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米爾斯海默跑到首爾參加世界知識論壇,主題是全球地緣經濟秩序未來。他和英國查塔姆研究所的羅賓·尼布萊特、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亨利·哈格德同臺,講美國戰略布局。會上他直球輸出,說美國現在最頭疼歐洲烏克蘭那攤子和中東亂局,東亞暫時喘口氣,但這對韓國來說是把雙刃劍。他點名道姓說,美國人巴不得從中東抽身,從烏克蘭脫鉤,好集中火力圍堵中國,東亞才是華盛頓的頭等大事。米爾斯海默強調,韓美同盟讓韓國綁在美國戰車上,安全靠美軍傘,經濟也沾美國光,但自主空間小得可憐。韓國想在對華貿易或對朝政策上多點主意?門都沒有,得跟著華盛頓節奏走。他沒明說韓國是棋子,但意思明擺著:韓國不是桌上的玩家,只能在美國體系里當配角,規則是強國定的,你們擠不進去。這話戳中韓國精英的痛點,論壇上韓國政商學界大佬云集,聽完估計心里五味雜陳。
回溯韓國歷史,韓國從古至今就沒少當附庸。19世紀前是清朝的藩屬,甲午戰爭后1895年獨立沒幾年,就1910年被日本吞了,35年殖民苦哈哈。二戰結束,日本投降,美蘇分占半島,南方美軍登陸仁川,1948年建大韓民國,從此安全、經濟全系美國。1950年朝鮮戰爭,美軍第七艦隊直撲鴨綠江,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翻盤,戰后美軍駐扎至今,漢弗萊斯基地有兩萬多美軍,核傘罩著韓國。韓國經濟奇跡,漢江奇跡那叫一個亮眼,從60年代人均GDP百來刀,到現在超三萬刀,三星、現代這些巨頭,全靠美國市場和技術援助起步。韓國還賣力支持美國,越南戰爭派五萬兵,伊拉克和阿富汗也扔了三千多人命和上億刀,換來同盟鐵桿。但代價呢?韓國外交總得看美國眼色,對華出口占總出口25%,但芯片禁運一出,韓國企業夾在中間難受。米爾斯海默的進攻現實主義理論就說,大國追求區域霸權,小國只能抱大腿求生,韓國這位置,夾在中國和美國間,稍不留神就成炮灰。
米爾斯海默這番話,不是反韓,而是按現實主義算賬。美國全球霸權,資源有限,歐洲中東已耗大半,東亞危機一爆,美國真能兩頭燒?他說如果東亞打起來,美國就“deep kimchi”了,韓文里kimchi是泡菜,意思是深陷泥潭。韓國希望美國別太閑,好讓東亞太平,這聽起來諷刺,但現實就是如此。韓國對朝政策,米爾斯海默也戳了下,說朝鮮從沒真心去核,六方會談、朝美峰會一堆,平壤核彈頭已超50枚,洲際導彈射程蓋美國本土。韓國靠美軍威懾,但本土防務得自己扛,軍費占GDP 2.7%,買F-35、宙斯盾艦,K2坦克出口波蘭,但核門檻不敢跨,怕刺激北京和東京。米爾斯海默的點子是,韓國得認清定位,別幻想獨立玩家,在同盟里多攢實力,防患未然。這不是危言聳聽,2025年韓美聯合軍演“自由之盾”剛結束,黃海上F-35低飛,B-1B轟炸機模擬對朝打擊,但中國東風導彈已瞄準駐韓基地,臺海若亂,韓國供應鏈斷一半,半導體全球缺貨。
過去韓國總當美國鐵哥們,買美債超千億,駐軍費年年加碼,從10億刀到13億。但米爾斯海默提醒,盟友不是平等,韓國得算清賬。軍事上,韓國已自研玄武導彈,射程800公里,夠打平壤,但對華不敢用。防務合作擴展,2025年美韓簽核咨詢小組協議,韓國間接沾核光,但不碰紅線。經濟上,韓國對美出口芯片汽車,占GDP 20%,但中國是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出口額超1200億刀。米爾斯海默的理論影響深,韓國學者引用他的書,辯論是否該中立化,像瑞士那樣。但現實難,朝鮮核威脅在,放棄同盟等于自殺。
放眼亞太,這話也敲打其他小國。日本自衛隊擴編到30萬,買美湯姆遜導彈,但福島后能源靠中俄。臺灣地區防務部2025年預算破6000億新臺幣,買美魚叉導彈,演習模擬登陸戰,但大陸軍機天天繞島,米格29退役后F-16升級跟不上。菲律賓南海填島,美菲聯合巡航,但馬尼拉經濟還靠中國基建。米爾斯海默的現實主義接地氣,就說大國博弈,小國別做夢當主角,得練內功,攢軍費,搞科技自立。韓國這回聽了進去,軍工集團韓華加速導彈線,2025年出口土耳其的K9自行火炮訂單破10億刀。長遠看,韓國路徑清晰:在同盟框架里硬起來,別全賭美國一口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