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雷軍一直在風口浪尖,從成都小米汽車出事開始,對于雷軍的網絡審判就一直沒有停過。
雷軍之前宣傳小米產品說的話,也被一些人拿出來當作笑料模仿。
雷軍當時說小米汽車的續(xù)航,一千三百公里,中間只充了一次電,被這樣真實的續(xù)航震驚了。
網友看來,為什么不直接說六百五十公里公里續(xù)航,偏偏說一千三百公里中間只充一次電。
![]()
還有一個廣泛傳播的是雷軍宣傳小米筆記本,厚度比一塊錢的硬幣還要薄,硬幣是立起來的,雷軍拿筆記本厚度是和一元硬幣的高度比的,而不是厚度比較的。
這兩個梗在網絡上被越來越多的人模仿,有時候就是這樣,本來好好的一句話,換了別人說出來可能就不是那個味道,也不是那個意思。
即使是我們平時和人說話的時候,如果有人抓住你說的一句話模仿,心里的滋味也不好受。
小米的小字問題,并不是小米獨創(chuàng),而是每一個手機品牌都在用小字,小米的問題是行業(yè)的通病。
董明珠曾經評價小米,自己不會用饑餓營銷,剛開始小米致勝的法寶的的確是營銷。
營銷的確是我們的企業(yè)最缺的,小米正好補上了這一環(huán)。
小米陷入今天的困境也和自己什么都自己做有關,小米做的品類越來越多,當然樹敵也會越來越多。
剛開始的確是小米找代工做,可是被網友發(fā)現之后,會被無限放大,小米只會營銷,產品都是別人做的,小米只好自己做。
尤其是小米空調,當初不少人指責小米空調是代工,后來小米只好自己建廠自己做空調。
現在小米汽車被發(fā)現有其他廠的零部件,也被很多人質疑只會做營銷,零部件都是別人的,小米就只是組裝起來的。
這樣的指責實際上是毫無意義的,誰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產業(yè)鏈都自己做出來。
尤其是汽車是很長的產業(yè)鏈,只有核心部件是自己生產,其他的部件都是代工的。
有一個代表性的產品蘋果手機,蘋果手機最大的代工廠是富士康,可是沒有任何人懷疑,蘋果為什么不自己建廠造手機,為什么不自己生產零部件。
小米應該是中國最快的世界五百強企業(yè),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于三星和蘋果,這還沒有說明問題嗎
小米空調也是中國排名前三,現在的小米汽車,網上有一個段子,小米汽車的工程師是挖來的。
不管是不是真的,即使是挖來的又如何,小米給的待遇更好,為什么不能跳槽,現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互相跳槽應該是很常見的。
小米汽車一直說長的像保時捷,怎么說呢,進入一個行業(yè)最快的辦法就是模仿,現在說小米汽車像保時捷的越來越少,因為小米逐漸有了自己的設計語言。
輿論即使不友好,雷軍也沒有關閉評論區(qū),如果評論區(qū)說小米的產品有問題,還會得到小米售后的對接。
對于雷軍的審判該停止了,蘋果有喬布斯有庫克,特斯拉有馬斯克,他們都是自己企業(yè)很好代言人,小米有雷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