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缺芯片,現在缺變壓器。”2024年年初的博世互聯世界大會上,馬斯克的驚人預言,在2025年秋天,讓全球能源行業、電動汽車行業真的陷入了焦慮。美國電網設備商的生產線開始加班,歐洲方面不斷有項目因缺少足夠的變壓器設備,而被迫延期。
再看此時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5年1-9月,中國變壓器出口額達464.8億元,同比增長39.9%,9月單月創下66.3億元的歷史新高,環比增長10.4%。
![]()
![]()
當特斯拉為解決短缺危機,不得不親自下場造變壓器時,中國企業已經踩著風口,把產品賣到了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預言照進現實,全球電網卡在了“變電瓶頸”
馬斯克以敏銳的洞察力,道出了行業的隱憂。2025年的全球變壓器市場,正陷入需求狂漲、產能不足的尷尬場景。
日立能源作為該領域的全球最大制造商,公開承認“產能不堪重負”。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的數據顯示,大型變壓器的交貨周期從往年的半年,拖到了2.3年至4年。價格也在跟著瘋漲,2020年以來至今,全球變壓器均價漲幅超過60%,個別高端型號已經翻番。
全球變壓器市場的缺口到底有多大?據美國全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測算,到2050年,僅美國的變壓器供應量,就得比2021年多1.6至2.6倍。
![]()
變壓器市場迎來的是雙重剛需的爆發。全球電動汽車年產量2024年達1730萬輛,每臺車就要用到5-6個變壓器。全球都在搶建的AI數據中心,耗電量呈指數級增長,單Meta新建的一座數據中心就需要上百臺降壓變壓器。
中國企業爆發,頭部企業化身訂單收割機
全球變壓器需求大增、產能告急,中國企業迎來了高光時刻。2025年上半年,特變電工單家企業的國際簽約金額就達11.2億美元,同比暴漲65.9%,這還沒算上8月拿下的沙特164億元超級訂單。根據該項目合同,特變電工將供應179臺超高壓變壓器、108臺電抗器,把沙特未來兩年的電網升級需求,拿下了近三成。
目前,全球60%的變壓器產自中國,特變電工一家的產能就達4.2億千伏安。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交貨周期比歐美企業縮短了一半。比如,沙特中南柔直輸電工程的首批變壓器,從下單到發運只用了3個月,而西門子同類產品至少要等9個月。日立能源宣布砸下60億美元進行擴產,但要到2027年產能才見成效,遠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再來看特變電工和另一個行業巨頭ABB的對比。ABB押寶SF6free氣體絕緣變壓器,雖然拿到了歐盟環保認證,但成本居高不下。特變電工的植物油絕緣變壓器,在沙特的沙漠環境下耐溫性比ABB產品高15%,還能降低30%的運維成本。特變電工還直接在沙特建廠布局,一邊從國內調貨應急,一邊加速推動本地化生產。
當西門子還在靠賣設備賺差價時,特變電工已經給德國客戶提供“光伏電站+變壓器+儲能”的一體化方案,設備利潤之外再賺一份運維分成。2025年上半年,特變電工凈利潤31.84億元,同比增長5%,而ABB電力部門利潤率下滑了2個百分點。
![]()
風口之上,出口狂飆背后的隱憂與突圍
當然,中國變壓器企業還遠沒到高枕無憂的時候。ABB雖然出貨慢一些,但其手里握著高端市場19.7%的份額。ABB的Dry型變壓器在數據中心的復購率達85%,這是中國企業暫時沒能拿下的領域。
更麻煩的是貿易壁壘,美國已經禁購中國電力設備,歐盟也在搞“碳足跡標簽”,特變電工等中國企業的產品要進入歐洲市場,還得在材料回收率上再下功夫。
對此,特變電工砸下50億元研發柔性直流輸電變壓器,目標直指ABB的技術護城河。其他中國企業也在盯著細分市場發力,比如海上風電用的耐腐蝕變壓器,中國企業的市占率已經超過了此前的“行業一哥”日本東芝。
從2010年拿下首個海外超高壓訂單,到2025年主導中東電網改造,中國變壓器企業熬了15年才等來今天的風口。
馬斯克的預言只是揭開了行業競爭的一角,中國企業真正的底氣是60%的全球產能,比對手快了近兩倍的交貨速度,以及從設備到方案的服務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