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戰爭”,日本也加入戰場,美日澳結成“稀土”聯盟,依舊撼動不了中國的勝勢。
10 月 20 日,美國和澳大利亞先拋了個大動作,兩國簽了關鍵礦產合作協議,答應未來半年里各拿出 10 億美元,要湊出總規模 85 億美元的項目,還特意強調要拿下部分礦場的所有權,把產出牢牢鎖定在自己手里。
這熱鬧勁兒沒歇幾天,特朗普就從馬來西亞的東盟會議直接飛了東京,10 月 28 號要跟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開峰會。這場會面的核心早就定好了 —— 美日剛敲定的稀土戰略合作。
美國的 REAlloys 公司和日本政府下屬的 JOGMEC 機構已經簽了備忘錄,打算把加拿大的礦源、薩斯卡通的分離廠和美國俄亥俄的磁體工廠串成一條線,甚至計劃在西澳大利亞建個年產 100 噸的鎵精煉廠。
![]()
為了推進這事,日本經濟產業省還打算把自家的稀土分離、磁體制造技術,許可轉讓給 REAlloys 的北美工廠。
可熱鬧歸熱鬧,這些簽在紙上的協議,仔細一扒全是繞不開的坑。
倒是有底氣,稀土儲量排全球第四,還是西方世界里唯一一個能產出重稀土的國家,可偏偏卡在了加工這一步 —— 它每年挖出來的鋰礦,90% 以上都得不遠萬里運到中國來提煉,稀土加工能力比挖礦的本事差了十萬八千里。
![]()
美國的情況更尷尬。本土最大的稀土企業 MP Materials 折騰了 7 年,別說建完整產業鏈了,連穩定產出高純稀土都沒做到。之前在非洲投建的精煉廠,也因為技術難題一推再推,到現在還沒個準信。
更要命的是,這家被美國寄予厚望的企業,之前 80% 的營收都靠給中國盛和資源賣稀土精礦,現在因為關稅問題,這生意已經 “不具商業可行性”,徹底停了。2024 年財報里,它凈虧損超 6500 萬美元,長期債務還高達 9.09 億美元,手里的現金都不夠填窟窿。
![]()
就算日本真把技術遞過去,稀土提煉也不是看圖紙就能學會的活。從礦石破碎、酸浸萃取到分子蒸餾,前前后后幾十道工序,光核心專利就涉及 2000 多項。
西澳那個號稱年產 100 噸的鎵精煉廠,看著唬人,可全球鎵加工的產能基本都攥在中國手里,這點量連塞牙縫都不夠。
很多人都誤會了,以為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是靠儲量堆出來的,其實真正的底氣藏在加工環節里。
![]()
美國地質調查局 2024 年的數據說得很清楚:中國稀土儲量 4400 萬噸,占全球近一半,產量能占到 68%,但真正卡住別人脖子的是冶煉分離環節 —— 咱們的產能占比直接沖到了 90%。
咱們自主研發的 “串級萃取” 技術,能把釹、鏑這類關鍵元素提純到小數點后六位的純度,也就是 99.9999%。可美國那邊拼盡全力,連穩定純度都做不到,更別提控制成本了。
![]()
算上環保投入,中國的提煉成本也才是美國的 1/4,這差距不是砸錢就能補上的。而且現在全球只有中國能分離重稀土,像制造 F-35 戰斗機、核磁共振儀必須用到的鏑和鋱,美國企業至今都沒搞定分離技術,MP Materials 連個明確的時間表都給不出來。
高端磁體這塊的差距更明顯。釹鐵硼、釤鈷這些新能源汽車、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中國產量占了全球 90% 以上,良品率還比美國高 30%。歐洲之前不甘心,想搞 “無稀土永磁體”,結果造出來的東西性能只有中國產品的 60%,根本滿足不了高端設備的需求。
![]()
有人可能會問,日本不是有先進的分離技術嗎?轉讓給美國不就能突破了?但技術從來不是一張圖紙的事。咱們國家在稀土應用這塊的人才儲備早就堆成了山,光專門研究這個領域的博士就有上百人,相關的工程師更是數以千計。
西方國家連這樣的人才梯隊都沒有,就算拿到技術許可,沒人能把破碎、萃取、提純的全流程玩明白,最后還是白搭。
美日澳聯盟最沒看透的一點是,他們想拋開中國搞 “獨立供應鏈”,卻忘了中國不只是最大的供應方,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費市場。
![]()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里,中國占了 60% 的份額,風電裝機量更是拿下 55%,這些全是要用稀土永磁體的大戶。
德國大眾之前就犯過這個錯,給澳大利亞稀土公司預付 1.2 億美元建工廠,簽了 5 年供貨協議,結果工廠要 2027 年才能投產,等它造出東西來,中國企業早把市場占得嚴嚴實實了。
更關鍵的是,中國早就形成了 “資源 - 技術 - 市場” 的閉環。越南、馬來西亞這些有稀土資源的國家,為啥寧愿跟中國合作建加工廠,也不跟美日澳摻和?
![]()
因為賣原材料只能賺點辛苦錢,跟著中國建加工廠,既能學提煉技術,又能直接把加工好的產品賣給下游廠商,利潤能翻好幾倍。而且咱們早就把進口稀土礦納入統一管理,供應鏈想緊想松都能靈活調控,根本不怕別人卡脖子。
就算美日澳真能砸錢砸出產能,最后也得面對兩個繞不開的現實:一是成本太高沒人買,美國現在提煉稀土的成本是中國的四倍,造出來的磁體價格根本沒競爭力;
二是沒有配套產業接得住產出,稀土從提煉到做成磁體,需要上百種配套材料和設備,這些產業中國已經做了幾十年,西方國家短期內根本建不起來。
![]()
把這些事兒串起來看就清楚了,美日澳搞的這個稀土聯盟,更像是一場熱鬧的政治表演。稀土產業鏈從來不是 “有錢就能建” 的工程,它需要幾十年的技術積累、成千上萬的專業人才,還有環環相扣的配套產業,這些恰恰是中國的絕對優勢。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話語權,是靠一爐一爐煉出來、一項一項技術攻下來的,不是靠幾張協議就能撼動的。
新浪財經:特朗普將訪日 雙方或就提高防衛費、巨額投資等交換意見
![]()
中華網:美稀土公司與日本政府簽署戰略協議 擴磁鐵生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