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中午,103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在北京安詳離世。
本該是舉國哀悼、緬懷大師的時刻,網絡上卻在短短幾天內冒出各種惡心的謠言。
![]()
18億遺產、懷孕生子、被迫守寡,一條比一條離譜,一個比一個惡毒。
這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一位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
楊振寧這個名字,對中國人來說太熟悉了。
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35歲就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成就放在全世界都是鳳毛麟角。
他的一生跨越了一個多世紀,見證了中國從戰亂到崛起的全過程。
10月18日中午12點,楊振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清華大學在當天下午就設立了吊唁處,從18號一直開放到24號。
![]()
10月24日上午9點,八寶山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
按理說,這樣的場景應該是莊重肅穆的,所有人都該懷著敬意送這位科學巨匠最后一程。
楊振寧的人生經歷豐富得像本傳奇小說。
1950年,他和杜致禮結婚,這段婚姻維持了53年,直到2003年杜致禮因病去世。
2004年12月24日,82歲的楊振寧和28歲的翁帆走進了婚姻殿堂。
這個決定當時就引發了巨大爭議,54歲的年齡差讓無數人指指點點。
![]()
2015年,楊振寧做了個重要決定——放棄美國國籍,恢復中國國籍,定居清華園。
網絡上突然刮起了妖風
楊振寧去世的消息傳出后,翁帆在10月19日發了悼念文章。
本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舉動,妻子哀悼丈夫,天經地義。
誰知道就在楊振寧去世第4天,網上開始瘋傳一個消息——說楊振寧留下18億遺產,全都給了前妻的子女,翁帆只有一套別墅的居住權。
這個謠言傳得有鼻子有眼,好像真有那么回事。
![]()
緊接著第5天,更多謠言冒了出來。
有人說翁帆懷孕了還生了孩子,有人說翁帆的母親一直勸女兒圖財,還有人編造說楊振寧控制翁帆,婚姻根本不幸福。
去世48小時內,各種惡意抹黑的帖子鋪天蓋地。
那些鍵盤俠們像是憋了一肚子壞水,終于找到了發泄的機會。
到了去世第6天,針對翁帆的謠言更是變本加厲。
有人說她"完成照顧任務"了,現在必須守寡,不能再婚。
![]()
這些話說得有多惡毒,簡直讓人不敢相信是從人嘴里說出來的。
謠言背后藏著什么心思
這些造謠的人到底什么心態?說白了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翁帆和楊振寧的婚姻,從一開始就被無數人質疑。
年齡差距大,這是事實,但兩個成年人的自由選擇,憑什么要被別人指手畫足?
那些編造18億遺產的人,心里想的無非就是"看吧,我就說她圖財吧"。
可實際上根本沒這回事。
![]()
楊振寧的資產安排一直都很合理,助理后來出面辟謠,說這些謠言用心險惡。
翁帆在2023年就在日本的一個酒會上澄清過遺產問題,可這些人就是裝作沒聽見,繼續編故事。
更惡心的是那些說翁帆必須守寡的言論。
楊振寧生前就公開表態過,他不希望翁帆孤單,如果他先走了,支持翁帆再婚。
這是多么開明的態度啊,可那些人非要把封建糟粕那一套搬出來,仿佛女人就該為男人守一輩子。
真相其實早就擺在那里
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到底怎么樣,外人憑什么評判?他們在一起生活了21年,這21年里翁帆照顧著年邁的楊振寧,陪他度過人生最后的時光。
楊振寧也從來沒有虧待過翁帆,給她足夠的尊重和關愛。
![]()
楊振寧的學生施一公等人在老師去世后發文緬懷,字里行間都是對老師的敬意和懷念。
這些真正了解楊振寧的人,從來沒有說過他和翁帆的婚姻有什么問題。
反倒是那些素不相識的網民,隔著屏幕就敢編排別人的人生。
翁帆的人生選擇,從來都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
她選擇和楊振寧在一起,有她自己的考慮和感情基礎。
這些年她一直低調做人,從不炒作,也不出來解釋什么。
![]()
可就是這樣,還是有人要往她身上潑臟水。
造謠者終于露出了馬腳
謠言傳得越來越離譜,終于引起了平臺的注意。
那些造謠的賬號一個接一個被封禁,永久禁言。
這些人躲在匿名賬號后面,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殊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楊振寧的助理多次出面辟謠,把事實擺在公眾面前。
18億遺產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楊振寧的資產構成很清楚,不存在什么巨額遺產分配問題。
翁帆懷孕生子的謠言更是荒唐,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瞞得住?
![]()
那些編造翁帆母親勸女兒圖財的故事,純屬子虛烏有。
翁帆的家庭背景一直很清白,她母親也從未做過這種事情。
至于說楊振寧控制翁帆,婚姻不幸福,更是無稽之談。
兩個人的相處模式,外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真正的感情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正義雖遲但終會到來
平臺的處罰力度很大,那些造謠傳謠的賬號被一掃而空。
評論區里還在散播謠言的人,也被迅速禁言。
這次的處理速度和力度,讓很多人看到了網絡環境治理的決心。
![]()
公眾的態度也開始轉變。
起初被謠言帶節奏的一些人,在看到真相后紛紛表示歉意。
更多理性的聲音開始占據主流,大家開始討論楊振寧的學術貢獻,回憶他對中國科學事業的推動作用。
翁帆沒有出來回應那些謠言,她選擇用沉默來面對一切。
這份淡定和從容,反而讓那些造謠者顯得格外可笑。
她只是在10月19日發了悼念文章,之后就再沒有發聲。
![]()
這種做法其實是最明智的,清者自清,何必理會那些宵小之輩?
一場鬧劇終于落幕
8天時間,從楊振寧去世到謠言被澄清,這個過程讓人看清了網絡的陰暗面。
那些躲在屏幕后面的鍵盤俠,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一個剛剛失去丈夫的女人,這種行為令人不齒。
楊振寧的一生,應該被銘記的是他在物理學上的卓越貢獻,是他對中國科學事業的推動作用。
他35歲獲得諾貝爾獎,這個成就至今無人能及。
他在晚年回到中國,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
![]()
這些才是應該被記住和傳頌的東西。
翁帆和楊振寧的婚姻,無論外界如何評說,都是他們兩個人的選擇。
21年的相守,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些質疑他們感情的人,根本不了解真實的情況,只是憑著自己的臆測就下結論。
造謠者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翁帆得到了清白,楊振寧得到了應有的尊重。
這個結局確實大快人心,讓人看到了正義的力量。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造謠傳謠必然會付出代價。
這次事件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應該保持理性和判斷力,不要被謠言牽著鼻子走。
尊重逝者,尊重他人的私人生活,這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
那些為了流量和關注度不擇手段的人,終將被唾棄。
楊振寧走了,但他留下的科學遺產永存。
翁帆的人生還要繼續,她有權利選擇自己未來的路。
希望這個社會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惡意揣測和道德綁架。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個權利不應該被年齡、身份或者其他任何因素所限制。
結語
楊振寧去世后的這8天,簡直就是一場荒唐的鬧劇。
那些造謠的人終于得到了懲罰,正義戰勝了邪惡。
![]()
這件事提醒我們,網絡不是隨便說話的地方,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希望以后這樣的事情能少一些,讓逝者安息,讓生者安寧,別再讓鍵盤俠們興風作浪了。
信息來源:
清華大學官方公告(2025年10月)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檔案資料
諾貝爾獎官方數據庫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