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中美貿易談判的消息,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間在資本市場激起層層漣漪。
這無疑是一個可以有效提振市場情緒的利好,很多人開始翻著市場解讀測算A股能否沖擊4000點,而社交媒體上關于“行情起點”還是“逢高兌現”的爭論又一次陷入膠著。
今日的滬指收在3996.94點,距離4000點僅一步之遙。(來源:Wind)這微妙的距離,仿佛又為當下資本市場的敘事,留下了一抹耐人尋味的懸念。
這樣的場景,于市場而言從不陌生。每當市場透出不確定性消除的信號,投資者總會不自覺地陷入精準擇時的執念,卻鮮少駐足思考:
當短期波動成為常態,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猜中某次行情的“運氣”,還是找到一條能穿越波動的資產路徑?
01 理解市場
——穿透消息面的三重坐標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穿透消息面的迷霧,看清當下市場的真實脈絡。
10月以來,關稅摩擦的反復曾讓A股做多情緒一度承壓,而馬來西亞會談傳遞的信號,民生宏觀團隊總結為三個“關鍵詞”:
“全面”——談判并非單點突破,從關稅到稀土、農產品,產業鏈上下游的核心分歧都被納入議程,這種系統性磋商比零散利好更具長期意義;
“框架”——方向已明,剩下的細節博弈雖可能引發短期情緒波動,但不會改變解決問題的大趨勢;
“高層會晤”的安排更直接釋放了積極信號,月底的APEC會議或將成為驗證這份“富有成果”共識的關鍵節點。
![]()
當我們把目光從消息解讀拉回市場本身,滬指臨近4000點之后,從估值來看,A股既沒有泡沫化的瘋狂,也沒有低估時的便宜。
滬深300處于過去15年89%分位,創業板在44%分位徘徊,ERP指標回落至中樞下方。(來源:Wind,2025.10.27)這更像是一個"不偏不倚"的位置,既考驗我們對長期趨勢的信仰,也提醒著對短期波動的敬畏。
但行情的底色并未改變。“十五五”規劃勾勒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自立自強、強大國內市場等藍圖,才剛剛進入產業落地的“加速期”,那些藏在新質生產力、自主可控與新消費中的成長機會,遠未到預期兌現的終點。
![]()
更關鍵的是,低利率這個大背景板始終矗立。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跌入“1時代”,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8%左右徘徊,曾經的“理財優選”純固收產品,如今連抵御購買力縮水都顯得力不從心。
當傳統理財方式的護城河面臨更迭,居民存款“搬家”涌入資本市場,本質上是資產在尋找增值出口的必然,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中長期重估的底層動力。
當然,短期的市場仍然需要關注三重變量的影響:
美聯儲降息節奏是否會超預期?
A股三季報披露期,哪些行業能延續高增長,哪些會出現業績暗雷?
APEC會晤的具體進展能否匹配當前的市場預期?
這些因素或許會讓指數在短期內上下顛簸,但就像風箏再怎么飛,也扯不斷手中的線,它們難以更改中長期的主線邏輯。
02 破局之道
——固收+配置價值的再思考
市場的復雜性在于,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往往擰成一股繩,普通投資者很容易在“該等還是該買”的糾結中迷失。
此時我們真正需要的,或許不是一雙能看透短期漲跌的眼睛,而是一個能平衡穩與進的資產載體。而固收+基金,恰是當下這個階段更為適配的選擇。
固收+從來不是固收與權益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攻守兼備”的底層邏輯。
它以債券資產為壓艙石獲取穩健票息,這部分收益像涓涓細流,盡力托住凈值不出現大幅回撤;
同時,再以不超過30%的倉位配置權益資產,不是去賭行情,而是去捕捉經濟增長與產業升級的時代紅利,給收益加上一定的彈性引擎。
這種“固收打底、權益增強”的結構,既打破了純債類產品的收益天花板,又降低了純權益產品的波動重擔,剛好契合低利率時代“既要穩、又要賺”的核心需求。
更關鍵的是,固收+基金的確降低了擇時門檻,這對于不那么擅長大勢研判的普通投資者而言,是珍貴的“溫柔”。
我們選取了四個典型的市場階段性高點,測算投資固收+基金指數的入場收益:
圖:萬得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走勢
![]()
![]()
來源:統計截止日2025-10-22。各類基金指數歷史收益率不預示未來表現,代表基金產品表現。
如圖所示,無論是在上述哪一個高點入場,持有三年及持有至今均實現了正收益。
其中,一級債基指數從歷次歷史高點持有1、2、3年的平均收益分別為2.7%、7.2%、10.2%;
偏債混合型指數從歷次歷史高點持有1、2、3年的平均收益分別為2.6%、7.1%、14.6%,展現出較強的收益穩定性。
數據背后藏著樸素的邏輯。債券底倉的票息收益持續積累,平滑了權益資產的短期波動;而權益部分的長期增值,又能讓收益突破純固收的限制。
換句話說,固收+基金不需要投資者“買在最低點”,只要給足周期,就能通過時間換空間讓收益自然沉淀。
此刻,回到那個最現實的問題:“現在市場已經明顯回暖,還能買固收+嗎?”
答案藏在持有周期里。
![]()
來源:Wind,采用萬得基金指數,統計區間2003-12-31至2025-10-22。正收益比例計算方式為各滾動持有期收益率為正的天數/所有回測樣本,指數歷史收益率不預示未來表現。
從歷史回測看,持有6個月時,固收+指數正收益占比在72%-85%之間,仍有小概率面臨短期浮虧;
但當持有期拉長到3年,正收益占比突破95%,一級債基更是實現100%正收益;
持有5年時,幾乎能覆蓋所有短期波動,平均收益率也有望隨時間穩步攀升。
如果投資者能接受2-3年的持有期,不追求“買完就漲”,而是更看重長期的回報與增值——
那么當下配置固收+基金,本質上是在看不清市場短期動向時,提前布局一個攻守兼備的資產組合。
投資這件事,從來沒有完美解,只有更適合當下的解。
我們總在尋找完美的投資品種,既要穩、又要高收益,既要靈活、又要不操心,可現實是,所有投資選擇都是取舍的藝術。
對大多數不想被市場波動裹挾、只想等待資產“慢慢長大”的投資者來說,在當下這個短期迷霧重重、長期仍有光亮的市場里,固收+或許就是那條不慌不忙,卻能走向遠方的路。
AI基金投資小助手——對話&菜單欄入口
![]()
風險提示
以上不構成證券推薦。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