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7日),21歲的鐵路上海客運段列車員李成亮在長海醫院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不僅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而且成為目前上海市捐獻者群體中年齡最小的捐獻者!

![]()
李成亮與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緣分,始于去年8月單位組織開展的一場培訓活動。“一次捐獻可以挽救一個生命”,他被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普及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時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他毅然決定報名捐獻,并通過采集口腔黏膜樣本的方式完成采樣入庫。今年9月,李成亮接到了初配成功的電話,得知患者病情十分危急,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我能體會患者和家屬的無助,我若拒絕,他們可能會失去最后的希望。”對李成亮而言,捐獻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在家人支持下,李成亮利用休息時間積極配合完成捐獻前的一系列檢查。以青春為炬、以擔當為軌,跑出生命救助“加速度”,從登記入庫到完成捐獻,他僅用了14個月。
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上海鐵路系統已有751位志愿者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近三年,已有3位上海鐵路員工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他們分別是上海市紅十字造血干細胞第566例捐獻者、鐵路上海機輛段的胡文鑫,第575例捐獻者、上海鐵路南翔站的楊葉茜,第675例捐獻者、上海大型養路機械運用檢修段的吳昊。拯救生命的信念薪火相傳,愛的腳步從未停歇,今天,這份重任傳到了李成亮手中,未來,更多鐵路人將接過“愛心接力棒”,承載著旅程,承載著溫暖,讓生命的光芒照亮更遠的地方。
上海是全國唯一與國際骨髓庫接軌實現口腔樣本采集入庫的省市。區別于傳統的血樣采集必須在血站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微信自助入庫可以在線填寫個人信息并發送申請,經過工作人員電話聯系確認后,即可獲得口拭子采集盒,完成采樣后將樣本寄回即可進行檢測入庫。口腔入庫的優勢在于免去抽血和路途奔波,全程無創、無痛感,并且樣本送檢時間短,能大大提高從入庫到實現捐獻的效率,這樣便捷的入庫方式,也讓更多愛心人,能夠輕松邁出參與“生命救助”的第一步。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