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發文后,有人想讓我聊聊對黃金的看法。
黃金這東西,買賣的人數并不多,占總人群比例很少,而且很多人想問的其實是黃金為什么漲,為什么跌,因為我看到很多人對這幾年的黃金牛市最大的疑問是“為啥漲啊”。
不理解為啥漲,就不可能知道啥時候會跌,也不知道該不該投資。
我一直沒聊黃金是有原因的,但你們想知道為啥,我可以給你們說說。
![]()
黃金有多種買賣方式,最簡單的就是黃金ETF,但不管你怎么買,黃金都是典型的無息資產。
無息資產的意思就是黃金是不生息的,你買一斤黃金放家里,放一百年,這些黃金還是一斤,不會給你生小黃金出來。
至于黃金的貨幣屬性這個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黃金早就不是貨幣了,哪怕在古代,那貨幣也不止是黃金,最常用的流通貨幣很明顯是銅幣和銀幣,最后才是黃金。
銅和銀也是曾經的貨幣,而且是主要貨幣,如今你聊銅和銀的時候就不會去聊它們的貨幣屬性,所以黃金也是一樣的,黃金的正式稱謂一直是“貴金屬”,而不是備用貨幣。
貴金屬的意思就是這玩意貴一點,但本質和白銀黃銅沒區別,就是一金屬,也可以拿去賣錢,但不是貨幣。
所以黃金不創造額外的社會價值,不參與社會財富的再分配,也無法給持有者帶來額外回報,但因為產量是金銀銅傳統三貨幣里面最低的那個,所以具備了一定的投機價值。
雖然一斤黃金放多久都還只是一斤黃金,但外面流通的“貨幣”會逐年變多。
所以黃金的第一個特性,就是會跟隨社會的“真實通脹率”進行價格增長。
因為地球上絕大多數黃金都在美國,美元也是世界流通貨幣,所以黃金的價格其實是美元社會所決定的,所以黃金的價格就是美元的“真實通脹率”所決定的。
黃金并不是只漲不跌的,不僅套過人而且還套過很久,2013年之后曾經把狂買黃金的“中國大媽”給結結實實套了一波,被套了6年才回本。
![]()
2013年之后黃金的價格突然下行,最大的原因就是全球出現了“詭異且無法理解”的低通脹現象,雖然美元每年都在增發,但美元區的“真實通脹率”給壓到了接近于零。
最典型的是日本央行,曾經秉承傳統經濟學認定降息會引發通脹,所以對降息慎之又慎,多次拒絕降息,后來經濟實在扛不住了決定降息,最后發現怎么降息都沒通脹,一直降到零利率了還是沒通脹,直接把日本的經濟學家都給干蒙了。
那段時間日本、美國和歐洲等,雖然老百姓的工資多年不漲,但物價也沒漲,然后富人的財富數量狂飆,總體日子還過得去。
出現這種詭異現象的背后原因現在大家都知道了,中國造出來的商品太多太便宜了,直接把全世界的物價都給壓制住了,把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印出來的天量貨幣全給對沖了,所以“預期”中的大通脹沒有出現。
印的美元多不要緊,只要市面上的貨也足夠多,那就不會有通脹。
這一波的黃金暴漲,第一和疫情期間美國濫發貨幣有關,第二和中國貨物被美國排斥之時,中國方面主動收縮產能有關系,最終讓傳統經濟學規律重新發揮了威力。
濫發貨幣本就應該引起通脹,本就應該引起金價上漲,不漲才是罕見情況。
黃金的第二個特性就是價格會和世界的動亂情況直接掛鉤,因為黃金喪失貨幣地位最大的力量就是健全的國際規則以及和平的世界環境。
只要戰亂爆發,那無論攻方還是守方,其政府的力量都會因為戰爭而被損耗,打的越慘烈則損耗的越多,戰爭雙方加起來的政府力量總和一定是隨著戰爭的進行而不斷減少的,進而引發對社會控制力的逐漸減退,打仗這玩意屬于一波雄起然后只退不進,直到打贏為止,當然打輸就什么都沒了。
在這個過程中,黃金就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就有了其他的價值,所以市場會用漲價來體現其新增的“價值”。
同理,一旦戰亂結束,那黃金的生存空間就會被恢復過來的政府力量逐漸擠壓,重新喪失貨幣地位,然后失去這部分價值。
這幾年黃金的價格漲這么猛,第一大原因是疫情期間美元濫發,第二大原因就是俄烏戰爭爆發,引發全球對五常之間爆發軍事沖突的擔憂。
解釋完了以上常識,然后說說如今的金價。
第一點,黃金的定價規則是穿的,不是啥秘密,當下的定價永遠會真實反映當下的價值,對黃金套利的資金太多了,也有太多政府盯著,黃金要出現定價過高或者過低這種事,不是不可能,但真的很難很罕見,也不是你能抓住的。
所以不要覺得當下的黃金漲的高,再高那都是有道理的,是美元區通脹飛天以及對全球戰亂風險概率的體現,各路大資金甚至各國政府都盯著呢,天天精算黃金價格,一毛錢便宜你都不可能從他們手里偷到。
就以2013年那波金價大跌,套了黃金大媽的案例說,確實套了6年,但哪怕買在最高峰,最高值也就被套了20%,外加6年的利息損失。
這不是2013年的定價錯誤,是2013年之后全球詭異的物價不漲了導致的,就這么離譜反常的事情,最高點買金的人也就虧20%并套6年就回本,這其實足以反映出2013年的峰頂價其實很精準。
而2022年之后的這一波,黃金3年漲了3倍,創歷史記錄,超級大牛市。
![]()
目前的定價是合理的,但如果中美之間“談妥”,俄烏戰爭“結束”,異常的那種,也就是出人意料,那就會回落,幅度可能大于20%,但也不會大太多,然后如果世界和平,美國也不濫發貨幣了,那接下來會多年不漲,但不會暴跌,因為貨幣只要印出去了就永遠沒辦法真正回收。
所以家里結婚要買三金啥的,閉著眼買吧,不需要等什么金價回落了,你等不起的,而且就算運氣好等到了,幅度也不大,最多就是不漲的時間內比較長,金價這玩意只要上去了就很難暴跌到哪去,歷史上沒有大規模暴跌記錄,跌20%套6年算多的了,更長周期看的話,那黃金可以認為是一直漲的。
鑒于以上所列緣由,黃金具備一定的投機價值,但不具備投資價值,所以打算以長期持有來增值,跑贏通脹之類思想的人,可以直接不用看黃金了,任何時間都不用看。
因為就是黃金作為不生息資產,拉長周期來看,會跑輸絕大多數生息資產。
別和那些概念股題材股比,去找點藍籌股白馬股等生息資產來比。
就以銀行股為例,絕大多數人非常嫌棄的“漲的慢”,“沒意思”的股票,就是一種典型的生息資產。
別覺得最近幾年銀行股漲瘋了,就以為銀行股是“運氣好”,沒那回事。
你把周期從3年改為5年,改為10年,改為15年,改為20年,然后去和同期的黃金漲幅對比,你都會發現黃金被秒殺,漲幅遠遠不如那種。
因為銀行股是生息資產,每年5%然后復利,然后搞10年20年,那差距是非常可怕的,黃金再能打都沒用。
黃金想逆襲銀行股,只在兩種情況下存在可能,第一種是金融系統劇烈崩潰,第二種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除此之外均無可能。
普通人其實不需要擔心這個,真的,到這種情況你需要擔心的東西遠遠比那點價格漲跌要多。
所以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不想搞投機的話,那任何時間都沒必要碰黃金,所以我以前沒聊。
尋找并長期持有能持續創造價值的生產性資產,而不是黃金。
上周末的文章里,還有人留言說讓我聊聊樓市。
樓市這東西,我以前是很喜歡聊的,也發過很多文章,尤其是2019年之前,樓市分析文章還挺漲粉的,我喜歡發。
2021年之后,我就不怎么發樓市文了,2022年之后到今天我就沒發過樓市文。
不是不漲粉,股市文其實更不漲粉,我也發了。
也不是沒想法,樓市那么大的資產市場怎么可能沒想法呢,我這話癆其實有很多話想說。
但沒啥能說的,所以就不說了,3年時間沒發過樓市分析文章了,這本身就能讓你知道我的分析結果了。
然后就是本周的股市,因為今天科普黃金基礎知識的篇幅有點大,這部分就壓縮點說。
上周說創業板需要一次橫盤筑底,等橫盤筑底完成了差不多就可以讓大盤沖4000點了。
然后本周創業板筑底了,弄出筑底圖形之后還拉了個陽線突破了筑底區間。
![]()
然后大盤本周創了新高,周五那根陽線也拉出了一副要突破橫盤區間的架勢,而且突破的是大橫盤區間。
![]()
這事就很牙疼了,因為耗時太短了,對于這個筑底所需的時間確實不好說要多久,但一周不到也太那個了。
對于本周形成這種走勢的原因,周一好解釋,因為周一的時候國家隊在護盤,別說周一了,周一周二周三連續三天,銀行股都快被拉冒煙了,然后寧德時代在周一放業績利好消息了。
![]()
對寧德時代這么大體量的家伙來說,這種業績相當離譜了,然后寧德時代在創業板指數里的權重比較大,所以周一的時候上證和創業板就穩住了。
但周五的陽線就沒啥原因了,要硬說的話就是周末的時候中美會談,市場普遍預期會談出一個偏向于中方的結果。
比較有意思的是周五的時候藍籌白馬股全熄火了,硬往上頂的是科技股。
這個舉動直接打消了一致性預期,說明國家隊這周的心態還是護盤為主,周五這根突破型K線不是國家隊干的,而是在周五放手讓市場自己走走看,探探路。
后面具體怎么走,謹慎保守的國家隊很明顯是要等中美談的消息完全確定了再說,不提前去打預期。
所以得出結論,如果中美談了個大的好消息并官宣,那4000點直接就順水推舟的給破了,本周五已經完全把架勢全部拉開了,就差那一聲號令了。
如果中美沒談出啥好消息,那應該不會去硬攻4000點,還會重新休息蓄勢,但鑒于本周這強悍的走勢,以及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可想而知就算憋也憋不了太久,早晚的事情。
所以本周給的結論,是上周結論的重復并強化。
確實不知道這一波筑底需要多久,美國談判代表和背后的特朗普真不是我能控制并預測的,那玩意就沒聽說過誰敢預測。
但不管怎么樣,筑底完成都是早晚的事情,無非就是向上突破的或早或晚,不存在向下突破的可能性。
因為特朗普談判團隊的存在,無法排除所有未知因素,但可以排除絕大部分,最終的結論雖無法鎖死時間,但可以鎖死框架。
主頁右上角設置加星標,可增大收到文章推送的概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