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艦還沒正式服役,美國媒體就急著給它下了自夸式的結論——福建艦戰力只有“尼米茲”號的六成。
如此言論恰好出現在“尼米茲”號在南海遭遇尷尬、甚至傳出艦載機墜海事故的時候,讓人不禁疑惑:美媒是真的覺得福建艦不行,還是不敢承認它行。
福建艦到底有沒有被低估?美軍這次的評估,背后是不是在虛張聲勢?中美之間的真實差距,真的還存在“半個世紀”嗎?
![]()
美媒的老套路玩不出新花樣
CNN的這篇報道看似專業,實則老調重彈。
“降維打擊式”輿論,美國不是第一次用了。遼寧艦服役時他們說不堪一擊,山東艦下水時他們說只是“翻版蘇聯貨”,現在輪到福建艦了,又拿出“經驗不足”“技術風險高”這一套。
日前,他們請來了兩位美國前海軍軍官,一位是前上尉舒斯特,另一位是前艦載機飛行員、海軍中校斯圖爾特。
兩人一個從戰略角度分析,一個從飛行甲板細節入手,最終得出一個看似理性的結論:中國福建艦的戰斗力,大約只有“尼米茲”級航母的六成。
![]()
舒斯特說中國缺乏操作彈射航母的經驗,這點沒錯,但問題是,“經驗”是個動態積累的東西,不是永遠的短板。
遼寧艦2012年服役,到2016年底就能帶隊編隊實戰打靶,這效率并不低。山東艦更夸張,服役兩年多就已具備戰斗力,和美軍傳統的訓練周期相仿甚至更快。
以此類推,福建艦在擁有更現代化裝備的同時,有什么理由不在更短時間內成軍?
斯圖爾特則從飛行甲板角度質疑福建艦的結構設計,認為起降路徑與擋焰板存在沖突,會影響效率。
這問題的確是彈射航母設計中的一個老大難,但他忽略了一個事實:美國自己也沒解決好。
![]()
美軍雖然通過擴大斜角甲板來緩解起降沖突,但實戰中起飛和降落依然是分開操作的。福建艦在設計上也不追求“起降同時進行”的幻想,而是實用優先,追求穩定和安全。
就算福建艦的飛行甲板面積、艙內容量、彈射器數量略遜于美軍10萬噸級的“尼米茲”或“福特”級,但這并不意味著它的綜合戰斗力就只剩六成。
艦載機數量本就不是比得過就能贏,關鍵在于出動效率、回收速度和作戰指揮系統,這些恰恰是中國近年來重點突破的方向。
美媒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表態,恐怕真正的問題不是福建艦,而是“福特”號和美國造船業的尷尬。
![]()
“福特”號是美軍最先進的航母,首艦造價高達180億美元,配備了電磁彈射器、自動武器搬運系統、新一代艦橋設計……聽起來很科幻。
但從2009年開工到2021年才正式完成海試,整整拖了12年。即便如此,截至2024年,“福特”號依然被曝出電磁彈射器頻繁故障、艦載機起降效率低、作戰系統不穩定的問題。
更別提它的后續艦艇建造速度慢得驚人,第二艘“肯尼迪”號還在海試,第三艘“企業”號連主動力系統都還沒裝完。
而中國從遼寧艦到山東艦,再到福建艦,三艘航母的建造周期和技術進步幾乎是線性加速。
![]()
更關鍵的是,中國有兩個航母造船廠,常年保持工業體系的高強度運轉,這種穩定的造艦能力才是最值得美國焦慮的地方。
美國戰略界當然不是不明白這個趨勢,但他們更擅長通過“話術”去維穩輿論。
“福建艦戰力只有美航母六成”這種說法,恰恰暴露了他們對自身優勢正在逐步流失的擔憂。因為一旦承認福建艦具備接近超級航母的戰力,那么“美國在西太的航母壓制力”就不再是壓倒性的了。
真正的焦慮,是怕中國航母從跟跑變領跑
![]()
很多人看航母戰力的時候,喜歡拿噸位、彈射器數量、艦載機種類這些“硬數據”來對比,認為噸位小一些、彈射器少一臺,戰力就差一截。
但有個問題被忽視了,那就是整體作戰效率。
比如福建艦采用的是電磁彈射系統,這本身就是一項超越“尼米茲”級蒸汽彈射的大跨步升級。
雖然這項技術也曾讓“福特”號吃了不少苦頭,但中國的電磁彈射器研發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并非照搬。早在2017年,中國在陸基平臺就開始測試電磁彈射系統,福建艦上艦前已經完成數千次穩定彈射測試。
![]()
此外,福建艦的設計考慮了未來五代艦載機的適配問題,具備更好的隱身兼容性和數據鏈對接能力。
也就是說,它不是為當前的殲-15而設計,而是為殲-35甚至后續無人戰機做準備。這種“留白式”設計思路,才是現代航母的靈魂。
而反觀“尼米茲”級這種上世紀70年代的產品,其設計邏輯完全不適用于當下的五代戰機作戰體系。蒸汽彈射的響應時間、功率調節能力都遠不如電磁彈射,導致F-35C在“尼米茲”級上起降頻繁出問題。
所以說,“60%”這個評估,更多是基于過時的衡量方式。真要比戰力,得看整個系統協同效率,而這一點,美國海軍自己都承認——他們的艦載機起降效率正在下降,而中國正在上升。
![]()
別看現在美國媒體嘴上不服,其實心里最怕的,是福建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更讓他們坐立不安的,是傳言中即將登場的“004型”航母。
根據目前的公開信息,004型將采用核動力,排水量將達到甚至超過10萬噸,配備全套電磁彈射系統和隱身艦載機群。
也就是說,它將真正具備與“福特”級正面對抗的能力。而在這之前,中國已經完成了三個階段的航母技術迭代,從滑躍到彈射再到電磁、核動力,幾乎沒有技術斷層。
![]()
這才是美國不敢明說的恐懼所在——中國在過去十年把美國幾十年的航母發展路徑走了一遍,而且還在不斷提速。
不僅如此,中國的航母主力還處于上升期,艦員年輕、體系新、造艦節奏穩。而美軍則正面臨“尼米茲”級老化、“福特”級難產、工業體系萎縮三重困境。
航母是國家工業能力、體系作戰能力和戰略意志的集合體。福建艦的出現,代表的是中國在這些層面全面突破的信號。
參考資料:
China's newest aircraft carrier not as capable as 50-year-old US ship in one key respect, former USofficers say
OCT 26, 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