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穩失控飛機!這帶俄羅斯血統的教練機,敢搶美國海軍67億單?
美國海軍要換掉用了三十年的 T-45 “蒼鷹” 教練機,沒想到半路殺出個 “混血選手”!
大利萊昂納多和美國比奇聯合推出的 M-346N,這機不僅能一鍵救回失能飛行員,還能模擬打蘇 - 27。
可它祖上竟帶著俄羅斯技術基因,還號稱比美制老機型先進一代。
這架飛機憑啥敢搶美國軍方訂單?血統爭議又會不會成致命短板?
![]()
M-346N 的故事得從 1991 年說起。
當年俄羅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啟動雅克 - 130 研發,可蘇聯解體后沒錢推進,1993 年拉來意大利萊昂納多合作。
1996 年原型機試飛成功,但 2000 年雙方因需求分歧散伙,各自搞起了 “同款不同命” 的研發。
萊昂納多沒照搬圖紙,反而來了次 “脫胎換骨”!
![]()
機身減重 30%,壽命從雅克 - 130 的 1 萬小時飆升到 1.6 萬小時,還把模擬電傳升級成更可靠的三軸四余度電傳系統。
要知道雅克 - 130 后來就栽過飛控故障的跟頭。
反觀雅克 - 130,受困于發動機短板,性能被甩開一大截。
但 “俄羅斯血統” 成了繞不開的坎,英國采購時就因這事兒吵翻天,保守黨議員堅決反對。
![]()
如今要進美國海軍,這層淵源會不會被對手拿來做文章?畢竟美軍向來偏愛 “自家貨”。
M-346N 敢來競標,靠的是實打實的性能優勢,每一項都戳中 T-45 的痛點。
先說 “保命技能”:試飛員演示時按下紅色大按鈕,失控的飛機立馬自動回穩。
![]()
這對剛接觸噴氣機的學員太關鍵,T-45 全靠機械操縱,一旦失速只能看飛行員經驗。
更絕的是嵌入式訓練系統,座艙屏能虛擬出視距外的蘇 - 27,還能生成地面目標練智能彈藥攻擊,等于把空戰訓練場搬上了天。
飛行性能更是碾壓級。
T-45 爬升率每分鐘才 2.4 公里,M-346N 剛起飛就能以每分鐘 6.7 公里的速度往上沖,機頭抬到 25 度還能穩著爬。
![]()
低空能扛 8g 過載,比 T-45 的極限過載還高,轉彎靈活性直逼一線戰機。
美軍要求新機能扛 43200 次降落、速度超 1111 公里 / 小時,M-346N 最大速度 1230 公里,機身強度也完全達標。
性價比更有看頭。
T-45 單機成本攤下來不低,而 M-346 基礎型才 2100 萬美元,比韓國 T-50 便宜近三分之一。
![]()
對想控制預算的美國海軍來說,這無疑是加分項。
不過 M-346N 想拿下訂單,還得闖兩關。
首先是對手太強。
![]()
韓國 T-50 速度更快,還能掛實彈當輕型戰機用,美國和瑞典合研的 T-7A 是 “親兒子”,本土化保障更方便。
這倆對手都沒有 “血統爭議”,政治上更占優。
其次是 “水土不服” 風險。
美軍要求新機兼容 F-18 的著陸系統,還要適應航母甲板操作。
![]()
M-346N 目前是陸基型號,雖然能改,但改造成本和時間會不會超預期?反觀 T-7A 從設計之初就瞄準美軍需求,適配性更有保障。
但 M-346 也有隱性優勢。
以色列、波蘭等北約國家都在用,撒丁島的國際飛行學校還靠它訓練多國飛行員。
這意味著它能無縫對接美軍的北約訓練體系,學員換飛 F-35 之類的戰機時上手更快。
![]()
M-346N 的競標之路,就像一場 “逆襲戰”:帶著爭議的出身,卻靠著精準迭代的性能挑戰傳統強者。
美國海軍最終選誰,本質是在 “血統偏好” 和 “實用主義” 之間做選擇。
![]()
這場比拼的結果,不僅決定未來十年美軍飛行員的訓練方式,更會改寫國際高級教練機市場的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