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澤連斯基接受TSN采訪時表示,“火烈鳥”導彈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本年度年底前將完全完成該國家訂單。
澤連斯基稱,“‘火烈鳥’導彈生產存在技術問題。此外,合作伙伴的資金撥付存在延遲,目前該問題正在解決中。”他補充稱,國家訂單將在12月底前完成,烏克蘭已找到自有資金用于支付相關款項。因此,烏克蘭武裝部隊將獲得一定數量的導彈,具體數量暫不對外公布。澤連斯基稱各方對已投入使用的“火烈鳥”導彈及其作戰效果均表示滿意。
此前有報道稱,在捷克,“給普京的禮物”公益倡議在不到48小時內就籌齊了生產烏克蘭“火烈鳥”導彈所需的資金。該倡議組織者翁德拉切克表示,志愿者原本預計一周內籌齊資金,而48小時內完成籌款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翁德拉切克透露,他將與生產商開啟新一輪談判,探討未來合作事宜。他還補充稱,雙方已達成一項協議,對于參與導彈研發的相關人員而言,這項協議可能會帶來不小的驚喜。
烏克蘭議員、烏克蘭常駐北約議會大會代表團團長葉戈爾·切爾涅夫指出,“火烈鳥”導彈并非烏克蘭唯一一款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研發武器。切爾涅夫表示,烏克蘭擁有多款不同射程的導彈,包括“帕拉尼察”(Palanytsia)、“佩克洛”(Peklo)、“海王星”(Neptun)等。他希望“游隼”(Sapsan)彈道導彈能順利完成測試。切爾涅夫補充稱,烏克蘭擁有針對不同目標、具備不同特性的各類武器研發項目。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