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工作已經結束,雖然目前正處于報考人數統計階段,但第三方機構預測考研報名人數將會持續下降。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僅為388萬,同比暴跌50萬,降幅高達11.4%。預計2026年整體考研報名人數將會在350萬人以下。
全國有大量高校畢業生在考研和考公之間選擇,最終,在衡量利弊后都會選擇考公和考編。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家審核通過了國考報名人數已經達到371萬。
![]()
考研熱已經出現明顯降溫,大家開始衡量讀研的性價比,這意味著,更多的學生開始意識到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不再盲目跟風考研。
因此,對于真正需要考研的學生來說,這或許也是一個非常利好的信息。在高校普遍擴招情況下,2026年上岸明顯會更容易。
2026年考研報名人數前10的專業
根據第三方數據模型統計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考研報名人數最多的專業。雖然這并非是官方公布的客觀數據,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當前的情況。
2026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按本科專業名稱統計)前三名分別是:電子信息工程(16.81萬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5.56萬人)、材料科學與工程(15.23萬人)。
這三個都是非常有名的工科類專業,特別是電子信息和計算機都是熱門專業,按道理來說,本科畢業就能直接就業。
沒想到學生考研的積極性還如此之高,這點可能會出乎很多人意料。但如今的就業情況,或許也迫使這些專業的學生不斷提高學歷。
![]()
大家都知道電子信息專業很搶手,畢業生容易拿到較高的年薪。但實際情況是半導體行業已經逐步趨于飽和,目前只需要中高端人才,必須是985或者211高校的研究生。
因此,大量普通本科高校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目前主流的思想還是繼續深造,特別是希望能到名校繼續讀研,將來才能真正就業。
計算機專業的競爭同樣很激烈,想要進入大廠,避免被淘汰,同樣需要極高的學歷。比如最近騰訊、字節跳動、京東等招聘會,計算機專業基本都是要求雙985的研究生。
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只是學到皮毛,有志向的學生基本都會選擇讀研,選擇新能源材料或者半導體等方向。
![]()
第四個法學專業(14.98萬人)。即使如今大量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逐漸偏向于考公和考編,更多學生似乎都在做兩手準備。
畢竟考公和考編的成功概率都很低,更多法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到就業市場找工作。因此,只有擁有研究生學歷,將來才有可能成為律師,才有機會拿到高薪。
第五個工商管理類專業(14.74萬人)。工商管理類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本科階段的知識都是偏向于理論型,所以在就業方面基本沒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管理類專業在考研報名時,考研的專業方向并不是本專業,而是跨專業考研的比例較高,主要有法律(非法學)、會計專碩、金融專碩等方向。
![]()
除以上5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熱門專業外,還有五個專業整體的報名人數都保持較大規模,具體的情況如下:
6、機械工程類專業(13.45萬人)
7、會計學類專業(13.06萬人)
8、教育學類專業(11.18萬人)
9、臨床醫學類專業(11.12萬人)
10、經濟學類專業(10.25萬人)
這5類專業歷年招生規模都較為龐大,每年本科畢業生的數量都超過20萬人。雖然最近兩年報名人數有所下降,但基數仍然龐大。
實際有諸多專業,確實需要有研究生學歷才能就業。比如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只有擁有研究生文憑,且完成規培,將來才有機會留在大城市的醫院工作。
![]()
教育學類主要是指師范專業,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調整,各地中小學教師需求量銳減,教師崗位的競爭變得越發激烈。因此,想要應聘初中及以上的教師崗位,基本也需要研究生學歷。
因此,這些因素都使得部分專業的學生被迫繼續讀研,大家或許并不是為了做科研,而是希望能拿到更高的文憑,將來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
最后提醒
各位在讀的大學生,將來本科畢業后選擇直接就業還是選擇繼續深造,務必要提前進行抉擇以及規劃。要認真對比本科畢業和研究生畢業的薪資待遇、還有工作機會等情況。
未來中國的學歷會持續貶值,研究生學歷確實能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但未來經濟同樣具有不確定性因素,讀完研究生三年后,就業形勢則完全不同,所以在選擇時務必要更深入的衡量和對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