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嬰幼兒輔食添加
超全攻略!
01
為什么要添加輔食?
![]()
寶寶滿6個月左右,光靠母乳或配方奶已經不能滿足其快速生長發育的全部營養需求了。添加輔食的意義重大:
補充關鍵營養: 尤其是鐵、鋅、維生素D等,純母乳喂養的寶寶6個月后體內儲存的鐵可能不足。
鍛煉咀嚼吞咽能力:為今后吃固體食物、語言發育打基礎。
促進消化系統發育:刺激消化酶分泌,訓練腸胃功能。
培養味覺與進食興趣:接觸不同食物,建立健康的飲食偏好。
融入家庭飲食文化:是社交和學習的重要一步。
![]()
02
添加時機
1. 月齡信號:
通常4-6個月開始,需觀察寶寶能否獨坐、對食物感興趣(例如大人吃東西的時候孩子有條件反應)、挺舌反射消失等發育信號。
早于4個月或晚于8個月均不推薦(除非醫生建議)。
2. 母乳/配方奶為主:
1歲前仍以奶類為主食,輔食為輔(每日奶量不低于600-800ml)。
03
添加原則
1. 由少到多:
初嘗試時1-2勺(約5-10g),逐漸增量。
2. 由稀到稠:
從泥糊狀(如米糊)→ 碎末狀(如菜泥)→ 軟固體(如軟面條)。
3. 由單一到混合:
每引入一種新食物需觀察 3-5天,無過敏(如皮疹、腹瀉)再添加另一種。
4. 無糖無鹽:
1歲前避免鹽、糖、蜂蜜(肉毒桿菌風險)及調味品,減少腎臟負擔 。
![]()
04
分階段食物選擇
月 齡食物類型舉例注意事項
4-6個月
強化鐵米粉、蔬菜泥(南瓜、胡蘿卜) 首次選擇高鐵米粉,預防缺鐵性貧血。
6-8個月
果泥(蘋果、香蕉)、肉泥(雞肉、豬肝) 紅肉和肝臟補鐵效果佳。
8-10個月
碎狀食物(軟爛面條、豆腐)、手指食物(蒸軟的胡蘿卜條) 鍛煉咀嚼和抓握能力。
10-12個月
小顆粒食物(軟米飯、餛飩) 接近成人飲食,但需清淡易消化。
05
喂養細節
1. 用餐習慣:
固定時間、坐餐椅,避免邊玩邊吃,培養孩子專注力。
2. 工具衛生:
專用餐具需煮沸消毒,現做現吃(冷藏不超過24小時)。
3.避免危險食物:
整顆堅果、果凍、粘性食物(年糕)易窒息。
06
1. 高致敏食物:
雞蛋(先蛋黃后蛋白)、花生、海鮮等需謹慎引入,但不必刻意回避(除非家族過敏史)。
2. 過敏表現:
皮疹、嘔吐、腹瀉等,立即停用并就醫。
3. 食物安全:
避免易造成嗆噎的食物(如整顆堅果、硬糖、果凍、帶核小水果如龍眼、荔枝),小顆粒食物(如玉米粒、葡萄)需切碎處理。
常見問題Q & A (新手爸媽避坑指南)
Q:寶寶吃輔食后便秘怎么辦?
A:多給寶寶喝水(6個月后可以適量喝白開水),增加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如西梅泥、梨泥、綠葉菜),適當增加活動量。
Q:寶寶吃輔食后腹瀉怎么辦?
A:暫停新食物,觀察是否食物過敏或不耐受,恢復吃之前確認安全的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防止脫水。如癥狀持續或嚴重,及時就醫。
Q:寶寶不愛吃某種食物怎么辦?
A:非常正常!不要強迫。可以過幾天再嘗試,或換一種烹飪方式(如蒸、煮、混合其他喜歡的食物)。可能需要嘗試10-15次寶寶才會接受一種新味道。
Q:可以給寶寶喝果汁嗎?
A:1歲內不建議喝果汁(包括100%純果汁)。果汁糖分高、營養密度低,且容易導致齲齒和偏愛甜味。直接吃水果泥/小塊更好。
Q:寶寶吃輔食后不愛喝奶了怎么辦?
A:保證奶量優先!可以在喂奶前或兩餐奶之間喂輔食。1歲前每日奶量應保持在600-800ml左右。
Q: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劑嗎?
A:維生素D從出生后不久就需要按醫生建議持續補充(通常每天400IU)。其他營養素(如鈣、鐵、DHA等)是否額外補充,需根據寶寶具體情況(飲食攝入、生長發育、醫生評估)決定,不要盲目補充。
按時按要求科學添加輔食,不僅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需要,還能鍛煉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口腔發育,同時也是培養親子關系的重要環節。希望各位家長不要錯過哦!
來源/陽曲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