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緩慢而持續的推進后,俄軍對沃爾察斯克、庫皮揚斯克、紅利曼、塞弗爾斯克、康斯坦丁諾夫卡、季米特洛夫、羅金西克、紅軍城、胡里艾伯勒、庫班等“萬人城”均造成不同程度威脅。
上述部分“萬人城”已被占領大半,還有的已兵臨城下,另外一部分則在加緊包圍中,情況最輕的也是逐漸逼近中。
而烏軍的現有兵力只能保證重點地帶的防御,無力同時在上述“萬人城”均布置重兵來跟俄軍對耗。
在這種背景下,烏軍就要想其他辦法來解決了,比如說“以水代兵”。
![]()
最近,烏克蘭軍隊轟炸了俄羅斯境內的別爾哥羅德水庫大壩,期望通過“放水”來阻止俄軍在沃爾察斯克等方向的攻勢。
關于這個情況,已經不存在任何爭議,因為攻擊大壩的行為是烏克蘭軍隊自己承認的。
![]()
烏軍無人系統部隊司令羅伯特·布羅夫迪(即著名的“匈牙利飛鳥”無人機部隊創建者)便嘲諷語氣十足地稱:
別爾哥羅德水庫今日(指26日)開裂,自那次“魔法飛踢”之后,水位已經下降了100厘米。
別爾哥羅德那位州長又在那兒嘰嘰喳喳地抱怨——大壩,大壩,是烏克蘭武裝部隊打的。
![]()
據說在格拉菲夫卡村(注:大壩左下側的俄羅斯村莊)附近的掩體里,那些“蠕蟲”( 注:布羅夫迪對俄軍的蔑稱,下同)們待得可不怎么安逸;而當地民眾倒是樂開了花:“咱這兒現在不是戰壕,是運河了!
本次打擊由無人系統部隊獨立第1中心(由原第14無人機團改編)的飛手完成;行動代號定為“大壩挺住;從對“蠕蟲”們的偵察結果看,大壩還是有點遭殃了。
從羅伯特·布羅夫迪這段諷刺、戲謔拉滿的言論可以看出,其對于這次打大壩的行為非常享受,像是狠狠出了一口惡氣一般。
而咱們則聊聊這次打擊的相關情況。
![]()
![]()
被打擊的別爾哥羅德水庫大壩,位于別州首府東南的北頓涅茨河上,水庫的主體部分長約10公里,寬約1.5公里到3公里。
這座水庫正南方約12公里處,就是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跟烏克蘭哈爾科夫州的邊境。
![]()
烏軍在25日時就用海馬斯火箭炮炸過,后續由無人機部隊補位繼續炸,對其造成了破壞。
![]()
北頓涅茨河流入烏克蘭后,先是向正南方向流,在佩切尼希鎮(戰前人口約6000人)轉向西流,流經楚胡伊夫(戰前人口約31000人)后再折向西南;
在又流經一段距離后,北頓涅茨河總體向東南流,流經巴拉克列亞(戰前人口26000人)、伊久姆(戰前人口約45000人)后,奧斯基爾河注入。
此后,北頓涅茨河再流經大家都很熟悉的紅利曼(戰前人口約20000人)、斯拉維揚斯克(戰前人口105000人)之間,向東折向大家同樣熟悉的塞弗爾斯克,以及北頓城市群。
對俄烏戰爭進程有基本了解的網友,對于上述的地名應該是不陌生的。
俄烏戰爭前期,俄軍曾大舉挺進過上述區域,但在烏軍2022年秋季的反攻后,上述區域都被烏軍打了回來。
![]()
2024年5月,俄軍新組建的北部集群對哈爾科夫北部發起攻擊,控制了利普奇、沃爾察斯克兩個方向(但這兩個城鎮并未被俄軍占領))的各一塊區域。
烏軍曾集結重兵在此方向發動反攻,但未能將俄軍推回去,此后轉而攻擊庫爾斯克得手。
庫州戰事爆發后,俄烏兩軍的重心雖然轉移過去,但俄烏兩軍均留下兵力在此鏖戰。
![]()
最近一段時間來,俄軍對沃爾察斯克方向的攻勢加速,并渡過沃夫恰河在南城區攻占大片地盤(注:這里的沃夫恰河跟頓州的沃夫恰河同名,而此前很長時間俄烏兩軍在沃爾察斯克都是隔河控制的狀況),當地烏軍漸顯頹勢。
沃爾察斯克是一座戰前人口17000余人的“萬人城”,該城雖已被轟成了馬林卡式的廢墟,但如此體量城市若易手的話,對烏軍當前的輿論不利。
所以烏軍炸別爾哥羅德水庫大壩的行為,有影響與干預此戰區俄軍行動的因素存在。
負責該方向作戰的烏軍第16軍團便稱,此次襲擊使得俄軍后勤困難,尤其是已渡過北頓河(實際指的是沃爾察斯克城渡過北頓河支流沃夫恰河)的部隊,已與主力部隊隔絕。
但是這個“水淹七軍”的操作其實是很抽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
第一:沃爾察斯克城區并不在北頓涅茨河干流上,而是在其支流沃夫恰河兩側,其城區和河段的要明顯高出西邊的北頓涅茨河干流;
所以烏軍炸了北頓河上游的水庫,并不能對沃爾察斯克城區的戰斗影響太大,其影響主要是對水庫往下至俄軍控制區河道兩側的范圍更大。
在俄羅斯過境內,大約是12公里長;出國境線后,所影響的俄軍占領區大約是7公里長。當然這里用直線距離計,實際的河道要更長些。
![]()
所以受影響比較大的是這20公里內河道兩側的定居點,比如烏軍無人系統部隊司令所說的格拉菲夫卡村,就在水庫大壩旁幾百米處,受影響是最直接的。
但是這個位置俄軍其實并沒有必要駐兵,畢竟已經是大后方了,水勢若大的話其實對當地平民的影響更大,尤其是水庫正下方的那個定居點。
所以根本不存在當地老百姓還叫好的可能,事實上別州靠近邊境的區域經常遭到烏軍炮擊,早就對烏軍恨之入骨了。
若要說烏軍此次攻擊對軍事行動的影響,無非是對跨北頓河俄軍的交流造成一定障礙,以及對臨近戰區、臨近河道的俄軍點位造成影響,對于抬升沃夫恰河的水位影響恐怕有限。
第二:之所以說烏軍操作抽象的另一原因是,北頓河不止流經俄羅斯國土和俄軍占領區,在水庫20公里以外,則全部都是烏軍控制區。
下游都是烏軍控制區了
![]()
如果破壞水庫造成的流量不夠大,那么起不到嚴重影響俄軍的目的;如果造成的流量過大,則對下游烏軍的影響其實比俄軍還要大。
![]()
當然,烏軍無人系統部隊司令羅伯特·布羅夫迪所想的可能是,當上游水量尚未在烏軍控制區肆虐時,它就會流入一個更大號的水庫中。
這個水庫的大壩位于佩切尼希鎮,其主體部分長達30多公里,最寬處則有五六公里。
該水庫有極大概率能夠承接別爾哥羅德水庫的流量,不至于對下游烏軍造成更大影響。
![]()
可是,烏軍既然去炸別爾哥羅德水庫大壩,如果俄軍也“以牙還牙”炸佩切尼希鎮的水庫大壩,下游那么多烏軍控制的核心城鎮,會不受影響嗎?
所以說這也是本次攻擊的抽象之處。
當然,對于大部分網友來說,根本不會去研究北頓河到底是怎么流的,只要跟著輿論的指揮棒搖擺即可;但咱們把上面這些情況講清楚后,就知道這種行動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