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近日正式批準成立“國防科學技術部”,旨在通過統籌軍事科研資源、打通產學研協作鏈路,系統性提升該國自主國防解決方案的開發能力。
據會議披露,國防科學技術部的核心定位是“整合分散科研力量,提升國防研發效能”。
泰國官員在會后介紹,長期以來,泰國軍事研究存在政府機構、高校、軍工企業各自為戰的問題,部分研究項目存在重復投入,而關鍵領域技術研發卻存在空白,導致國防技術與裝備長期依賴進口。
新部門成立后,將重點負責協調上述機構的研究方向,通過制定統一的科研規劃、建立項目對接機制,減少資源浪費并提升研發效率。
該部門并非從零搭建,而是依托泰國國防部現有的人員團隊、軍事測試設施及技術基礎設施開展工作,確保成立后能快速投入運轉。
其業務范圍不僅涵蓋軍事領域的基礎研究,還包括民用與軍用兩用技術的開發,通過“以軍帶民、軍民融合”的模式,推動技術成果在雙領域的轉化應用。
![]()
泰國國防領域當前面臨的核心挑戰是對外依存度高——據官方數據,該國98%的國防技術與武器裝備需從國外進口,這不僅導致采購成本高昂,還存在供應鏈安全與技術適配性風險。
會議明確,國防科學技術部將以“降低進口依賴、構建自主國防技術體系”為首要目標,通過定向研發、技術攻關,逐步實現關鍵裝備與核心技術的國產化替代。
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與創新部常任秘書長在會議上提出了隸屬于國防科學技術部的專項戰略框架,進一步細化自主化路徑。
該框架圍繞三大核心方向展開:一是勞動力培訓,聯合高校開設國防科技相關專業課程,定向培養軍事工程、人工智能、先進材料等領域的專業人才,解決研發團隊短缺問題。
二是實用技術開發,聚焦泰國國防急需的裝備技術,組織跨機構攻關。
三是支持中小企業創新,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技術指導等方式,鼓勵中小型科技企業與初創公司參與國防配套技術研發,豐富自主化供給生態。
另一方面組織科學家與工程師圍繞需求開展針對性研究,確保科研成果能直接服務于國家安全戰略。
例如,針對東南亞地區復雜的地緣安全環境,部門將優先推動邊境監控技術、海上巡邏裝備、應急防御系統等領域的研發,提升泰國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
![]()
此外,新部門的運行將嚴格依據《2019年科學、研究和創新促進法》,該法律通過統一國家研究與創新政策,為國防科研項目的審批、資金使用、成果轉化提供制度保障,確保國防科技發展與國家整體創新戰略相銜接。
分析指出,泰國成立國防科學技術部,既是對自身國防自主化需求的回應,也契合東南亞國家加強本土防務能力建設的趨勢。
在當前區域安全形勢復雜多變、全球供應鏈不穩定的背景下,通過自主研發提升國防技術獨立性,不僅能降低外部依賴風險,還能帶動本國高端制造業與科技產業發展,形成“國防促產業、產業強國防”的良性循環。
泰國國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部門的成立將成為該國國防現代化轉型的“關鍵一步”,為未來十年的國家安全奠定技術與產業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