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消防局官員報告,一架軍用飛機墜毀在公路旁邊的野地里,順便切斷了路邊的電線,造成了一定范圍的停電(應該是在空中發生故障,飛行員試圖在公路上迫降,結果沒對準公路還被電線“絆”了一下,就直接栽到了野地里),兩名飛行員雖然都沒能跳傘,但也都幸存下了,不過全部受傷被救護車拉去了醫院。
![]()
![]()
上兩圖:墜毀在公路旁邊的野地里的OA-1K“天襲者”II輕型偵察/攻擊機
這架飛機是如假包換的美國空軍最新服役的現役飛機——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AFSOC)名下剛剛服役半年不到的OA-1K“天襲者”II偵察/攻擊機,它還有一個更好玩的名稱——“戰場飛機”。
美國空軍對于“戰場飛機”的需求源于越南戰爭時期,當時美軍需要一種能夠在叢林地帶有效實施戰場上空偵察和火力打擊引導(FAC)任務的輕型作戰飛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美軍的關注點主要在于偵察,火力輸出倒在其次,畢竟當時美國海軍手里是有具備很強火力輸出能力的道格拉斯A-1“天襲者”活塞動力攻擊機的。
![]()
道格拉斯A-1“天襲者”活塞動力攻擊機
根據美國空軍“戰場飛機”的需求催生的“輕型偵察攻擊機”(LARA)項目的主要任務在于偵察,其實當時海軍陸戰隊現役的北美OV-10A“野馬”偵察機頗為勝任這個需求(其最終改型OV-10D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中一直服役到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以后,隨后又在亞非拉的仆從國空軍中用作“反叛亂戰機”繼續“發揮余熱”到本世紀初)。但是作為堂堂“二等人”的美國空軍憑啥要用“四等馬潤”的飛機?“二等人”值得擁有一個“更好的”(根據美軍的“鄙視鏈”,海軍是“一等人”、空軍是“二等人”、陸軍是“三等人”,海軍陸戰隊是“四等人”)!
![]()
越南戰爭期間的北美OV-10A“野馬”偵察機
![]()
于是,美國空軍另起爐灶,這一通折騰的結果就是洛克希德YO-3A型“靜音戰場偵察機”,這種采用靜音螺旋槳的戰場偵察機看上去身子板很單薄,但相比飛起來“嗡嗡嗡”的“北美野馬”偵察機確實更好,憑借其出色的靜音性能,其在破壞“胡志明小道”的空襲行動的先期空中偵查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經常在越軍559部隊的車隊上空飛行仍然不被察覺,顯示了出色的隱蔽性能。
![]()
YO-3A型“靜音戰場偵察機”
不過在YO-3A交付給美國空軍試用的時候已經是1970年,此時美國已經決心從越南戰場抽身,因此YO-3A注定也不會有多少存在感,包括原型機在內僅僅生產11架,試用期間有3架墜毀(都不是戰爭損失),其余8架撤回美國后旋即被美國空軍退回,轉而交付給聯邦調查局和路易斯安娜州漁業與狩獵管理部作為空中監視平臺使用,由于出色的靜音性能,“軍轉民”的YO-3A表現也非常出色,在打擊毒品和跨境綁架案件中屢建奇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不管是聯邦調查局還是路易斯安娜州漁業與狩獵管理部都給打了“五星好評”,一直使用到2000年方才退役,還有1架交給NASA使用的YO-3A甚至被使用到了2015年才“光榮退休。”
![]()
一架在路易斯安娜州漁業與狩獵管理部服役時的YO-3A
![]()
保存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皮馬航空博物館中的YO-3A
雖然YO-3A的表現非常驚艷,但卻從未被納入到美國空軍現役作戰飛機的“花名冊”中。換句話講,“輕型偵察攻擊機”項目到此時依然沒有一個正式的中標機型,屬于字面意義上的“無果而終”,而這個糟糕的開頭也注定了這類飛機的后續發展一直充滿了鬧劇的元素。
不過,因為“輕型偵察攻擊機”項目,以及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IA-58“普卡拉”渦輪螺旋槳攻擊機不俗的戰場表現(實話實說,“普卡拉”是一種非常出色的多用途輕型飛機,其任務完全可以涵蓋“輕型偵察攻擊機”項目所提出的全部要求),一些其他國家受其啟發也“上馬”了類似的研制項目:例如聯邦德國(西德)的EWR計劃,英國的P1233-1計劃等等,后者其實也是受了英阿馬島戰爭中英軍吃過阿根廷的IA-58“普卡拉”渦輪螺旋槳攻擊機的一些虧從而“受到啟發”,當然這些項目也注定不會有什么結果,都在完成度很低的狀態下無疾而終了。
![]()
聯邦德國EWR計劃想象圖
![]()
英國P1233-1計劃想象圖
![]()
阿根廷空軍IA-58“普卡拉”渦輪螺旋槳攻擊機
不過這一時期還有一個“異類”,就是美國當時在美國比奇飛機公司旗下(如今已經被諾格收購)的“魯坦航空器工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設計制造了一架外形極其奇特的“戰場飛機”——“戰神”,那是一架采用不對稱氣動布局的小型噴氣式作戰飛機,不過它并非為美國空軍設計,而是為美國陸軍研制的。
![]()
![]()
上兩圖:外形奇特的魯坦“戰神”輕型攻擊機原型機
“戰神”飛機于1990年首飛成功,其大量使用了非金屬復合材料,最大起飛重量僅2.7噸,可以在前線機場方便靈活地拆卸和裝配,固定武器為一門25毫米機炮,翼下有四個外掛點,可以掛載各種導彈武器。“戰神”在試飛中表現出了非常優秀的低速機動性,轉彎角速率在6G過載下達到每秒32°,失速速度達到145公里/小時,最高時速達到750公里,最大航程為2200公里。
雖然“戰神”性能不俗,但由于美國空軍堅決反對陸軍擁有任何固定翼飛機,因此“戰神”也沒能獲得服役的機會。
雖然美國陸軍獲取固定翼有人駕駛作戰飛機的努力終告失敗,但至今美國空軍依舊租用“戰神”原型機作為技術驗證機進行一些測試飛行,該機甚至在一部虛構的二戰電影中扮演不存在的“梅塞斯密特Me-263戰斗機”……而“戰神”也一直被各種這類輕型作戰飛機(一度被稱為“戰場飛機”)的支持者們作為“戰場飛機也可以有很出色的飛行性能”的有力證據。
2008年,在反恐戰爭中被整的焦頭爛額的五角大樓提出了一個“反叛亂飛機”(COIN)計劃,2009年被更名為“輕型攻擊/武裝偵察機”(LAAR)計劃,但很快又雙叒叕被變更為“輕型空中支援機”(LAS)計劃。從頻繁更改的計劃名稱,我們已經依稀可見奧巴馬政府在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項目中的“抽象”程度了。
不過彼時最起碼候選機型還算正常,包括霍克-比奇公司的AT-6“德州人”II,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EMB-314M“超級巨嘴鳥”,波音公司的OV-10X“超級北美野馬”和空中拖拉機公司的AT-802U“武裝德斯琪”。
但是到了2010年,名稱又雙叒叕被變更為“偵察攻擊機”(OA-X)計劃并重新選型,從這個時候開始,各種方案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選型整個變成了一場鬧劇。
甚至派珀公司在1971年首飛的PA-48“執法者”攻擊機(基于二戰時期P-51“野馬”戰斗機的技術)基礎上改吧改吧提交了一個方案參加了第一輪“海選”,當然很快就出局了。
![]()
PA-48“執法者”攻擊機
競標結果更加抽象,中標的竟然是當時還在PPT上的波音OV-10X“超級北美野馬”,結果這玩意兒始終“蹲”在PPT上,一架原型機都沒造出來,結果美國空軍很快宣布這次選型又雙叒叕無效,再次推倒重來。
![]()
始終“蹲”在PPT上的波音OV-10X“超級北美野馬”
2011年,美國空軍宣布“偵察攻擊機”項目的最終決賽將在霍克比奇的AT-6“德州人”II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EMB-314M“超級巨嘴鳥”之間展開,2012年結果出爐:“超級巨嘴鳥”獲勝,獲得了A-29B的正式型號命名。
![]()
霍克比奇AT-6“德州人”II攻擊機
![]()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314M“超級巨嘴鳥”攻擊機
如果到這里,這個故事還不算離譜。然而很快,離離原上譜的事情來了。
這次競標的“盧瑟”(失敗者)——霍克-比奇公司給美國最高法院遞了一紙訴狀,起訴美國空軍“不愛國”,舍棄美國公司的“德州人”去選擇巴西的“超級巨嘴鳥”。巴西航空工業的美國合作方內華達山脈公司也不是省油燈,同樣一紙訴狀表示你霍克-比奇也不是啥“愛國”的主,不信你看看你的股東之一就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錘“通敵”。
兩邊帽子對扣之下,美國空軍也蒙圈了,“偵察攻擊機”項目也徹底擱著了,期間還插入了一個德士隆公司的“攪局者”——“蝎子”噴氣式輕型教練/攻擊機,要求重新競標……
![]()
德士隆“蝎子”噴氣式輕型教練/攻擊機原型機
此時,“偵察攻擊機”項目已經來回折騰了四年,一點進展都沒有,直到“懂王”特朗普第一次入主白宮,更好玩的事情來了。
“懂王”入主白宮后就對這個兩邊爭吵不斷的“偵察攻擊機”項目感到“非常厭煩”,大筆一揮表示都別吵了,這個項目取消,誰也別玩了。
“偵察攻擊機”項目的取消后,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立即向“懂王”吹風:這個項目雖然砍了,但還有一筆費用必須“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于是五角大樓表示,既然如此,那就把AT-6“德州人”II和A-29B“超級巨嘴鳥”各買6架,把余款用完了事。
![]()
交付給美國空軍的A-29B
于是,6架AT-6被涂上了“歐戰紀念迷彩”,比奇霍克公司還給它們換了一個威武一些的綽號叫“金剛狼”,名義上屬于美軍歐洲司令部,實際上留在國內主要承擔訓練任務。
6架A-29則很快被“送給了”當時的阿富汗國民軍空軍,在2021年塔利班重掌阿富汗,加尼政府倒臺前夕,這6架“超級巨嘴鳥”倒是頻繁出動,打擊已經兵臨喀布爾城下的塔利班武裝。
但隨著美軍倉皇撤離,各路仆從上演“喀布爾鐵拳”和“高空墜人”,這些“超級巨嘴鳥”也難逃宿命,一些飛往鄰國烏茲別克斯坦,至今烏茲別克斯坦政府還在糾結到底是“還給”美國好呢,還是“還給”塔利班好呢,還有幾架在喀布爾機場被塔利班武裝俘獲,名義上編入“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空軍”,目前是否能用尚未可知,不過這些還是后話。
![]()
部署在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A-29B“超級巨嘴鳥”
![]()
被塔利班繳獲的A-29B
![]()
被遺棄在喀布爾機場機庫里的A-29B
不過,在這輪鬧劇式競標之下,倒是有不少西方集團的國家看中了這類飛機具有一定的實戰意義,價格也不是很貴,于是泰國空軍購買了6架AT-6“金剛狼”,并且在今年與柬埔寨的軍事沖突中投入使用。
![]()
泰國空軍裝備的AT-6“金剛狼”
2021年隨著“稀宗”拜登入主白宮,被“懂王”砍掉了的“偵察攻擊機”項目又雙叒叕“借尸還魂”,不過名稱再度變為“武裝守望者”(AOP)項目,重新由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的名義又雙叒叕開始招標。
經過“海選”,這次入圍決賽圈的“選手”有五個,分別是德事隆航空防務公司AT-6E“金剛狼”,MAG航空航天公司基于瑞士皮拉圖斯公司PC-12通勤飛機改裝而成的MC-208“衛兵”,內華達山脈公司基于波蘭PZL公司M-28輕型運輸機改裝而成的MC-145B“狡猾郊狼”,南非雷多斯公司的“野馬II”,L3哈里斯公司與空中拖拉機公司聯合研制的改進型AT-802U“武裝德斯琪”。
![]()
MC-145B“狡猾郊狼”
![]()
雷多斯公司的“野馬II”
![]()
皮拉圖斯公司PC-12通勤飛機
![]()
AT-802U“武裝德斯琪”
其實最初外界認為AT-6“金剛狼”這把是穩了,因為彼時T-6“德州人”II已經是美國空軍的制式初級教練機,而且美國空軍實際上也裝備了那么幾架AT-6“金剛狼”的,按說這事順理成章,可是正應了那句名言,不出意外的話,那就一定會出意外的。
![]()
T-6“德州人”II初級教練機
2022年8月,五角大樓宣布AT-802U成為“武裝守望者”計劃中標機型。雖然看上去有點意外,但其實也沒那么意外,因為十多年折騰下來每個參加競標的公司都“麻了”,就算中標又如何?這個項目能活多久誰知道呢?
沒錯,AT-802U就是AT-802“德思琪”農用飛機的武裝型,當年空中拖拉機公司投資拍了一部影響力有限的動畫片《飛機總動員》,其中的主角“德思琪”就是AT-802,那部電影也就是為了給AT-802U項目造勢的。
![]()
AT-802“德思琪”農用飛機
![]()
《飛機總動員》里出現的AT-802
AT802U,機長11.43米,翼展18.04米,機身高3.414米。空重2951千克,起飛重量7257千克,有效載荷超過4000千克。其動力裝置為惠普公司的PT6A67AG型渦槳發動機,最大功率1350馬力,可驅動前部一個直徑3米的五葉鈦鋁合金螺旋槳。依靠強勁的澎湃動力,使其巡航速度可達356千米/小時。最大航程可達1289千米。能在3000米高度以時速296千米進行巡邏,每小時耗油約270升,足以在距離基地300千米的目標區域滯空8小時。
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砸了30億美元下了75架AT-802U的訂單,但美國國家項目問責局和(GAO)很快就表示:75架是不是有點太多了?不如給個面子,壓縮到66架則何如?然后美國空軍特戰司令部表示,這哪是意思意思,分明是打我的臉啊,就不減!
于是“武裝守望者”項目不出所料地又雙叒叕……擱著了。
隨著2024年大選結果揭曉,“懂王”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宮,于是外界普遍認為“武裝守望者”項目早晚也和“偵察攻擊機”項目一樣的下場,于是空軍特戰司令部以驚人的速度賦予了AT-802U正式的軍用編號和官方綽號——OA-1K“天襲者”II,希望造成既成事實。
![]()
飛行中的OA-1K“天襲者”II
![]()
OA-1K“天襲者”II服役儀式
![]()
停放在地面的OA-1K“天襲者”II
出人意料的是,“懂王”這次并沒有動“武裝守望者”項目,甚至將計劃采購的數量恢復到了75架。至于“懂王”為什么會批準購買這些飛機,街頭巷尾路邊社的“權威解釋”是:隨著美國內部的矛盾沖突越來越嚴重,2024年那部電影《美國內戰》有兌現的可能性,所以如果美國真走到那一步的時候,這批OA-1K也許沒準說不定大概是有機會大展拳腳的……
約旦、阿聯酋和智利空軍購買了一些AT-802U,阿聯酋還曾經將其用于干涉也門內戰,但很快發現這飛機還是太小、載彈量太少,于是將其悉數轉讓給也門空軍和埃及空軍,而自己則寄希望于更強大的“戰場飛機”。
![]()
約旦空軍裝備的AT-802U
![]()
埃及從阿聯酋獲得的AT-802U
不久,以色列防務公司(IAI)宣布參與到OA-1K項目中,為以色列空軍采購的改進型OA-1K偵察/攻擊機集成以色列自產的電子系統和機載武器,以色列空軍買這玩意要干嘛,那是不言自明的。這在某種程度上確立了這個“武裝德思琪”的地位,畢竟共軛父子要買的機型,難道現在的美國還能砍掉不成?
![]()
入了以色列“干爹”法眼的OA-1K“天襲者”II
可就在此時,入役不到半年的OA-1K就迎來首摔,雖說兩名飛行員保住了性命,但因為該機甚至沒有配備彈射座椅,座艙還是類似P-39“飛蛇”戰斗機那樣的汽車式座艙,因此很難說下次發生這樣的事情,飛行員們是否有這次的好運了。
之前美國軍方宣稱OA-1K中標的優點是“后三點式起落架容易操作,固定式起落架可靠性高”,但一些美國空軍飛行員私下表示:現在又不是二戰時期,怎么可能還有飛行員習慣后三點式起落架,而固定式起落架要是被地面火力打傷,那就要體驗一把二戰式跳傘或者迫降了……
行文至此,其實我們也大致上看明白了,這個所謂的“戰場飛機”項目立了又廢,廢了又立,來來回回折騰了少說十幾年,往多里說都奔著三十年去了,但凡美國軍方正經想要一個堪用的飛機,早就量產服役很多年了,歸根結底還是美軍如今已經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飛機了。
但是自從本世紀以來,美軍的所有競標項目沒有一個不是拖泥帶水十多年之后,還沒有一個落地的結果甚至無果而終的,其中大量的金錢不知道去了哪里。如此的“美式采購”可以將史密斯專員和約翰遜專員們的腰包填得鼓鼓囊囊,卻沒法阻止美軍這頭看似強大的武裝怪獸的肌體越來越腐朽崩壞,也無力阻止這個實際上支配了世界也不過三十多年的帝國日益走向風雨飄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