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臺灣地區這邊的政壇,總愛來點人事調整的戲碼,讓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最近幾個月,圍繞防務會秘書長的位子,傳聞滿天飛,尤其是吳釗燮的去留問題,攪得島內媒體和政客們議論紛紛。
賴清德上臺一年多,本來想穩住局面,結果各種事件接二連三,助理涉案、情報失靈、過境碰壁,這些事兒堆一塊兒,就把吳釗燮推到風口浪尖。
另一方面,賴清德那邊又開始拉攏陳水扁時代的老部下,扁朝人馬一個個冒頭,這操作讓人摸不著頭腦。到底是內部清洗,還是政策轉向?
![]()
吳釗燮從外事前線到防務后院的坎坷路
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就職時,吳釗燮從外事部長轉回防務安會秘書長,這本是蔡英文時代的老配置,小英防務團隊的核心,目的是穩住臺美關系。
顧立雄去防務部,林佳龍接外事部長,本來挺穩當。可沒想到,2025年上半年就開始出岔子。1月14日,定傳媒報道說吳釗燮可能農歷新年前異動,林佳龍接班,賴清德辦公室馬上否認,說吳無可取代。
但這事兒沒壓住,4月7日外事部例會上,大陸發言人林劍直接點名,批評吳率團赴美啟動“特殊渠道”安全會談,美臺官員在華盛頓總部談安全議題,這是特朗普上臺后首次高階對話。
吳和林佳龍上次赴美是2024年8月,這次又去,焦點是軍售和半導體合作,但大陸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官方往來。
![]()
這些對外互動,本來是吳釗燮的強項,可島內問題接踵而至。2025年7月,臺北地方法院判吳的前助理何仁杰8年2個月徒刑,罪名是泄露機密給大陸。這案子一爆,藍白陣營立馬追擊,立法院以多數票通過決議,要求吳負政治責任請辭。
9月上旬,美國啟動對等關稅政策,臺灣地區出口受沖擊,吳釗燮情報沒跟上,賴清德過境紐約計劃直接被特朗普政府拒了。美在臺協會官員私下表達不滿,說吳這紐帶斷了,臺美協調出問題。
這堆事兒加一塊兒,吳釗燮的位子就坐不穩了。民進黨內部也開始傳話,賴清德私下探詢新人選,焦點直指防務會秘書長。9月29日,張啟楷直批,這是“慢了好幾拍的下臺”,吳在任內沒法精準掌握美方動態,早該調整。
![]()
扁朝舊將重披戰袍的深層算盤
賴清德上臺后,人事布局沒閑著,尤其是拉陳水扁時代的老部下,這叫“扁朝人馬”,在島內政壇是老字號。2000到2008年陳水扁執政八年,推動本土化政策,但也留下一堆爭議。扁朝核心多是新潮流系和英系交織的,賴清德自己就是新潮流出身,拉這些舊將,本意是穩基本盤。
2024年5月就職沒多久,賴清德就動手了。12月20日,馬永成賴清德辦公室副秘書長舊職,調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主管社會防衛事務。這人是1965年生,扁時代在官邸走廊上跑腿,專管經濟改革草案,現在回來管防衛,算是回歸老本行。
接著,2024年4月,羅文嘉出任海基會秘書長,后調行政院政務委員,負責兩岸協調。羅文嘉1967年生,扁時期任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委,管文化推廣預算,現在轉兩岸事務,經驗老道。5月,林德訓接行政院辦公室主任,1957年生,扁時代掌賴清德辦公室,協調行程和文件,現在成賴清德的幕僚長。
這些任命,一開始藍營就跳腳,說賴清德在延續扁時代的激進路線,對兩岸敵視。但賴清德不理,繼續推。2025年8月28日,大罷免落幕后,內閣大換血16人,陳水扁還公開點名賴清德,說臺灣會更好,這等于給賴背書。
![]()
為啥賴清德愛用扁朝?說白了,島內政壇派系林立,新潮流系履歷亂,賴清德上臺時,藍白合討伐,正國會打壓,他基本盤不穩。扁朝人馬在深綠陣營影響力大,能幫他拉票穩人心。
馬永成管防衛,羅文嘉管兩岸,林德訓管辦公室,這組合覆蓋安全、經濟、協調,務實的味道濃。陳水扁時期的外事,叫“務實外事”,不硬碰硬,用援助換支持,現在賴清德可能想借這套路,調整對美策略。
半導體是王牌,臺灣地區芯片供美方,換政治支持,這不就是賣資源求榮的老把戲?但這操作有風險。吳釗燮是臺美紐帶,趕他下臺,等于剪斷舊線,拉扁朝又得罪兩岸。賴清德這是在賭,賭2026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借美支持贏面大。若贏了,扁朝穩住,吳淡出。
若輸了,重組團隊,舊將再退。藍營罵得兇,說這是激進回潮,但賴清德眼里,穩權力比啥都重要。話說回來,扁朝重出,也暴露民進黨內部的派系拉鋸,新潮流想主導,英系不服,賴清德用舊將平衡,這盤棋下得精,但島內經濟民生壓力山大,選民不買賬怎么辦?
![]()
政壇人事風波背后的島內困局
臺灣地區這人事調整,表面看是換人,骨子里是賴清德在應對內外夾擊。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上臺,美對臺政策變數大。4月吳釗燮赴美,談“特殊渠道”安全會談,這是2021年金融時報首曝的管道,美白宮國安會官員參與,焦點是軍售和臺海穩定。
但大陸重申反對美臺官方往來,賴清德當局“倚美謀獨”沒出路。吳釗燮在任內,推動立陶宛所謂代表處,2021年11月掛牌,但代價是大陸降級大使館。類似操作,現在賴清德想微調,用扁朝的務實經驗,避開硬對抗。
島內困局更棘手。大罷免在2024年8月23日敗北,藍白陣營氣勢洶洶,立法院決議壓吳下臺,60票通過,何仁杰案成導火索。情報失誤讓賴過境紐約泡湯,美方官員說吳沒掌握動態,這不光丟臉,還影響軍售談判。
2025年9月,蔡明彥接防務局長,顧立雄在防務部推改革,但整體安全團隊裂痕顯露。賴清德拉扁朝,一方面穩深綠,一方面借陳水扁時期的套路,文化、經濟雙管齊下。羅文嘉管兩岸,海基會協調交流,但大陸不買賬,國臺辦多次點名吳釗燮為“臺獨”頑固分子,終身追責。
![]()
這風波的內涵,在于臺灣地區夾縫求生。經濟靠半導體,美方是提款機,高價賣武器,臺灣地區市場價十幾倍買單。賴清德賭美支持,但特朗普眼里,臺灣就是棋子,不關心內斗,只管對抗繼續買武器。
長遠看,這人事變動考驗賴清德執政能力。2026選舉是關鍵,若民進黨勝,吳淡出,扁朝留任,政策微調成常態。若敗,重組在即,島內格局大洗牌。話說臺灣地區政壇,就這德行,派系斗、外部壓,民生經濟被拖后腿。
吳釗燮從外事部長到防務秘書長,本該是巔峰,結果助理案情報失誤,讓他成箭靶。 賴清德召扁朝,接地氣說,就是拉老大哥幫忙扛事兒,但這路走得窄,稍不慎滿盤皆輸。
![]()
這棋局,賴清德押寶2026選舉,用半導體換美援,務實避鋒芒。但風險高,大陸反對“臺獨”挑釁,國臺辦說吳等頑固分子嚴懲。美臺會談雖多,特朗普政策務實,臺灣地區資源有限。
島內藍白合擊,正國會打壓,賴清德需平衡派系。吳下臺若成,換誰上?林佳龍傳聞已否認,但扁朝續任概率大。來咋走?看選舉吧,若賴贏,格局穩;若輸,島內再亂套。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