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一男子在足浴店嫖娼,褲子剛脫就被民警當場抓獲,和按摩女一起被拘留。此事引發全網靈魂拷問:“同樣是金錢換性,為啥嫖娼要拘留,長期包養卻沒事?” 其實這背后藏著大家對法律的誤解,本文用大白話拆解兩者的法律邊界,理清到底啥是違法、啥是缺德。
一、現場抓包!足浴店暗藏春色,民警破門抓現行
10月19號晚上,黃山徽州分局的民警正在夜巡,路過一家足浴店時,覺得有點不對勁——店里的人神色慌張,眼神躲躲閃閃,而且還有個隱藏的二樓,看著就可疑。
民警當即決定上樓檢查,剛走到一間房門口,就聽到里面有奇怪的聲音。沒多想,直接破門而入,眼前的一幕讓人大跌眼鏡:一男一女衣衫不整,明顯正在進行非法性交易。
面對民警,兩人瞬間慌了神,凌亂的衣服和慌亂的神情根本藏不住。證據確鑿,男子汪某和按摩女徐某只能承認,他們用金錢交易的方式搞非法性交易。最后兩人都被依法處以行政處罰,為自己的放縱買了單。
這事兒一曝光,網友們的討論直接炸了,焦點全集中在“嫖娼和包養的區別”上。
二、法律拆解:別再傻傻分不清!嫖娼和包養的核心區別
1. 先明確:嫖娼為啥一定違法?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6條,賣淫、嫖娼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簡單說,嫖娼的核心是“以金錢為媒介,短期、即時性的性交易”,不管是在足浴店、酒店還是其他地方,只要符合“金錢換一次性行為”的特征,就屬于嫖娼,妥妥的違法行為,必須被處罰。而且這種行為還會敗壞社會風氣,危害公共衛生安全,所以警方一直嚴厲打擊。
2. 長期包養真的“合法”嗎?大錯特錯!
很多網友覺得“包養不違法”,其實是誤解了“不拘留”和“合法”的區別。包養并不違法?錯!它只是不構成“嫖娼”這種治安違法,也不一定構成刑事犯罪,但絕對不是“合法”行為。
從法律層面看:
- 如果是有配偶的人包養他人,或者被包養的人明知對方有配偶仍同居,這違反了《民法典》里的“夫妻忠誠義務”。要是因此離婚,過錯方(包養方)在財產分割、撫養權爭奪上會處于劣勢,還可能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 要是包養過程中涉及其他違法犯罪,比如用暴力脅迫對方、涉及未成年人、轉賬金額是夫妻共同財產未經同意(配偶可起訴追回),那就可能構成刑事犯罪,比如重婚罪、強奸罪等,照樣要坐牢。
3. 為啥兩者處罰不一樣?關鍵看“行為性質”
很多人糾結“都是金錢換性,為啥處罰不同”,核心在于法律評價的是“行為對社會的危害”:
- 嫖娼是公開化、市場化的短期交易,往往和足浴店、KTV等場所勾結,容易形成產業鏈,還可能滋生賭博、吸毒等其他犯罪,對社會風氣和公共秩序危害更大,所以必須用拘留這種嚴厲的治安處罰來遏制。
- 包養是長期、隱蔽的關系,雖然也違背道德和夫妻忠誠義務,但主要危害的是家庭關系,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直接危害相對較小,所以法律不會用“治安拘留”來處罰,而是通過民事法律(比如離婚時的過錯認定)和道德譴責來規范。
4. 網友說“成年人自愿就沒事”,錯在哪?
有人覺得“雙方自愿的性交易,只要不傷害別人,就該不管”,這忽略了法律的底線——法律不僅保護個人自由,更要維護社會公序良俗。
就算是成年人自愿,嫖娼行為也會破壞社會的公序良俗,還可能傳播性病、引發家庭破裂等一系列問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所以法律不會因為“自愿”就放任不管,個人自由必須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行使。
![]()
三、網友熱議:道德和法律的邊界,該怎么劃?
事件曝光后,評論區吵翻了天,觀點特別鮮明:
- 質疑雙標派:“都是金錢換性,嫖娼要拘留,包養卻只受道德譴責?這不是雙標嗎?” “給小三花的錢比嫖娼多得多,本質一樣,為啥處罰天差地別?”
- 理性科普派:“別搞錯了,包養不是合法,只是不違法嫖娼條款而已,有配偶的包養照樣要承擔民事責任!” “兩者危害不同,處罰不同很合理,嫖娼破壞公共秩序,包養主要害家庭。”
- 道德譴責派:“不管是嫖娼還是包養,都是沒道德的行為,背叛婚姻、敗壞風氣,都該被罵!” “支持警方嚴打嫖娼,這種涉黃行為就該零容忍!”
結論:違法和缺德,別再混淆了!你覺得包養該被處罰嗎?
其實大家爭論的核心,是“道德過錯”和“法律違法”的區別:嫖娼既是缺德,也是明確的違法行為;包養雖然不構成嫖娼,但同樣缺德,還可能違反民事法律,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法律的作用是守住社會的底線,而道德是更高的追求。不能因為包養不被拘留,就覺得它“合法”;也不能因為兩者本質都是背叛,就要求用同樣的方式處罰。
那么你覺得,長期包養行為應該被納入法律處罰范圍嗎?對于打擊涉黃行為,你有什么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