線還遠著,但沙特近年的財政狀況確實出了點問題。今年一季度,沙特錄得了超33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延續了2024年全年約300億美元赤字的頹勢,官方預測未來數年國家將會繼續維持財政赤字狀況。
作為一個活在油田上的國家,造成沙特這輪財困的根源顯然跟國際油價變動脫不開干系,受到全球經濟下行需求減弱和美洲原油增產等沖擊,過去一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從超過80美元/桶一路下滑至當前約65美元/桶,遠低于沙特維持財政平衡所需的90美元/桶安全線。
![]()
為了穩住油價,由沙特領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合作聯盟OPEC+近年頻繁通過減產自救,嘗試通過控制原油供給維持價格,然而市場對此似乎并不買賬,據國際能源署此前已經表示,即使OPEC+完全不增產,到2025年全球石油市場也將面臨過剩。于是,在長達數年的日均220萬桶減產措施不見明顯成效后,各大OPEC+加盟國一致達成共識,與其放著不賣倒不如少賺當贏,從今年年中陸續恢復增產以保住市場份額。
減產對峙結束,中東各大產油國再次恢復在油田上躺賺的好日子,然而對于當下正處于國家轉型關鍵階段、急需用錢的沙特來說,這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作為國際投資市場上最活躍的新晉玩家之一,沙特的名字近年來頻繁出現在全球各大新興產業中,從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到新能源汽車、體育電競行業,只要是能砸錢參與的成長型項目,沙特幾乎都投了個遍。
從守著油田安穩度日到面向新興產業積極進取,沙特近年來開啟對外買買買、對內造造造的無限制燒錢模式,目的是擺脫國家對石油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而所有這些耗資龐大的激進改革變化背后,都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他就是現年40歲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2015年1月,年逾80歲的老薩勒曼接任逝世的阿卜杜拉正式成為沙特新任國王,在上任兩年后,老薩勒曼一改沙特王室過往“兄終弟及”的世襲模式,正式任命當時已經坐擁國家軍事、行政、財政實權的八王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新任王儲。
![]()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左)和沙特國王薩勒曼(右)
作為老父親意志的執行者以及一名堅定的改革派,薩勒曼在2016年提出了“沙特愿景2030”計劃,旨在通過資本市場改革、巨型項目建設和債務融資,加速推動非石油經濟增長,助力沙特成為伊斯蘭世界心臟、世界投資強國和亞歐非樞紐。而所有這些舉措,都離不開最關鍵的資金問題。
![]()
為此,小薩勒曼通過組織改革,將國家財政儲備的錢袋子公共投資基金PIF打造成一個推動沙特經濟現代化的國家控股資本集團,通過加大國家財政盈余、外匯儲備和石油出口盈余資金流入,在不到10年內,PIF的基金規模便從2015年的1500億美元增長至當前近萬億美元,而通過本人出任董事會主席一職,小薩勒曼擁有了這些資金的重大決策權,并由此開啟了沙特近年“追英趕美”的激進改革。
然而,從安逸的油王土豪到激進的全球化投資人,沙特交過的學費也不少。
2016年,孫正義以“平均1分鐘募資10億美元”的節奏,在一場45分鐘的演講中讓PIF豪擲了450億美元,沙特由此成為了軟銀愿景基金背后的最大金主,然而在2022年愿景基金一場320億美元的虧損風暴,直接導致了當年PIF高達156億美元的綜合虧損。
僅僅一年之后,百年國際大銀行瑞信遭遇財務暴雷,被迫以腰斬價賣身瑞銀集團,作為瑞信的第一大股東,沙特在這場收購戰中損失超過10億美元。
這些只是沙特近年全球范圍內大舉投資失利的冰山一角。
與國家主權基金追求穩健和多元化資產配置相反,PIF所扮演的國家轉型機器角色注定其對高風險資產和新興產業的集中暴露較高,缺乏成熟的風險對沖機制,一旦油價下行或宏觀經濟波動,PIF的資金鏈隨時承壓。
很顯然,當下油價下行已經成為既定事實,而一向以“撒幣”為榮的沙特資本,也終于嘗到了缺錢的滋味。
為了緩解財政壓力,沙特早在去年宣布計劃大幅削減海外投資約三分之一,從原來的30%降至18%-20%,這一舉措標志著PIF結束了過去十年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投資,轉而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國內經濟建設中。與此同時,沙特還同步開啟了大規模發債模式,2024年包括沙特阿美在內的國家和政府實體發行了約500億美元債務,成為新興市場最大借款人,預計今年仍將保持大規模的債務發行。
在國際油價持續下行的當下,100億美元的貸款計劃只是沙特目前財政狀況的縮影,隨著愿景2030繼續推進,沙特的財務狀況仍將繼續承壓,而與外部激進投資相比,沙特更大的資金問題還在于本國多項龐大的基建項目,其中爭議最大的無疑是一度震驚全球的NEOM未來城計劃。
02 沙漠造城的理想與現實
作為沙特改革和“愿景2030”的重要部分,沙特NEOM未來城項目自公布開始,就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2017年10月,小薩勒曼宣布要在沙特西北部塔布克省打造一個科幻級城市,項目規劃占地2.65萬平方公里,原定計劃于2040年初步建成,到2045年可以容納900萬居民,整個項目的目標是建成一個完全依賴可再生能源的人工智能城市,初期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項目將會為沙特GDP提供千億美元貢獻。
![]()
具體來看,作為項目重心的線城(The Line)是一個長達170公里,寬200米的立體都市,城市兩側由兩座高490米、互相平行的鏡面建筑物組成,橫跨海岸、沙漠和大山,而在“鏡線”下方將會有高速列車運行其間。
![]()
城市內部不僅設有學校、運動場、商場和娛樂場所,就連農作物種植也是城市建設的一環,通過特殊的設計,糧食作物能夠城市內實現垂直耕作,并通過智能化設備自動收割、自動打包。
![]()
此外,作為人類未來清潔城市,居民們在城市內的各項生活能源需求都有清潔能源提供,在城市內不需要開車,辦理日常事務或公共交通站點最多只需步行5分鐘,乘坐超高速公共運輸系統可以在20分鐘內到達城中任何地方。
此外,借助城市內發達的AI、機器和無人機系統,居民的日常物流配送和外賣服務都能夠實現無人化管理。
作為線城的周邊配套,沙特NEOM未來城項目還有海岸線度假區馬格納、辛達拉島奢華度假村、特羅耶納雪城和OXAGON清潔工業區等多個板塊,數十座奢華酒店、沙漠滑雪場、清潔能源港口等設施將會在沙特拔地而起。
![]()
按照小薩勒曼的設想,NEOM未來城將會是全人類社會最宜居的城市,而他將要在此地“建造自己的金字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一份2021年項目的初期影響評估指出,如此龐大的工程量至少需要50年時間建成、項目的施工結構可能改變沙漠中干谷地下水的流動、鏡面建筑將會影響當地數以百萬計的鳥和其他動物的活動、受影響的部落征地問題難以落實......
不過所有這些問題在王室看來不過是錢的問題,為了加快項目上馬,小薩勒曼將原定5000億美元預算拔高到上萬億美元,于是在一片片歡呼聲中,NEOM未來城開始了項目動工,沒過多久就在一片黃土沙漠中劃出了一條宏偉的橫溝,城市雛形已經隱約可見。
![]()
然而,到了施工隊真正入場,人們才發現這城市不僅設計定位科幻,就連施工難度也是科幻級。
例如當初甲方要求的AI城市托管系統,IBM搞了五年還沒弄出測試版;德國蒂森克虜伯一開始承諾的磁懸浮貨運管道,雖說實驗室數據漂亮,可一裝進沙漠就死機;至于那塊標志性的鏡面外墻成了“新型武器”,白天反射陽光把工地烤成60度烤箱,晚上又變成鳥類自殺現場,環保組織天天舉牌罵街......
![]()
除了技術難題難以解決,沙特還要面臨列強的捆綁銷售。
美國國會趁機敲竹杠,要求沙特買夠波音客機和雷神導彈才給放貸款;歐洲建筑商抱團抬價,把鋼結構報價抬高三成;就連印度都來趁火打劫,要求沙特先買10萬印度勞工配額才放行技工簽證。
種種困難之下,原定2030年入駐150萬人口的線城,如今能夠完成2.4公里的工程量就已經算勝利,隨著工程支出不斷膨脹,小薩勒曼原以為1萬億美元能夠解決的問題,如今至少需要8.8萬億美元才有可能落地。
項目就像一個燒錢黑洞,自開工以來就是往沙漠里倒金子般燒錢,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著沙特的外匯儲備,特別是在全球原油需求減弱和價格下滑的當下,無底洞般的支出進一步加重了沙特的財務壓力。
無奈之下,沙特宣布整個NEOM未來城暫時只保留核心區建設,并進一步聚焦紅海度假村等現金流項目,通過緊急縮減項目規模暫時避免了爛尾危機。
03 王儲的野望
盡管當下錢袋子承壓、科幻未來城項目前景困難重重,但沙特新任領導人推動國家經濟轉型計劃的步伐仍在大步向前,作為沙特“愿景2030”的主導者,小薩勒曼過去十年在沙特國內外留下了不少經典事跡。
![]()
對內,他加強了王室集權,通過多場反腐行動將過百位王子和項目負責人拉下馬,在這之前沙特全國所有重要職位全部被貴族把持,腐敗問題極其嚴重。由于當時沙特國內司法體系只遵循伊斯蘭法,難以有效限制王室權力,為此小薩勒曼還著手修訂《反腐敗法》、《競爭法》,希望通過提升透明度和監督機制。
此外,通過廢除了11個最高委員會,合并部分政府部門,小薩勒曼設立了由王儲主導的經濟與發展事務委員會(CEDA)和政治與安全事務委員會(CPSA)。其中,CEDA的戰略管理辦公室(SMO)負責監督2030愿景的11個“愿景實現計劃”,并通過“執行小組”繞過傳統官僚體系,直接推動項目實施。
對外,他通過主導沙特債務融資和資本市場開放,逐步實現沙特資本國際化,使得沙特足跡遍布新能源、體育、游戲、電競、科技和房地產領域,一改過往靠賣石油為生的土豪形象。
為了讓全世界真正看見沙特,小薩勒曼還在2019年宣布首次對全世界游客打開大門,并推出了數字簽證,在此之前,沙特是個極其封閉的國家,只有少數商人、勞工和朝圣者通過嚴格審核才可以獲得簽證。
![]()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數據,沙特如今是全世界游客增長最快的國家,預計到2032年旅游業對GDP的貢獻將超過17.1%,繁榮的旅游業帶動了沙特國內房地產、餐飲和零售業務的快速增長,據IMF數據,從2021年開始,服務業占沙特GDP的比重就已經超過了50%。
為了進一步加強旅游業競爭力、滿足更多旅客的需求,沙特此前承諾在2030年前投資5500億美元發展旅游業,這是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旅游投資。
除了資本層面的運作,近年沙特還開始了有限度的思想解放運動,2017年12月,薩勒曼宣布解除國內超過30年的電影禁令,并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興建300家電影院;到了2023年,沙特宣布允許婦女現場觀看節慶表演、考駕照、開車上街、到球場看比賽......
![]()
小薩勒曼執意要將沙特帶向一個更加世俗、更加國際化的位置,原因也不難猜測,在全球局勢動蕩、能源版圖變更的節點,沙特是時候走出百年賣油致富的舒適區。
石油貿易一度占沙特收入的87%、GDP的42%以及出口收入的90%,取之不盡的原油供應使得沙特王室安于現狀,每天想著如何把每年的財政分紅花出去便已經耗盡了所有心力。
然而,這一情況在2015年老薩勒曼上臺后得到改變,通過扶植自己的八王子上位掌握國家實權,沙特開始了久違的政治經濟改革,基于“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很可能在2035年達到峰值”這個思考,沙特打造了一個依靠投資燒錢進行國家轉型的“愿景2030”計劃,而小薩勒曼就成為了推動這個計劃的天選之子。
盡管從目前的成果來看,“愿景2030”計劃依然帶有濃厚的“畫餅”色彩,在實際執行中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國際原油價格下滑更是讓這個計劃承受空前的財政壓力,但相比起過去數十年躺在油田上賺錢的王室作風,薩勒曼父子的改革理念依然更值得肯定。
更重要的是,作為沙特改革的主導者,集國內軍事、經濟和政治大權于一身的王儲薩勒曼現在不過40歲,仍然有充裕的時間在未來幾十年開展自己對于這個古老國度的改造和展望。
對于沙特而言,新的轉型計劃無疑關于國家未來命運,而對于圍觀者來說,當下我們正在見證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家轉型實驗,無論成功與否,都將為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經驗。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后臺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