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筆趣閣”商標無效宣告請求行政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一審結論,判決“筆趣閣”商標無效。這一判決在網絡文學領域意義重大,不僅是對盜版產業鏈的精準打擊,更為后續打擊網絡文學盜版提供了有力法律依據。
“筆趣閣”自2011年成立便以盜版小說網站聞名,2019年被關停后,其創始人公開源代碼和建站教程,導致大量同名或變種盜版網站涌現,形成龐大盜版產業。
![]()
據統計,相關網站、App超1000家,某“筆趣閣”網站含盜版小說40余萬部,點擊量達21億余次,僅《斗羅大陸》一個IP盜版損失就超5.1億元。此外,“筆趣閣”還加載不良內容及廣告,未設置未成年人保護模式,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
商標無效宣告是對違反商標法規定的商標予以撤銷的制度。常見的情形包括:違反商標禁用條款,如使用國旗、國徽等標志;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與他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的或者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等。
“筆趣閣”商標因對網絡版權管理秩序及相關公共利益產生消極影響,注冊和使用易強化不良社會影響,符合商標無效宣告情形。
對于網絡文學平臺和作家而言,應加強版權保護意識,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同時,要不斷提升內容質量,以優質作品吸引讀者,增強市場競爭力。
其他企業也應從中汲取經驗,重視創新成果保護。一方面,要及時對自身的商標、專利、著作權等進行注冊登記,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市場的監測,一旦發現侵權行為,果斷采取法律手段維權。
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龐大,作品總量和營收規模可觀。保護網絡文學版權,就是保護創新源泉。此次“筆趣閣”商標被判無效,彰顯了法律對創新成果的堅決保護。只有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才讓創新者無后顧之憂,才能激發更多創新活力,推動網絡文學乃至整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等
▼ 往期熱文推薦 ▼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系告知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