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求合作急了?范明政吉隆坡邀高市早苗訪越,東南亞格局或生變。
地點在吉隆坡,中美剛把貿易桌上的事聊完,氣氛還在走廊里飄,越南總理范明政那邊已經把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請進小屋,門一關,話不繞,越南直接遞了邀請,說你看時間,我們準備好了,你擇機正式訪問,我們這邊配合到位。
聽著像例行安排,細看不對勁,時間卡得緊,動作也不輕,越南不是路過打招呼,攤子全鋪開,像是要把日本拉進來坐實位置,日本這邊,高市早苗的回聲不慢,說會訪問,說要把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做得更實,表面是禮數,底下已經把項目往臺面上搬。
范明政的開場不是寒暄,他把需求擺在前排,越南把日本放在最重要的戰略伙伴那個格子里,官方援助要續,技術合作要擴,基礎設施、能源、半導體、數字轉型,點的都是高價值領域,越南的意思很清楚,資金要進來,技術要落地,合作鏈要把口子打開,日本如果愿意出手,越南給機會,也給位置。
老牌的路子沒丟,交通、電網、港口照樣要日本的資金和工程隊,同時把一組新清單拍在桌上,數字化平臺,綠色能源場站,半導體人才培養,都是近兩年美日主推的供應鏈替代工程,越南把牌往印太的大盤子里對齊,不等中美的輸贏,再往前走一步,誰能給真東西,越南就把扣子系上。
高市早苗這次給面子,心里盤的是地理坐標和通道價值,不是越南的增長曲線,越南在中國南邊,在東盟的骨架位置,跟美國的通道是開的,又沒徹底站隊,這種落點對日本很順手,高市一接任就要處理對華的復雜局面,口徑不變,動作不斷,軍費增長,和AUKUS打交道,供應鏈重塑得找落地場,菲律賓的敏感點太多,印度的節奏不穩,越南的制造能力和體量夠用,對外關系又有彈性,日本的人和錢能進去,也不擔心被馬上請出來,范明政把全領域合作框架拋過來,日本順勢把手伸過去。
看這幾天的動靜,別盯著越日兩家,范圍要拉大,馬來西亞這邊剛同美國握手升級全面戰略伙伴,波音訂單放進來,稀土給了通行,給美企的限制往下壓,柬埔寨和泰國把和平協議簽上,美國在旁邊點頭,越南和美國在九月把關系升了級,拜登走一趟河內,半導體合作擺在優先欄,這會兒日越的通道也開,供應鏈往一起捆,人往一起訓,資金往一起投,東南亞的核心圈在做新排序,美日的手在里面翻。
這不是誰把誰排到外面去,東南亞各家在做的是方案備份,嘴上講不選邊,手上弄的是備用路徑,一旦中美脫鉤的幅度加大,供貨怎么接,產線誰接得住,答案在變清晰,越南擠進了隊列,日本在旁邊推著往前。
越南這步看起來急,思路是清,全球供應鏈里中國的位置很牢,中高端制造,關鍵零部件,整機系統,一個個門類并在一起,美國在找替代時段里找不到完整的對手,越南不去做對手,它去做承接者,盯的是轉口,是組裝,是最后一公里,蘋果和三星的部分裝配遷移,越南這幾年已經吃到貨了,現在要上臺階,半導體的人才計劃要對接,數字能源的項目要拿,再制造能力要整合,這些拼起來,才是越南要的盤子。
對中國是實打實的競爭壓力,節奏不是一夜之間的事,趨勢在外部被推著走,一旦越南把美日的合作范圍吃下來,它的身份不只是東南亞的制造中心,還能在某些環節起到替代中國的過渡作用,日本這邊保持對話的門,另一只手把跟越南的綁帶系緊,口頭是互利共贏,實際是備份布局。
對我們來說,越南一邊跟中國做生意,一邊和美國簽升級,現在又把日本拉進來,這件事不該被當成普通的互動,里面已經落到產業位面的競爭,數字化,能源,半導體這些方向,本來就是主戰區,我們的做法不去逼東盟站隊,把底線擺清,合作要雙向,路徑要穩定,如果長期靠邊,那收益自然會減,越南想多邊同時吃,要給出對等的空間,日本去補空位,別在關鍵環節想著替代。
東南亞這塊地,現在不是均分紅利的階段,關系在重排,落子在加速,誰在前排布線,誰把產能和通道鎖住,誰把人才和資金拴在一起,我們需要看清這些細節,也把應對的工具備好,把節奏踩住,把變量管住。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