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達州行
馮正榮
![]()
在王維舟紀念館留影。
下篇
我在汽車第十八團十三連擔任指導員的時候,連隊有兩批達州籍戰士,這些達州兵在連隊普遍表現好,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這些達州籍戰士轉業退伍幾十年了,我們一直沒有中斷聯系。我在上篇文章寫了和達州城區戰友團聚的情況,下篇文章我再寫寫到達州市宣漢縣和連隊戰友相聚的事兒。
2021年7月12日,達州的雨下了一夜,一直沒有停歇的跡象。天剛蒙蒙亮,達州的戰友楊恩奎和朱興海分別開著車到了我們住的大北街華夏大酒店,車上還坐著杜明政、劉家平、趙全福等戰友,他們準備陪我們到宣漢縣和連隊戰友相聚。
達州城區到宣漢縣城不到40公里,我坐到車上沒有心思領略沿途的風光,宣漢縣兩個戰友當年在連隊的情景不斷在我腦海里翻滾、不斷在我眼前浮現……
說實話,我從當新兵到部隊退休,工作崗位變換了許多次。最辛苦的是連隊當指導員、最有意義的是連隊當指導員、最難忘的也是連隊當指導員。幾十年過去了,我多少次在夢里帶車隊馳騁在川藏線上……多少次在夢里組織連隊晚點名,呼叫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
我當指導員的時候把連隊一百多號人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連隊晚點名我不看花名冊,從一班到炊事班的人員一個不漏的都能點出來。三十多年過去了,宣漢縣的牟雄昌、楊大義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牟雄昌個子不高,他開車的技術確很高,是連隊的安全標兵。牟雄昌開車技術嫻熟,膽大心細,不管是跟車隊執行高原運輸任務,還是在內地值班跑單車運送物資,從來沒有出過事故,是連隊信得過的駕駛員。連隊在內地值班,有單車跑長途的任務,連隊干部總是交給牟雄昌完成。
1983年3月初,正是西藏的新兵進藏、老兵出藏的關鍵時期,駐西藏波密縣扎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醫院的藥品告急,上級機關安排我們派一臺車,用四天時間把藥品安全送到扎木,連隊干部自然想到的是牟雄昌。
牟雄昌把藥品裝好,駕駛解放牌貨車,天不亮就出發了。由于車上裝的藥品不重,車輛跑得起來,他第一天翻越了二郎山、折多山、高爾寺山等三座大山,當天住到了雅江兵站。
第二天又翻越剪子彎山、卡子拉山、海子山等三座大山,晚上九點多到了巴塘兵站。
第三天,他又天不亮就起床,打算當天夜里趕到扎木,提前一天完成任務。結果下午從邦達兵站出發,剛行駛到業拉山(我們汽車兵都稱怒江山)半山腰,汽車熄火發不動了。他搗鼓了一個多小時,車沒修好天就黑了,為了防止凍壞發動機,他把水箱和發動機的水放掉,冒著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裹著皮大衣在駕駛室坐了一夜。次日把車修好后,按時把藥品送到了扎木,圓滿完成了任務。
牟雄昌在連隊當過班長、代理過排長,擔任過帶隊車、報飯車、救濟車駕駛員,是連隊的全能骨干。
楊大義是連隊的大力士,那時候我們開的解放牌貨車,維修變速器(汽車兵通常叫牙箱)的時候,用一個叫牙箱吊裝機的工具,放到駕駛室里,慢慢把牙箱吊起來,而楊大義蹲到駕駛室里就把近三百斤重的牙箱直接提起來了,可見楊大義的力氣之大。
1983年夏天,我們連隊的部分車輛在四川雅安的兵站部機關值班,連隊干部安排楊大義到成都附近的郫縣(現在的成都市郫都區)拉建材,當天下午他開車返回到雅安的蒼坪山下,看到一個公安干警追著一個中年男子在公路上奔跑,一邊跑一邊喊:“抓逃犯!抓逃犯!”那個逃犯跑得飛快,和追趕的公安干警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楊大義見狀,馬上停車,奮不顧身地朝逃犯沖了過去。逃犯遇到了大力士,楊大義飛起一腳就把逃犯踢翻在公路上,他把逃犯死死地按住,協助公安干警把逃犯反手銬上了手銬。
公安干警問楊大義是哪個部隊的,楊大義只說了一句,這是我應該做的就離開了現場。
當時我住在雅安執勤點檢查工作,事發的第二天,雅安監獄的領導找到我說,昨天有個解放軍協助我們抓到了逃犯,當時記下了車號子9一18352號,據說就是你們單位的。
52號車,這不就是楊大義嗎!雅安監獄的領導走后,我馬上通知楊大義到值班室,楊大義到了值班室,還沒等我開口,他就說,指導員,我做錯什么事了嗎?我說,你沒做錯什么事,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把雅安監獄領導贊揚楊大義勇敢抓逃犯的事說了,楊大義還是那句話,這是我應該做的。
事后,我在連隊軍人大會上表揚了楊大義,并把楊大義抓逃犯的事向團領導做了匯報。團政治處還把楊大義抓逃犯的事跡制作成幻燈片在團里放電影時播放過幾次。年底楊大義榮立了三等功。
宣漢縣到了,看到高速公路收費站上面“宣漢”兩個大字,打斷了我的思緒……
我們剛過收費站,遠遠就看到牟雄昌和楊大義兩個戰友站在公路邊。我剛下車,他倆跑步到了我跟前,一聲指導員,一個標準的軍禮。看著幾十年沒見的連隊戰友,我的眼睛濕潤了……
幾句寒暄之后,他倆帶我們逛了宣漢城。
宣漢是達州下轄的一個縣,位于四川盆地東北大巴山南麓。宣漢縣歷史悠久,始建于東漢和帝2年(公元90年),寓意是宣揚漢王朝德威,由此而得名。這里歷史文化厚重,是巴文化發源地和中國巴文化之鄉,擁有羅家壩遺址和國家級非遺蒿草鑼鼓。這里交通便利,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到廣東省茂名市的包茂高速公路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到四川省廣元市的恩廣高速途經宣漢,陜西省西安市到重慶市的西達渝高鐵穿境宣漢。宣漢的經濟實力強勁,是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是中國旅游百強縣。宣漢雖然是個縣城,但高樓林立,街道廣闊,有一種大城市的味道。
我們在宣漢還參觀了王維舟紀念館和紅三十三軍紀念館。
![]()
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留影
王維舟紀念館位于宣漢縣城巴山紅軍公園,展室內陳列圖片資料135幅,各種革命實物129件。突出陳列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維舟同志在建黨前后以及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時期活動的大量歷史文物,全面展示了王維舟同志“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一生歷程。
紅三十三軍紀念館位于宣漢縣巴山紅軍公園內,高大的“紅三十三軍紀念碑”和躍馬疆場的“王維舟塑像”相距不遠,融為一體,形成了以紅軍文化為背景的紀念藏館。1931年5月,王維舟奉中共四川省委之命重組川東游擊軍,任川東軍委書記、游擊軍總指揮。他深刻總結前期武裝斗爭經驗教訓,實行靈活機動的游擊戰爭,建立并擴展了以大山坪為中心的根據地,武裝革命斗爭烈火熊熊燃燒,川東游擊軍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三個支隊共6000余人的革命武裝,威震川東,名揚巴蜀。1933年10月中旬,川東游擊軍配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發起的宣達戰役,擊潰敵軍,戰果輝煌。在南壩與主力紅軍會師后,追殲劉存厚殘部至開江、開縣,贏得了宣漢全境的解放。隨后川東游擊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宣漢50萬人中有10萬人參加紅軍,創造了一個縣獨立組建一個軍的光輝奇跡。
![]()
參觀紅三十三軍紀念館
我們在宣漢活動了一天,當晚又回到了達州。被洪水沖垮的成達鐵路還沒有通車,達州的戰友還想留我們在達州玩。再麻煩達州戰友我們覺得實在過意不去,于是,購買了13日達州到成都的長途客車票,坐汽車回到了成都。這次達州行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寫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戰友之歌》: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
你來自邊疆
他來自內地
我們都是人民的子弟……
再見了!美麗的達州!
再見了!親愛的戰友!
祝愿達州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祝愿戰友身體康健,當年風采依舊!
(完)
![]()
連隊戰友在達州。左起:楊恩奎、牟雄昌、趙全福、馮正榮(作者)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馮正榮:甘肅省酒泉市人,1954年2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入伍后就成了川藏線上的一名汽車兵。曾任連隊文書,營部書記,連隊副指導員,指導員,副教導員,宣傳股長,兵站站長,宣傳科長,大站政委,干休所政委。曾四次榮立三等功。在部隊退休后,一直在川藏兵站部機關幫助工作到2021年。
![]()
作者:馮正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