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英國王后卡米拉,大概最為人稱贊的就是她的高情商,用自己一生的耐心選定了查爾斯這只潛力股,最終成為王后。
![]()
可達成這樣的人生,在很多時候是有前提的,比如原生家庭的影響,個人性格的形成與發展。顯然,卡米拉就是那個因為原生家庭而走向成功的正面案例。
![]()
1963年,卡米拉16歲,還在倫敦的貴族女子學校讀書。
這是她母親的安排,她的母親羅莎琳德認為,女孩子只要嫁一個好男人比自己去追求成就要有用得多。
![]()
大概羅莎琳德是從自己外祖母那里得來的經驗吧?想想當年愛麗絲迷倒愛德華七世神魂顛倒的本事,那可不就是妥妥地選對男人的正解?
![]()
但不幸的是,羅莎琳德的母親沒有追到國王,而她也只嫁給了一個軍官,所以將女性“紅利”期全都放在了對女兒卡米拉的期望上。
![]()
少女時期的卡米拉非常彪悍,她不是傳統的貴族名媛,用她母親羅莎琳德教她的理論就是:不要依靠任何人,只能相信自己。
16歲那年,卡米拉坐火車去帕丁頓,火車上相對擁擠,而且心懷鬼胎的人也不在少數。穿著時髦又青春正茂的她明顯惹人眼球。
![]()
這時候,一件在今天非常常見的事發生了:一個青年男子竟然向她發起了襲擊。
說直接點,這是明顯的騷擾,而且是來自一個成年男性對一個少女的騷擾,對方就認準了小姑娘不會有什么反抗:“有人的手越伸越長。”
![]()
但結果很出人意料,卡米拉不僅自身彪悍,且從小深受母親教導,非常懂得如何回擊對自己不利的行為:“我按照母親教我的回擊……”
2008年,卡米拉在面對媒體談起此事的時候,依舊一臉驕傲,她大概慶幸自己有那樣一個負責任,且用心給她呵護的母親,所以她才能在多年之后如此幸福。
![]()
重點是,卡米拉用自己的高跟鞋狠狠擊打了襲擊者的重要部位,而且一點也不回避。這時火車剛好到站,她直接奔向工作人員,大聲高呼:“那個人剛剛襲擊了我。”
結果就是襲擊者被當場抓住,卡米拉這一局不但贏得漂亮,而且反擊得當,哪怕在今天,對女孩子也算是教科書答案了。
![]()
母親對于女兒來說,大概這種時候顯得尤為重要,她的言傳身教將直接影響到女兒對事件及未來的發展,可見羅莎琳德是位成功的母親。
![]()
可從卡米拉的話里來聽,這似乎并不僅僅是羅莎琳德的成功之處,因為她給女兒的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多得多。在回憶自己母親的時候,她是這樣說的:“我的母親是個偉大的人,她教給我很多東西。”
![]()
這讓我們想到戴安娜的母親,在很多時候,雖然命運不應該牽涉到第二個人的身上,但原生家庭的影響重之又重。
![]()
當年戴安娜沒有得到過母親一點關照與愛,甚至連個擁抱都沒有,她始終是個自卑又懦弱的女孩子。那個形象與卡米拉相比,絕對鮮明。
![]()
看看同樣面對女兒出軌的問題時,這兩位女性的母親是如何來詮釋現實的。當年戴安娜接到母親的電話,本想將婚姻的痛苦及離婚的無助與母親講一講,傾訴一下。
![]()
可萬萬沒想到,母親對戴安娜連個陌生人都不如,不僅大罵她,而且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了她,認為她沒有做好才導致最終離婚。
下賤
![]()
這樣的母親不少見,但通常是將孩子逼上另一個方向,要么遠離親情,要么卑微于生活的泥濘中不能自拔。
![]()
當然,戴安娜是第三個方向,她于車禍中早早離世了,再也不用面對母親的詛咒,世人的眼光,以及眾多的自己沒辦法理解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
再看卡米拉的母親,當她與查爾斯的事情被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羅莎琳德卻告訴她:“以自己為中心,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太依賴查爾斯。”
不僅如此,離婚之后,羅莎琳德還每月給卡米拉生活費,讓她不要只花查爾斯的錢,必須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生活。
![]()
同樣是母親,沒辦法認同羅莎琳德的人有之,可贊美她聰明且有愛的人肯定在大多數。情感這種東西本身就是傷人的,無非是用它傷別人或者是傷自己。
![]()
但有一點必須承認,愛情中沒有人可以被輕易拉回頭。羅莎琳德又何嘗不懂?所以她沒有拼命制止女兒,而是給了她最大的底氣:你有自己,有家庭,哪怕在查爾斯那里失了地位,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
想一想,如果羅莎琳德是戴安娜的母親,那今天她還會是那個早早殞命的王妃嗎?可見人的命天注定是真的,它注定你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接受什么樣的教育,然后如何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