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標準的小鎮做題家,靠題海戰術從貧困縣殺出重圍,考進211,卷成碩士,成了全村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學生干部、實習、SCI論文……我碩士期間拼命內卷,當別人還在為工作發愁時,我卻已經成功拿下人人羨慕的穩定的三甲醫院offer——這場逆襲,看著很完美。
然而,兩個月后,我裸辭了。放棄了那個別人搶破頭都拿不到的“鐵飯碗”。在所有人眼里,我瘋了,親戚、父母向我投來異樣的眼光。這座圍城里的窒息感,只有親手推開那扇門的人才知道。什么滋味,懂的人都懂。裸辭后我所有的感慨和各種計劃,都放在公眾號中了,感興趣可以關注閱讀。
如今醫患矛盾總是如此割裂,最近更有甚者,有的醫院竟然將收了多少病人,破了什么記錄作為喜報發了出來,一時間激起千層浪,讓我們以一個病患的視角看看這件事。
今天看到蘭州蘭石醫院的新聞,作為一個病人家屬,我的心里特別不是滋味。不是因為別的,而是那份喜報,那份紅色的特別喜慶的寫著慶祝“門診7577人、手術426臺”的喜報。
![]()
我就是個普通老百姓,平時生病了就得往醫院跑,看到這樣的喜報,第心里的一反應是:合著你們醫院都盼著我們生病呢?是不是多收一個病人,你們就能多賺一點錢,什么時候病人多成了你們慶祝的理由?
想想有一次,孩子發燒,我們一大清早去掛號,光是排隊就排了兩小時隊,醫生僅僅花了三分鐘看完病就開藥。我們出來時看見醫院大廳也是掛著這也的東西,日接診量創新高的橫幅,心里頭就特別不爽,那股別扭勁,現在還記得很清楚。
我們患者要的是什么?不就是把病看好,少受點罪嗎?
可現在倒好,醫院把來了多少病人、做了多少手術當成業績來慶祝。我可以理解,賣了多少件衣服值得大寫特寫,理發師一個月剪多少頭發破了什么記錄可以大肆宣揚,可什么時候病人增加成了你們炫耀的資本。別扭不,更何況這是醫院,是一個治病救人的地方啊!
有人說:“醫生的工資就是靠工作量,人家養家糊口吃的就算這碗飯。”這話當然沒錯,醫生也是人,也要吃飯。但問題的根本在于,當醫院把“看了多少病人”當成最重要的考核指標時,受苦的是誰?是我們這些患者啊!
想想是不是這么回事: 為什么現在看病光是排隊就得兩小時,問診呢,可能幾分鐘就結束了。而醫生也很苦惱,坐一上午,有時候甚至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這就導致有時候感覺醫生在趕時間,多問兩句就不耐煩。為什么有時候醫生會開一堆檢查,感覺沒必要卻又不敢不做?這些都跟醫院的考核方式有關系啊!
另一個網友說得好,我們醫院現在也這樣。天天加強收治,門診量一下降就要被問,就扣獎金扣績效,我們也不想收這么多病人,人多了我們也會很累。
你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很明顯出現在醫院的管理方式上。
醫院要對醫生進行考核,可以啊,但能不能換個方式?比如:不考核看了多少個病人,而是考核治好了多少病人,治愈率是多少;不考核開了多少藥,而是考核患者是否康復,是否滿意;不考核給病人安排了多少檢查,而是考核診斷準確率有多少,這些檢查有哪些不必去做。
還有個網友特別會說話,如果換個報道方式,今年九月醫院工作量劇增,但是全體醫務人員日戰夜戰,一直奮斗在一線,保衛大家的健康!期待大家多多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給醫護人員減減負!同樣的數據,換個說法,感覺完全不一樣。同樣能表達出醫院患者增加的意思,但這明顯是為了病人好,病人也愿意看到。
我們患者也知道醫生不容易,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疫情期間,我們看到醫護人員累倒在一線,心里都特別感動,也會自發給她們準備點東西,減少她們的麻煩。我們反感的是什么,是把患者的病痛當成慶祝的理由,是把活生生的人當成冷冰冰的進行慶祝的數字。
每次去醫院,我們不是去旅游,我們都是帶著痛苦和要被治愈的希望去的。身上不舒服,心里還擔心,腦子里還要算著醫藥費,怕自己的錢不夠用。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被別人關心、被理解、被認真對待,給我們好好看病,而不是被當成一個數字,成為喜報上的一部分。
醫生和患者從來不是對立的。
說到底,我們選擇醫院,是希望能治好病,而不是看你們門診量多我們就去的。“但愿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是中藥鋪的老中醫自題的一副對聯,可現在去藥店買藥,成了滿100送雞蛋,這不是對醫學的極大諷刺嗎?
愿天下人少生病,愿生病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從醫院裸辭后211碩士畢業3個月就放棄穩定三甲醫院的工作,這幾天的我備受煎熬,不斷內耗自己是否做對了,我開始寫自己的經歷和感悟,收到了非常多朋友的私信。原來,有這么多相似的困惑、無奈與掙扎。我們散落在不同的城市和醫院,但感受卻如此相通。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聲音或許能互相照亮。為此,我創建了一個群,希望它能成為我們這群人的“避風港”和“加油站”。有需要的可以關注我,自動回復里面有我的V。
- 對于同行們:這里可以暢所欲言地吐槽心中的不愉快,也可以真誠地交流全國各個城市的待遇與發展機遇,我們可以在抱團中取暖,找到前行的力量。
- 對于學生與家長:這里有最真實的行業現狀,能為你們的學業和職業規劃提供一些來自一線的參考;尤其是考研的醫學生,說不定可以及時為你糾偏。
- 對于關心健康的朋友:群里有許多專業醫生,遇到小毛小病時,來這里問問,總比自己搜百度靠譜一萬倍。
目前我已裸辭,全身心投入新的人生探索,大家的每一個‘點贊’和‘在看’都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如果您也想加入這個群,歡迎點擊下方的“喜歡作者”,金額隨喜,意義重于金額。這是一份鼓勵,是給裸辭的我一個支持,更是促進我把群和公眾號做的更好的動力。賞后我會第一時間邀您進群,期待與您相聚!
作者| 小鎮里的做題家
首發| 公眾號?小鎮里的做題家
圖片| 來源網絡,侵刪
211醫學碩在月薪1w+的三甲醫院裸辭后的我下一步準備做什么(上)
211醫學碩在月薪1w+的三甲醫院裸辭后的我下一步準備做什么(下)
211碩士畢業3個月,我準備辭去穩定的三甲醫院的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