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1 日傍晚,廣西柳州怡鑫園小區,69歲獨居老人葉某某被樓上 402 室的剁骨聲逼到崩潰。這噪音他忍了兩年,多次投訴無果后,當晚揣著菜刀上門,釀成 4 死 1 傷的悲劇 —— 樓上祖孫三人當場殞命,男主人搶救無效離世,女主人仍在 ICU 掙扎,葉某某自己也跳樓身亡。
![]()
案發當天下午,葉某某還攥著錄滿噪音的錄音筆找過物業,說 “快被吵死了”,保安勸他再等等,可沒人知道,這份 “等待” 他已熬了兩年。物業記錄顯示,從 2024 年起他投訴 22 次,關鍵詞全是 “深夜高跟鞋”“孩子跑跳”,2025 年 9 月更是連續三天說 “撐不住了”。
物業經理前后 5 次調解,402 室秦先生夫婦每次都答應改進,卻沒真當回事;社區曾搞 “警調聯動”,但葉某某閉門不出,民警也只能作罷。沒人察覺,這個獨居老人緊閉的門后,絕望早已攢滿。
![]()
這場悲劇里,沒有天生的惡人,只有被生活磨碎的普通人。
葉某某老伴早逝,女兒遠嫁,日常獨來獨往,2023 年起還出現記憶減退的情況,情緒問題沒被社區察覺;而怡鑫園是老小區,12 厘米厚的樓板隔音差,撞擊聲壓級超規范,樓上一點動靜,樓下都聽得清清楚楚。
402 室秦先生一家口碑本不錯:王阿姨常給鄰居送菜,秦先生直播都調低音量,也給孩子鋪了隔音墊。可對敏感的葉某某來說,這些遠遠不夠。案發時,王阿姨正帶孫子看動畫,秦先生在剁排骨,孩子開門的瞬間,悲劇就來了。
如今 302 室窗戶緊閉,402 室再也沒亮過燈,小區門廳的菊花上,露水還沾著涼意。
![]()
“你家的地板,就是樓下的天花板。”
柳州血案發生后,這句話突然出現在全國無數小區的公告欄里。有的小區寫得更直白:“晚上 10 點半后管好自家孩子,別等鄰居幫你管!” 沒人覺得這是物業多管閑事,反而看得心里發沉 —— 這字里行間,全是用生命換來的教訓。
網上的評論炸了鍋,十萬條留言里,全是藏不住的共鳴。
“我家樓上半夜彈鋼琴,我硬生生住了一周酒店,不敢吵,就怕遇到極端的人。”
“之前投訴樓上孩子跑跳,物業說‘小孩天性’,警察來了勸兩句就走,最后還是我自己搬了家。”
“有次送了樓上兩斤排骨,說‘您做飯真香,能不能墊個砧板’,后來人家主動來道歉,其實溝通真沒那么難。”
![]()
這些吐槽拼出了最真實的城市困境:物理距離近在咫尺,心理距離卻遠隔天涯。就像有網友說的,大家不是支持暴力,是怕自己哪天也變成 “葉某某”—— 那些沒人管的噪音、沒人理的投訴、沒人聽的委屈,攢多了真的會壓垮人。
有人分享自己的 “反擊經歷”:買共振音響對著天花板放低音,半夜不定時敲幾下墻,不是想報復,只是想拿回溝通的主動權。可更多人只能無奈嘆氣:維權太難了,請律師、做公證要花幾千塊,耗時大半年,最后可能只賠幾百塊,還不如忍忍算了。
![]()
柳州司法局最近松了口,說 2026 年要在城中區搞試點,成立 “鄰里糾紛評議團”,把律師、心理師、聲學工程師都拉進來,再給獨居老人建 “關懷臺賬”—— 只要出現記憶減退、反復投訴這些苗頭,社工就得上門診治。
可這些亡羊補牢的措施,換不回逝去的四條生命。這場悲劇里,有太多本可以避免的遺憾:
如果物業第一次調解時不是 “走過場”,而是真的盯著 402 室鋪好隔音墊;
如果社區能多敲幾次葉某某的門,發現他藏在抽屜里的投訴記錄;
如果 402 室能在剁排骨時多墊塊砧板,或者下樓說句 “不好意思”;
可惜沒有如果。
![]()
如今再看那些小區公告欄里的字,突然明白最該被記住的不是警告,是體諒。你家孩子的跑跳聲,可能是樓下老人的安眠藥;你深夜挪椅子的聲響,可能讓隔壁的病人睜著眼到天亮。法律之外,從來有人情 —— 你的自由,該止于別人的安寧。
就像網友說的,“幸福者退讓不是慫,是智慧”。你有熱氣騰騰的家庭,何必跟孤苦的老人較勁?你家地板下,可能正藏著別人的生活。
但愿這場血案能真的敲醒所有人:下次挪椅子輕一點,剁骨頭慢一點,遇到鄰居笑一笑。畢竟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我們最該守護的,不是所謂的 “自由”,而是彼此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