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名為“超慢跑”的減脂方法在社交平臺火了。有網友稱,這種運動方式不僅輕松易行,還能消耗內臟脂肪,堪稱“懶人也能瘦”的理想選擇。
顧名思義,超慢跑就是“超級慢的跑步”。它慢到什么程度?可能比你快走還要慢!但千萬別被它的“龜速”所欺騙,在康復與運動科學領域,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這種低強度、零門檻的“溫和”運動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為什么這么慢的跑法,反而能成為很多人推崇的運動方式?超慢跑到底有哪些好處?
![]()
01
多慢才稱得上超慢跑?
簡單來說,超慢跑是“跑”而不是“走”。它用一種幾乎不會讓你感到心肺負擔的強度,溫和地激活你的跑步肌肉群和心肺系統。
低強度運動在促進細胞層面的健康適應(如線粒體生物發生)方面扮演著基礎而關鍵的角色。超慢跑正是這種理論的完美實踐。
那么,什么樣的慢跑才稱得上是超慢跑呢?
極低的速度:時速大約在4~5公里/小時,相當于快走的速度。
極低的心率:維持在最大心率的50%~60%(一個簡單的估算公式是:(220-年齡)*50%~60%)。在這個心率區間,你能夠輕松地與他人交談唱歌,被稱為“談話速度”。
標準的跑姿:盡管慢,但它保持著跑步的技術要領——始終有一只腳會離地,存在短暫的“騰空期”。這與快走(總有一只腳著地)有本質區別。
02
超慢跑的5個好處,你要知道!
高效代謝調節,精準靶向內臟脂肪
有研究指出,低強度有氧運動在減少內臟脂肪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內臟脂肪是多種代謝疾病(如II型糖尿病)的元兇。
超 慢跑所在的強度區間被證實能高效動員脂肪酸,特別是對深層的內臟脂肪進行“精準打擊”,對改善代謝健康尤為有益。
對關節友好,生物力學的勝利
一項生物力學研究證實,跑者可以通過調整步頻(如增加到每分鐘170步以上)來顯著改善著地力學,從而減少膝關節和髖關節的負荷。
超慢跑所倡導的“高步頻、小步幅”正是這一原理的應用,它能將沖擊力分散至下肢肌肉,從而保護關節軟骨和韌帶是一種“聰明”的跑法。
提升運動依從性,重塑積極生活方式
一項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通過智能設備數據證明,任何強度的活動都比久坐有益,而“輕度體力活動”總量的增加與死亡風險降低顯著相關。
超慢跑因其無痛、愉悅的特性,極大地降低了人們的心理門檻,使“動起來”變得簡單,從而能有效打破久坐行為,提升全天的活動總量,這對于長期健康至關重要。
![]()
優化心血管功能,降低疾病風險
針對冠心病患者的一項研究發現,規律的低中強度體力活動能顯著改善臨床結局。超慢跑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復期安全有效的運動選擇,有助于降低血壓、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定心率,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預防疾病復發。
促進心理健康與認知功能
運動神經科學指出,低到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能有效減輕焦慮、改善情緒,并促進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腦區(如海馬體)的健康。超慢跑過程中放松、近乎冥想的狀態,能幫助我們釋放壓力,清空思緒,實現“身心同步”的健康效益。
03
超慢跑vs慢跑vs快走一圖看懂三者區別
![]()
結論:超慢跑在安全性、可持續性和健康收益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它不僅是入門者的完美選擇,更是很多追求終身健康人士的基石性運動。
04
如何開始你的第一次超慢跑?
姿態定成敗:學習“忍者”步伐
核心收緊,身體微微前傾,想象頭頂有一根線拉著你。
步幅是關鍵:放棄“邁步”的想法,而是想象腳在熱鍋上快速交替點地。步幅越小越好,腳掌在身體正下方輕盈落地。
步頻是靈魂:目標是每分鐘170~190步。可以使用節拍器APP或搜索“跑步180步頻音樂”來跟練。
![]()
運用“談話測試”與“微笑法則”
這是你的天然強度調節器。在跑步時,你應該能不帶喘氣地完整說出一段話,或者臉上能保持輕松的的微笑。一旦感覺呼吸急促,立刻減速。
采用“階梯式”進階方案
第一周:超慢跑3~5分鐘+快走5分鐘,重復4組。
第二周:超慢跑10分鐘+快走3分鐘,重復2~3組。
一個月后:嘗試連續超慢跑20~30分鐘。
秘訣:重在規律,而非單次時長。每周3~5次,效果遠勝于周末一次跑很久。
最后,哪些人群十分適合超慢跑呢?哪些人群又需要特別謹慎呢?
適用人群
·久坐不動的現代人:打破靜態生活的第一步。
·體重基數大或肥胖人士:安全啟動減肥計劃的首選。
·中老年朋友:維持心肺功能、骨密度和肌肉量的“黃金法則”。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II型糖尿病):卓越的輔助康復手段(開始前請務必咨詢您的醫生)。
·運動損傷康復期患者:作為重返正常跑步的過渡橋梁(請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
禁忌與注意事項
(以下人群需在醫學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急性疾病期:如發燒、嚴重感染等。
·不穩定的心腦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心衰、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等。
·平衡功能障礙嚴重者:需在安全環境(如跑步機扶桿)或有人陪伴下進行。
超慢跑,用溫和的方式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關于“持久、更安全、更快樂”的健康解決方案。
現在,就系好鞋帶,用一種比散步更悠閑的“跑”姿,去迎接那個更輕松、更健康的自己吧。記住,在健康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方向和不間斷的腳步。
來源:健康北京、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