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澤連斯基終于認慫了?
2025年10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然宣布,愿意以當前戰線為基礎開啟停火談判,不再像之前那樣死咬著不愿退一步。
不僅如此,歐美國家還一唱一和的推動俄烏停火,12個歐洲國家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聯合發表聲明,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即停火”倡議。
一時間俄烏沖突似乎真的要結束了,那么為何歐美國家如此急切的想要停火?澤連斯基的“認慫”到底是徹底低頭,還是無奈之舉?
![]()
幾個月前澤連斯基還在美國與特朗普“拍桌對峙”,面對特朗普的停火建議,澤連斯基斷然拒絕,強調不會背叛每一寸土地,回國后還通過社交媒體高調展示強硬態度。
那時的他底氣十足,很大程度上源于歐洲盟友的力挺,歐盟和北約國家承諾提供充足的軍事和經濟援助,讓烏克蘭在對抗俄羅斯時信心滿滿。
然而短短幾個月,澤連斯基再次帶隊去美國尋求“戰斧”導彈的援助的時候,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罵了個狗血噴頭,不僅如此特朗普還表示已經厭煩了看烏克蘭的地圖。
![]()
特朗普的話像是一個信號,表示美國已經對于摻和俄烏沖突厭倦了,而歐洲國家敏銳的接收到了這一信號。
10月21日,澤連斯基公開表示,烏克蘭已準備好結束俄烏沖突,愿意以當前接觸線為起點進行談判。
這一轉變讓人意外,但細看局勢實屬無奈,歐洲集體支持停火讓澤連斯基不得不選擇停戰。
![]()
英國牽頭,聯合德國、法國、意大利等12國及歐盟委員會發布聲明,明確支持特朗普的停火方案。
這份聲明不僅標志著歐美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已經一致了,曾經的烏克蘭有著歐美支援才能和俄羅斯打到現在,一旦歐美不支持,烏克蘭就是俄羅斯嘴邊的肥肉。
歐洲為何突然“倒戈”支持停火?
![]()
德國工業因能源價格飆升而陷入困境,不少企業考慮將生產線轉移到海外,法國農民開著拖拉機堵塞巴黎街頭,抗議政府忽視農業危機。
波蘭邊境的農民甚至用土豆封路,表達對援烏政策的不滿,這些民生問題直接威脅到各國領導人的政治選票。
在選民的壓力下,歐洲政客們開始重新審視援烏成本,逐漸傾向于“停火換和平”的選項。
![]()
這份聯合聲明還透露,各國正研究動用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為烏克蘭提供財政支持。
這既是對烏克蘭的“安慰”,也是歐洲試圖減輕自身經濟負擔的手段,畢竟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已大幅縮水。
2024年援助金額同比下降57%,目前僅剩8個國家繼續提供軍事和資金支持。
![]()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領導人選擇支持停火,不僅是為了緩解國內壓力,也是為了將部分責任推給美國。
特朗普自重返白宮以來,他調整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政策,不再延續拜登時期的大規模軍事援助,而是想要快速擺脫俄烏沖突的泥潭。
10月21日,特朗普表示尚未決定是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但認為俄烏有停火可能,白宮官員也確認,目前沒有安排特朗普與普京的會面計劃。
![]()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態度則異常強硬,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明確拒絕“先停火后談判”的方案,強調必須先解決頓巴斯地區的控制權問題,甚至要求烏克蘭交出部分仍由其控制的頓涅茨克領土。
俄羅斯國防部同日宣稱,俄軍打擊了152個烏克蘭能源、交通和無人機設施,覆蓋蘇梅、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等地,顯示出在談判桌上保持軍事壓力的意圖。
盡管外交層面喊停火,俄烏沖突還在打,10月21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報告稱,前線共發生108次戰斗,其中波克羅夫斯克方向最為激烈,烏軍與俄軍交戰45次。
![]()
烏克蘭宣稱成功阻止了俄軍進攻,但能源基礎設施的持續損失讓烏克蘭的防御能力承壓。
俄羅斯則通過高超音速導彈和無人機,精準打擊烏克蘭軍工企業的能源供應,試圖削弱其長期作戰能力。
與此同時,土耳其主持的兩輪俄烏和談僅在戰俘交換上取得進展,領土和安全保障問題依然是僵局。
![]()
特朗普曾提出“10天內停火”的威脅,但未獲實質性回應,他與普京在阿拉斯加會晤提出的“美俄共識”也未能得到歐洲和烏克蘭的認可。
顯然停火只是表面上的“暫停鍵”,俄烏雙方的核心矛盾:俄羅斯的安全緩沖區訴求與烏克蘭的主權底線仍未找到妥協點。
面對內外壓力,澤連斯基的選擇并非簡單的“認慫”。
![]()
他清楚當前烏克蘭的處境如同夾在美、俄、歐之間的棋子,美國想當“調解人”卻不愿再掏錢,歐洲因民生問題“反水”,俄羅斯則在戰場和談判桌上雙線施壓。
繼續硬剛可能導致烏克蘭徹底失去盟友支持,甚至威脅到澤連斯基自身的政治地位,因此同意停火更像是為烏克蘭爭取喘息之機的策略。
澤連斯基在聲明中強調,烏克蘭不會接受領土交換,并計劃在本周與歐洲伙伴簽署一項防御能力協議,為烏克蘭爭取長期安全保障。
![]()
他還在積極推動美烏“重建投資基金”,試圖通過稀土資源和基礎設施合作綁定美國,換取經濟和戰略支持。
通過暫時接受停火,烏克蘭可以保留現有控制區域的主權訴求,同時爭取時間等待外部變量的變化——比如歐洲經濟回暖、美國政府換屆,甚至北約可能的駐軍安排。
澤連斯基的妥協,不是放棄,而是為未來可能的“翻盤”積蓄力量。
![]()
然而停火并不等于和平,俄烏沖突的深層矛盾仍未解決,未來的戰俘交換、制裁博弈和地緣角力注定更加復雜。
對烏克蘭民眾來說,停火或許能帶來短暫的安寧,但對政客們而言,這只是下一場博弈的起點。
參考資料:俄總統助理:普京和特朗普會晤意愿依舊存在!澤連斯基召開最高統帥部會議,聚焦遠程打擊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
特朗普警告普京:應當終結俄烏戰爭,而非測試核動力導彈! 財聯社
普京稱“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完成“決定性試驗”,特朗普發聲 北京日報
事關俄烏停火!歐洲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 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