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的棋盤上,一枚黑子輕輕落下,19歲的韓國少年抬起頭來,眼神里既有不確定又有期待。
胡耀宇八段凝視著棋盤,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一枚白色棋子,然后輕輕放下。他靠回椅背,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的苦笑。就在剛才,計數的結果已經出來——他以四分之三子的微弱差距,輸給了這位名叫金升珍的韓國少年。
![]()
裁判官正式宣布:“金升珍執黑,勝3/4子。”
這是2025年10月26日,第七屆中日韓聶衛平杯圍棋大師賽決賽現場。成都杜甫草堂的賽場內,空氣仿佛凝固。19歲的韓國七段棋手金升珍,剛剛完成了一次令人震驚的逆襲——擊敗了上屆冠軍、中國的胡耀宇八段。
“我幾乎不敢相信。”金升珍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說,他的聲音還帶著些許顫抖,“胡耀宇老師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輩。”
這場對決背后,是聶衛平杯獨特的賽制設計:青年組(20歲以下)與中年組(40歲以上)分別角逐,最后由兩組勝者爭奪總冠軍。這種跨代對抗的模式,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
01 奇襲:少年棋手臨危不亂
比賽一開始,胡耀宇便展現出衛冕冠軍的實力。中盤階段,白棋布局流暢,隱隱掌控著局面節奏。在賽場的大盤講解廳里,不少中國圍棋愛好者已經面露喜色——看來,這屆聶衛平杯冠軍將繼續留在中國。
然而,圍棋從來都是一場變幻莫測的博弈。
“在棋局進行到中后盤時,我感覺到胡老師可能開始求穩了。”現場解說員后來分析道,“他的那一手‘委屈求活’下得過于保守,這成了整盤棋的轉折點。”
金升珍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黑棋果斷出擊,原本均衡的局勢開始傾斜。少年棋手面對成名已久的前輩,沒有絲毫怯場,反而越戰越勇。
胡耀宇意識到形勢不妙,開始奮力直追。在最后的官子階段,他幾乎將目數差距追平。但終究,還是差了那么一點點——四分之三子,圍棋比賽中最微小的差距,此刻卻如同天塹。
![]()
02 背景:冷門背后的多重因素
為何這場比賽的結果如此出人意料?
胡耀宇作為衛冕冠軍,本次比賽再次從中年組脫穎而出,狀態正佳。他的棋風穩健,經驗豐富,本是奪冠的最大熱門。
相比之下,金升珍年僅19歲,大賽經驗遠不及胡耀宇。在賽前預測中,幾乎沒有人看好這位韓國小將。
更讓人意外的是,本次聶衛平杯比賽中,青年組的四位中國棋手全部在首輪出局,無緣四強。這意味著,所有中國圍棋愛好者的希望都寄托在胡耀宇一人身上。
“中國年輕棋手全部止步首輪,確實讓我們感到意外。”一位中國圍棋協會人士坦言,“但這正說明了各國年輕棋手的進步神速。”
![]()
03 傳承:跨代對決的特別意義
聶衛平杯獨特的賽制,讓不同時代的棋手有機會同臺競技。青年組的朝氣與銳氣,中年組的沉穩與老練,在同一個舞臺上碰撞出火花。
這種跨代對決,在當今世界職業圍棋賽事中獨一無二。
以本屆比賽為例,金升珍代表著韓國圍棋的新生力量,而胡耀宇則承載著中國圍棋一個時代的榮耀。兩代棋手的交鋒,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圍棋精神的傳承。
“看著年輕棋手迅速成長,既感到壓力,也感到欣慰。”胡耀宇在賽后表示,“雖然輸了比賽有些遺憾,但圍棋的魅力不正是如此嗎?”
![]()
04 反思:苦笑的深層含義
胡耀宇那無奈的苦笑,在比賽結束后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傳開。
有棋迷評論說:“那個苦笑里,有對自己未能把握機會的自責,也有對后生可畏的感慨。”
確實,這一笑包含的內容太多——衛冕冠軍的遺憾,中年棋手面對年輕沖擊的無力感,以及對中國年輕棋手未能迅速成長的憂慮。
中國圍棋需要這樣的冷門來警醒自己。當我們在為柯潔、辜梓豪等頂尖棋手歡呼時,后備力量的培養同樣不容忽視。
韓國年輕棋手已經證明,他們有能力在任何時候、任何賽場制造驚喜。
金升珍捧起聶衛平杯冠軍獎杯時,臺下掌聲雷動。這位19歲的少年,成為該項賽事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之一。
胡耀宇站在一旁,微笑著鼓掌。那瞬間,他臉上的苦笑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靜與接受。
![]()
棋盤上從來沒有永遠的勝者,只有對圍棋永恒的熱愛。
一代棋手有一代棋手的使命,而圍棋本身,遠比任何個人的勝敗更加長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