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的新片《陽光俱樂部》上映前兩天的周末票房僅334萬,這個數字看起來有點觸目驚心。
![]()
為了這部投入超2000萬的電影,黃曉明增重30斤,成功拿下金爵影帝,電影上映后還發動了肖戰、劉亦菲等頂流助陣,甚至讓兒子小海綿背影出鏡營銷。然而,一切努力在冰冷的市場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
無獨有偶,難兄難弟四大中生的另一位陳坤更慘,新片《旁觀者》因預售僅3.7萬被迫撤檔。這個詛咒不僅圍繞在男演員身上,大花舒淇也沒討好,其主演的文藝片《尋她》一樣遭遇了撤檔。10月同期電影票房市場一夜之間回到了十一年前,這不禁讓人疑惑,電影市場到底怎么了?電影市場真的已經冷到這個地步了嗎?
![]()
四大中生接連撲街,影帝光環毫無用處
曾經在娛樂圈呼風喚雨的四大中生,如今集體陷入了撲街魔咒。
黃曉明為了拍《陽光俱樂部》可謂嘔心瀝血,不僅增重30斤顛覆形象,還憑借此片拿下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金爵獎影帝。只不過,影帝的獎杯并未換來市場的買單,影片上映兩天票房慘至334萬。說起來,這已是他近三年來的第六部票房撲街之作,此前《戴假發的人》票房也僅420萬。
![]()
老對家陳坤的處境更為尷尬,新片《旁觀者》甚至連正式上映的勇氣都沒有,因為點映和預售總票房還不到4萬元,首日排片占比低至可悲的0.3%,最終片方緊急撤檔以求日后生機。
![]()
四大中生說起來真是有些流年不利,鄧超主演的《刺殺小說家2》在國慶檔僅收3億多,遠不及前作的10億票房,前面兩年其《勝券在握》、《中國乒乓》也接連未達預期。劉燁有部《望道》,票房也停留在8200萬。一個個頭頂影帝光環、手握經典代表作,卻在票房面前仿佛徹底失靈。
![]()
宣發手段只是輔助,本質還是電影不行
面對票房失利,粉絲和片方將原因歸結于宣發不力。黃曉明為《陽光俱樂部》的宣發是甩開老臉了,發動娛樂圈的諸位頂流好友,肖戰、趙麗穎、劉亦菲等人在社交媒體上輪番造勢,相關話題閱讀量輕松過億。甚至還打出了親情牌,放出兒子小海綿探班的溫馨視頻,試圖拉動關注。
![]()
可惜,這一切轟轟烈烈的宣傳,最終只換來了慘淡的票房轉化率,證明營銷的熱鬧終究是泡沫,流量終究沒能轉換為真金白銀。
![]()
另一邊,陳坤的《旁觀者》倒是幾乎零宣發。定檔后沒有路演,沒有大規模的媒體投放,社交平臺悄無聲息,發行公司也缺乏商業院線資源,導致很多觀眾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上映了。粉絲這兩天都炸鍋了,認為如果宣傳給力,結果必定不同。但仔細看看,就算陳坤和黃曉明一樣賣力宣傳,最終都指向了同一個結局,失敗。
![]()
宣發從來只是錦上添花,而且還是把雙刃劍,它能放大電影的優點,同樣也能暴露其缺點。電影本身的故事、題材與觀眾無法共情時,再天花亂墜的宣發,也不能說服觀眾從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銀。
![]()
怪罪市場寒冬時期,卻不見真正好故事
影視寒冬四個字,真的說累了。每當有電影票房撲街或撤檔,行業內最常用的借口就是市場遇冷和檔期太差。2025年10月的電影市場大盤冷得刺骨,總票房倒退至十一年前的水平,能和2014年掰一掰手腕。
新“突破”在于,像是舒淇主演的《尋她》,在上映不到3小時后就被迫撤檔,創造了“閃電撤檔”的尷尬紀錄。娛樂圈的一線演員,都是響當當有名號的陳坤、黃曉明、舒淇,接連失利,難道就是因為市場寒冬?
![]()
有點可笑,因為在無人注意的角落,國慶檔上映期間票房不及預期的《浪浪人生》在上映一個月后的周末拿下了1300萬,預測最終成績沖擊4.4億。
這說明啥?不是市場并非完全沒有觀眾,很多觀眾的周末休閑方式仍然是看電影,只是能看的沒幾部。去電影院看啥?要么是視效大片,要么是能真正觸動觀眾,產生共鳴的好故事。創作者始終沉浸在自我表達的小圈子里,無視觀眾、教育觀眾、還指責和嫌棄觀眾,那么就別怪市場給你們的票房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