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動態源于美國斡旋的加沙和平協議,該協議計劃組建多國部隊維護加沙局勢,但以色列明確反對土耳其參與,而巴基斯坦的決策需兼顧道義、外交需求與國內輿論風險。
在美國推動的加沙和平協議中,組建國際穩定部隊(ISF)是核心內容之一。
該部隊擬以穆斯林占多數國家的軍隊為主力,任務包括維護加沙內部安全、解除哈馬斯武裝、保障邊境安全,以及在巴勒斯坦過渡當局監督下協助人道主義救援與重建。
目前,印尼、阿聯酋、埃及、卡塔爾、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國已被邀請派兵,但美國已明確排除本國士兵參與。
以外長薩爾進一步解釋,反對理由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以色列持敵對態度”。
據以媒報道,以議會外交和國防委員會曾獲簡報稱,印尼、阿塞拜疆與巴基斯坦或組成ISF核心力量,負責加沙內部安保與邊境武器走私防控。
巴基斯坦的參與決策正逐步推進。多名不愿具名的官員透露,政府與軍方的內部討論已進入“后期階段”,且磋商基調顯示“伊斯蘭堡傾向于參與”。
同時,巴基斯坦的聯合國維和記錄成為重要支撐。
作為聯合國維和行動主要派遣國之一,巴方已向亞非中東40余個行動派遣20余萬人次兵力,官員認為“這一經驗能應對加沙沖突后環境,也提升了巴安全部隊的信譽”。
此外,參與ISF被視為改善美巴關系的契機——自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兩國因阿富汗與反恐問題產生的摩擦逐步緩解,參與美方支持的多邊倡議或進一步推動經濟合作與國防協作。
不過,巴基斯坦的決策仍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部署的法律框架尚未明確,官員強調“理想情況下,希望在聯合國授權下開展行動”。
![]()
值得關注的是,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近期訪問埃及與約旦,雖軍方稱行程聚焦“深化國防關系”,但消息人士透露,加沙和平計劃的實施是核心議題。
在埃及,穆尼爾與塞西總統會談時,肯定埃及在緩和中東局勢、結束加沙人道危機中的作用,塞西則贊賞巴基斯坦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貢獻”。
在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也認可巴方對地區安全的貢獻。分析認為,此次訪問或為巴基斯坦參與ISF鋪路,也為美主導的民事軍事協調中心落地創造條件。
目前,各方均在等待巴基斯坦的最終宣布。隨著ISF組建進程推進,巴基斯坦的參與與否,或將對加沙和平協議的實施及地區地緣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