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聚會,朋友阿凱突然冒出一句:“我算了下,現在我還欠著一百三十多萬。”
他說這話時,表情很平淡。
但那種“平淡”,不是輕松,而是一種早已習慣的無奈。
我笑著問他:“你這負債,還能算得這么清楚?”
他嘆了口氣,說:“清楚有啥用,每個月都得還,還到心都麻了。”
阿凱89年生,今年37歲。
上有老,下有小,老婆全職帶娃,他一個人頂著整個家的經濟壓力。
2018年那會兒他在廣州買了套房,總價290萬,首付湊了90萬,貸款200萬。
那時候大家都在說“房子是剛需”、“早買早賺”,他也怕再不買就被時代甩下。
可沒想到,這幾年房價一路往下跌。
現在那套房中介報價還不到220萬。
一套房,虧了七八十萬。
他說:“我這幾年拼命還貸款,還出個寂寞。”
我問他:“后悔當初買嗎?”
他苦笑著說:“后悔也沒用啊,人生沒有后退鍵。只是現在每天都在想,要是當年沒買,是不是還能輕松點。”
說實話,他這情況,在我們這一代人里太普遍了。
幾乎每個89年左右的人,都有一屁股債。
房貸、車貸、孩子教育、老人看病……
看似人到中年,實際上每個人都活得像在刀刃上走。
我還記得那天飯桌上,他舉著酒杯,說了一句特別扎心的話:
“以前窮是口袋里沒錢,現在窮是賬上有債。”
我們幾個同時沉默了。
有人接話:“這年頭,沒負債的才是少數。”
另一個朋友點點頭:“有時候我都想,干脆別買房了,租房多好。”
但話說完,大家都笑了。
不是覺得好笑,而是因為心里明白——
要真有勇氣不買的,沒幾個。
畢竟,這個社會從小就告訴我們:有房才有家。
那天回家路上,我腦子里一直在想阿凱那句“我還欠一百三十多萬”。
其實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我和老婆那套房,是2020年買的。
當時想著孩子要上學,學區不能差,就硬著頭皮上了。
首付全靠“六個錢包”,親戚朋友借了個遍。
貸款190萬,月供一萬二。
剛開始我們還覺得有盼頭,覺得再苦幾年也值得。
結果,疫情、裁員、降薪……一個個都趕上了。
去年我老婆工作丟了,我工資也被砍。
那幾個月,我幾乎天天睡不著覺。
每到月底,銀行扣款短信一來,我整個人都繃緊。
有一次我實在撐不住了,對老婆說:“要不把房賣了吧,輕松點。”
她愣了幾秒,說:“賣?現在賣不是要虧幾十萬嗎?”
我沒說話。
她又說:“我們要是連這套房都沒了,還算什么家?”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特別荒唐。
原來我們拼死拼活供的,不是家,是負債的牢籠。
我身邊還有不少朋友,過得都差不多。
有人斷供了,有人賣房離婚,也有人硬撐著還。
大家在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朋友圈照樣發美食、曬孩子,
可實際上,夜里都在計算下個月怎么還款。
網上有人問:“89年的人,現在都是什么狀態?”
底下評論清一色:
“房貸100多萬,車貸20萬,信用卡欠著三四萬。”
“父母身體不好,孩子要上學,每個月還得硬著頭皮笑。”
“以前盼著中年有成就,現在只希望能撐下去。”
你說現實多殘酷啊。
三十幾歲本該是人生最穩的時候,
可我們這一代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先還完這個月再說。”
有人問過我:“你覺得房貸還完是一種什么感受?”
我想了想,說:“可能那天我已經五十多歲了,到時候也沒力氣高興了。”
說到底,我們都只是普通人,
被時代的浪潮推著走,根本沒得選。
有房的人背著債,沒房的人追著漲,
不論哪一種,心里都不安穩。
現在我越來越能理解一句話——
“房子從來不是安全感,它只是焦慮的來源。”
所以啊,89年的人,37歲,
你問我還負債多少?
我也不想算了,
因為算來算去,都是欠生活太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