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楊瀚森被波特蘭開拓者選中之后,開拓者首發中鋒克林根,就受到了光大中國球迷的關注,就目前而言,他是楊瀚森隊內的第一競爭者。但通過最近的比賽我們能發現,楊瀚森到隊之后,克林根也有了很明顯的變化,三分球就有了很大提升。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楊瀚森的鯰魚效應,可以說小楊硬生生的把克林根的三分球給逼出來了。
![]()
克林根上賽季的三分球產量并不高,而且命中率不足兩成,本賽季的前三場比賽,每場都有三分球。NBA的中鋒,如果每場比賽都能命中一記三分球,那對于球隊的幫助是巨大的。楊瀚森相對于克林根而言,三分和傳球是優勢,能打NBA的都不是笨人,克林根很清楚自己的短板,所以楊瀚森的到來刺激了他進步的欲望。好的競爭者就是相互競爭相互學習,這也是開拓者管理層選擇小楊的一部分初衷。
![]()
楊瀚森相對于克林根來說,彈跳力、爆發力和籃板球的差距肉眼可見,現階段的楊瀚森,在防守端跟克林根沒有可比性。但小楊的優勢在于大局觀和傳球意識,這個東西是天生的,靠后期訓練沒有什么用。很可惜開拓者的戰術體系并不適合現在的楊瀚森,所以他的很多優勢沒有展現的機會。說到底,開拓者目前也沒有什么明確的戰術核心,體系就是利用高強度的防守逼迫對手失誤,抓防守轉換的機會,另外,高鋒線利用身高優勢猛打猛沖,中鋒就是工具人。
![]()
![]()
雖然楊瀚森帶來的鯰魚效應,讓克林根的技術越來越全面,但在這個過程中小楊也會得到很大的改變。克林根能借鑒楊瀚森的技術特點,同樣,小楊也能學習克林根身上的長處,我始終堅信,楊瀚森早晚有一天會打出來。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呢?在評論區留言吧,感謝大家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