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身在地中海沿岸的利比亞人,正在夢想中酣睡。然而,毫無征兆的夜空突然劃過一道道亮光,那可不是什么流星,而是一枚枚即將落地的導彈。很快,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將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從睡夢中驚醒。僅僅11分鐘,戰斗結束。在這眨眼的功夫里,利比亞40多架戰機被毀、700余人傷亡。然而美軍只有一架戰機的損失。這就是當年震驚全球的“黃金峽谷”的軍事行動,比海灣戰爭早了5年,但已經把美軍熟練掌握電子戰的能力展現的淋漓盡致了。這場沖突的導火索,是當時美軍航母編隊故意越過北緯32度30分這條卡扎菲劃定的“死亡線”,以此來引誘利比亞對他們出手。
![]()
沒有經過思考的利比亞將領果然頭腦一時發熱上當了,發射了6枚薩姆-5導彈。然而這些導彈被美軍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干擾了,全都射偏。有了這個借口,兩周后,美軍出動3個航母戰斗群,包括“美國”號、“珊瑚海”號和“企業”號,搭載240余架各型戰機,正式吹響了“黃金峽谷”軍事行動的號角。這場軍事行動最讓人驚訝的不是導彈爆炸時的威力,而是美軍對電磁頻譜的絕對掌控。在正式打擊前6分鐘,美軍的EF-111和EA-6B電子戰飛機已經悄然就位。它們釋放出強大的電磁干擾信號,這也導致利比亞的雷達屏幕上瞬間只剩下一片“雪花”。要知道,戰場上雷達發揮不了作用,會好比被蒙上了雙眼,毫無還手之力。不僅如此,美軍使用了“哈姆”反輻射導彈。只要利比亞試圖用雷達鎖定導彈的話,這些導彈就會沿著雷達波束直撲信號源,準確摧毀雷達站。
![]()
這可把利比亞的防空部隊難住了,防也不是,不防也不是。開機等于自毀,不開機就等著挨揍。就在利比亞軍猶豫不決時,24架F-111戰斗轟炸機從英國基地起飛,經過6次空中加油,長途奔襲5000多公里,在指定地點會合。這種超遠距離的精確協調,在當時那個年代,全球能做到的,恐怕只有美國,其他國家想都不敢想。當這場軍事行動的細節傳到中國后,不少軍事專家在揣摩其細節時,都冷汗直冒。因為當時我國軍隊還停留在數量規模型思維,然而美國不僅掌握了全新的戰爭形態,而且已經能夠熟練的將其應用到實戰中去了。這場較量給我國最深的感受就是電子戰已經成為未來戰場的主流趨勢,其二就是“外科手術式打擊”成為現實。
![]()
不再是炮彈地毯式轟炸,而是用精確制導武器,準確命中卡扎菲住所隔壁的辦公樓,這種精確度讓還依賴“面積轟炸”的解放軍深感震撼。此后,精準打擊成了我軍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第三就是體系作戰取代單平臺對抗,戰爭不再是單打獨斗的角斗場,而是體系化配合作戰。從衛星偵察到電子干擾,從遠程奔襲到精確打擊,美軍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套完整的作戰體系。這也推動了我國建設現代化作戰體系,不再追求某單一武器的先進。11分鐘的“黃金峽谷”行動,猶如當頭一棒,重重的砸在了我國專家的腦門上。徹底敲醒了在傳統戰爭思維中徘徊的他們,警醒他們,“發現即摧毀”的時代已經來了,如果不及時抓住變革的機會,就會落后挨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