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一位快100歲的老人在東京論壇上緩緩開口,世界瞬間安靜,他說,如果中國做了世界第一,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不是威脅。
這位縱橫政壇超過半個世紀的政治家,為何看問題如此與眾不同?他到底看到了什么?
![]()
這事不賴誰,得算筆賬。
美國揮舞關稅大棒,看起來威風,其實就像個喝醉的壯漢,砸了別人的鋪子,也傷了自己的腳。
特朗普給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馬來西亞的半導體和棕櫚油,轉眼就失去了價格優(yōu)勢。
工廠里的機器轉得慢了,工人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這賬,馬哈蒂爾算得清清楚楚,他覺得,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更不能放在一個隨時可能搖晃的籃子里。
![]()
就在美國筑起高墻的時候,另一邊的大門卻敞開著,中國市場的巨大容量,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渴望機會的目光。
2023年,東盟與中國的貿易額超過九千億美元,而與美國,還不到一半。
這數字,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無數工廠的訂單,是無數家庭的飯碗。
馬哈蒂爾建議大家,趕緊去中國和印度市場,把損失找補回來,這不叫背叛,這叫風險對沖,這叫商業(yè)自救。
![]()
他骨子里就是個純粹的商人,一個為馬來西亞這個公司計算盈虧的CEO,你看,中國電子支付、無人機技術早就在東南亞推開,幫著搞基建。
創(chuàng)新正在重塑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路徑,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美國那套漲關稅,最后自己也買不起東西,何必呢?
![]()
如果只是圖便宜,那格局就小了。
馬哈蒂爾這個快一百歲的老頭,看問題,遠不止這一層。
他不止一次提到,中國和馬來西亞交往近兩千年,中國從來沒有嘗試征服他們。
這話,千萬不能當客套話聽,這背后是一套冷冰冰的風險評估模型。
![]()
做了兩千年鄰居和生意伙伴的人,歷史上從沒想過吞并你,說明他的文化基因里,擴張和征服的優(yōu)先級不高,跟他繼續(xù)做生意,政治風險是相對可控的,是可預期的。
再看看另一邊,動不動就把全世界當敵人,一言不合就揮舞關稅大棒。
這種合作伙伴,就像一個情緒不穩(wěn)定的酒鬼,你不知道他下一秒會干出什么事。
生意做得再大,也隨時可能因為他的一句話而清零,這種不確定性,是所有生意人最痛恨的東西。
![]()
馬哈蒂爾說的“中國市場更可靠”,翻譯過來就是“跟一個可預期的伙伴做生意,比跟一個情緒化的霸主做生意,風險低得多”。
他批評馬來西亞跟美國的貿易協(xié)議,說減稅只有6%,還得供應稀土,取消進口稅,不劃算。
他建議馬來西亞自己加工稀土,提升附加值,別光賣原料。
![]()
你看,這就是他的核心邏輯,不能做虧本買賣,不能被別人當成予取予求的原料產地。
他要的是能帶來技術轉移、能提升自身實力的合作。
中國在技術上的溢出效應,恰恰滿足了他的這個期望。
這位見證過殖民統(tǒng)治、冷戰(zhàn)對抗的老人,早已看透歷史潮水的方向。
![]()
當美國航母在南海游弋時,馬來西亞上議院副主席卻說,如果必須選邊站,選擇你的鄰居,地緣政治的天平,在務實者心中已然傾斜。
馬哈蒂爾在東京論壇上直言,特朗普揚言要控制巴拿馬運河、收購格陵蘭島,是“生活在舊世界”。
而他的構想中,新世界的樞紐在深圳的數字碼頭、在昆明的高鐵樞紐、在海南自貿港的貨輪之間,此刻投影屏上的貿易數據曲線,恰似兩條歷史軌跡。
![]()
美國筑起的關稅高墻下曲線劇烈震蕩,而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線卻穩(wěn)步攀升,如同螺旋上升的DNA鏈。
這鏈,編織著亞洲共同發(fā)展的基因密碼。
這不是簡單的貿易,這是一種全新的發(fā)展模式,一種“一起玩”而不是“對著干”的新游戲。
美國想重回老大位置難,中國看起來會成世界第一強國,這話在亞洲圈子里引起討論,因為它接地氣,不是理論,而是基于貿易現實。
![]()
吉隆坡暮色漸沉,馬哈蒂爾辦公室的燈光依然明亮,案頭擺放著最新版《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文本,描繪了亞洲新世紀的美好藍圖。
這位世紀老人用一生閱歷寫下的政治遺囑,早已超越個人政治生涯。
當西方霸權邏輯遭遇文明復興,選擇與包容共生的新興力量同行,才是小國的生存智慧。
這是一種從“誰贏誰說了算”的舊時代,走向“誰讓大家伙兒都過好日子”的新時代的轉換。
![]()
中國在很多方面已將世界甩在身后,是時候向他們學習了。
馬哈蒂爾坦言,這話不是客氣話,中國人勤奮,技能強,市場規(guī)模比歐美加起來還大,你擋不住他們的發(fā)展。
美國高工資環(huán)境讓競爭力弱,貿易戰(zhàn)只會加速這個過程。
東盟國家得聰明點,轉向中國市場,學會跟所有的大國同時做生意,而不是成為任何一個大國的附庸,這才是長久的活法。
![]()
老馬頭預測,中國要10年才能全面趕上美國,然后超越,因為市場大,人民會經商。
他不是在勸大家趕緊抱中國大腿,他是在說,你們有十年的時間去適應一個沒有單一霸主的新世界,去做成幾件事:建立自己多元化的貿易網絡,加強自己的內部合作。
他在各種地方都講,中國和東南亞走得近,生意有保障,不像美國說翻臉就翻臉。
搞貿易不是光看朋友,要看誰能給你低價和新技術,廠子才愿意投大錢。
![]()
未來十年中國會不會做到老大?老馬說會,大家都看數據,生意人一眼就明了,誰市場大,誰發(fā)展快,這才是道理。
中國做事厚道,東南亞更容易賺到錢,在中國當世界第一也不怕被小動作搞到。
日子怎么過好?東南亞國家得抓機會,這不是一本書上的理論,天天在家看新聞也能琢磨出來,誰家掙得多,誰出口多,日子就沒那么艱難。
記住,只跟愿意合作的人干事,不跟老開關稅的做死買賣。
![]()
馬哈蒂爾的選擇,不是投機,而是算清了經濟賬、讀懂了歷史書、看懂了大時代后的必然。
當世界從“誰贏誰說了算”的舊游戲,走向“誰讓大家伙兒都過好日子”的新游戲,順勢而為才是真智慧。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否也面臨類似的“新舊道路”選擇?你又會如何算這筆賬?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