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張瀚允)近日,廣東茂名一名6歲女童在與哥哥爭吵后突發腦梗。送醫檢查后發現,女孩的大腦存在多發性腦梗灶,右側頸內動脈末端已閉塞,腦血管影像呈現出一團典型的“煙霧”狀改變,被確診為煙霧病。
“腦血管就像自來水管,正常情況下是筆直通暢的,但煙霧病患者的腦動脈主干道會像被捏住的水管一樣越來越細。于是腦部會代償性地長出許多細小的側支血管,這些彎彎曲曲的小血管在腦血管造影檢查時,會呈現出一團煙霧狀影像。”10月27日,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彭流泉告訴記者,煙霧病是一種罕見的慢性進展性腦血管疾病,發病誘因可能與遺傳因素、生活環境中的不良因素,或患者本身患有血液病、代謝異常、免疫系統疾病等有關。
“該病常在兒童期發病,這是由于兒童還處于神經系統發育階段,腦血管調節能力尚未成熟,加上生理性腦血管較細,更易在主干血管狹窄后出現缺血癥狀,誘發腦梗。”彭流泉介紹,兒童腦梗的誘發機制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腦血流嚴重不足,主干血管狹窄或閉塞導致大腦供血減少,尤其在情緒激動、哭鬧、運動或過度換氣時,腦氧需求增加,易引發缺血性腦梗;二是異常代償血管本身管壁薄、易破裂,不僅供血能力有限,還可能形成微血栓或出血,進一步導致腦梗死或腦出血。
![]()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彭流泉(左三)為患兒檢查。醫院供圖
彭流泉表示,煙霧病的早期表現多樣,常見癥狀包括反復發作的短暫性腦缺血,如一側肢體無力、麻木,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可恢復;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尤其在哭鬧、運動或吹奏樂器后加重;也可能出現癲癇發作、不自主運動、言語障礙或認知下降等;嚴重時可突發腦梗死,表現為持續偏癱、意識障礙。目前,診斷方面,腦血管造影是確診煙霧病的主要檢查手段;治療上,以藥物治療和外科血管重建手術為主。
“在孩子出現不適時,應避免讓其過度哭鬧、劇烈運動或用力吹氣,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情緒激動、過度勞累,并維持正常血壓水平。”彭流泉提醒,若孩子出現頭暈、頭痛或持續手腳無力等情況,家長應保持冷靜并及時送孩子就醫,尤其當孩子突發一側肢體無力、口角歪斜、言語不清時,應立即送往有小兒神經科或腦血管病中心的醫院。確診后需長期隨訪管理,定期復查,遵醫囑用藥,必要時評估手術指征,以降低腦梗復發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