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天的上海,風不大,但資本市場有點“竄稀”。
10月25日,上海證監局一紙罰單,把已經快被基金圈“自然淘汰”的海富通基金又拉回了熱搜榜——不是因為業績逆襲,也不是因為清盤創紀錄,而是因為:“老鼠倉”又來了!
![]()
主角是前基金經理楊寧嘉,罪名是“利用未公開信息,明示、暗示他人炒股”。處罰結果:罰款50萬,責令改正。
50萬?這年頭在上海買個廁所都費勁,罰個“老鼠倉”倒像發了個年終獎安慰包。
但別急著笑,重點不是罰多少,而是——這已經是海富通七年內的第二場“鼠患”了。
七年前,謝志剛靠“老鼠倉”賺了270萬,被判三年緩刑,罰了300萬,場面一度非常刑;七年后的今天,楊寧嘉登場,手法一模一樣,只是結局從“進去喝茶”變成了“罰酒三杯”。
這是進步?還是退步?還是咱們的“老鼠”進化出了抗藥性?
據監管通報,楊寧嘉在管基金期間,一邊自己買,一邊“暗示”朋友陳某東跟著買,買賣方向、時間、股票,幾乎同步,堪稱“基金圈雙人舞”冠軍。
![]()
這操作,熟不熟悉?香不香?像不像你每次跟朋友說“我最近看中一只股,但我不方便買,你自己看著辦”?
但問題是,你只是散戶,說了也沒人管。可楊寧嘉是基金經理,掌管著成千上萬基民的血汗錢。他一個眼神,市場抖三抖;他一句“你看著辦”,別人就得梭哈。
更離譜的是,這事發生在2024年——一個AI都能寫詩、機器人能炒菜的年代。基金公司早該有“交易監控雷達+行為分析AI+通訊記錄掃描”三件套,但楊寧嘉的操作愣是沒被系統“叮”一下。
難不成海富通的風控系統,還在用XP系統跑著Excel宏?還是說,風控部門那天集體去參加“如何優雅地假裝在工作”培訓了?
2024年10月,海富通公告:楊寧嘉因“個人原因”卸任三只基金。
![]()
“個人原因”——基金圈最萬能的黑話,翻譯過來大概是:
- 要被查了
- 跑路了
- 公司不想背鍋了
- 或者,以上全選
而他管理的三只基金,業績也堪稱“反向指標”:
- 傳媒產業股:-39.52%
- 新內需混合:-16.69%
- 數字經濟混合:接手100天,基金清盤,規模從幾億干到36萬,比你家小區物業費還少。
這哪是基金經理?這是基金“清道夫”啊。
而最諷刺的是,2025年5月,這只“被清盤”的基金還上了新聞——不是因為復活,而是因為:它成了年內又一只“被老鼠啃完”的產品。
海富通上一位“老鼠倉”選手謝志剛,操作更猛:四年交易52只股,賺270萬,結果法院直接送他“三年免費旅游(緩刑)”,罰款300萬。
那時候,監管說:“殺雞儆猴。”
現在,2025年,楊寧嘉來了,操作一樣,但結局是:“來,交50萬,寫個檢討,下不為例。”
雞還是那只雞,猴也還在樹上,但刀呢?鈍了?
有人解釋:這次沒查到非法所得,所以沒法按“獲利倍數”罰。可問題是——沒抓到尾巴,不代表老鼠沒偷油。
更魔幻的是,2025年4月,海富通剛請來“風控大神”謝樂斌當董事長,號稱“合規鐵腕”。結果上任半年,前腳剛喊完“全面加強內控”,后腳就爆出“老鼠倉”舊案。
投資者買基金,圖的是專業,信的是“你不會坑我”。可“老鼠倉”是什么?是你一邊用我的錢買股票,一邊悄悄告訴親戚:“別買,等我買完你再跟,賺了分我點。”
這不叫投資,這叫“合法化的內線分贓”。
一位基民調侃:“我買基金三年虧了40%,結果發現基金經理靠我虧的錢,給他小舅子賺了錢——這誰頂得住?”
楊寧嘉事發后,海富通沉默如謎。公司官網風平浪靜,仿佛啥也沒發生。
但資本市場很誠實:2025年三季度,海富通非貨幣基金規模繼續下滑,多只產品遭凈贖回。
說到底,問題不在技術,而在心術。
你買得起最先進的監控系統,但如果你的文化是“業績至上,合規靠邊”,那再好的系統也只是個擺設。
就像你家裝了10個攝像頭,但保安天天在打王者榮耀,賊來了還能給你比心。
更諷刺的是,很多基金公司的激勵機制是:你賺得多,獎金多;你虧得少,獎金少;但你搞“老鼠倉”?只要不被抓,獎金翻倍。
這哪是考核?這是“犯罪鼓勵計劃”。
50萬的罰單,對楊寧嘉來說,可能就是少買一輛Model Y;對海富通來說,連個季度的廣告費都不夠。
但對整個行業來說,每一次“老鼠倉”的曝光,都是在給“公募基金”這塊招牌上鑿一錘。
投資者可以接受你虧錢——畢竟市場有風險。
但他們無法接受:你一邊虧著我的錢,一邊還偷偷拿我的交易記錄去喂親戚的賬戶。
海富通需要的,不是一份新的合規手冊,而是一次靈魂拷問:
你到底是一家受人托付的資產管理公司還是一家披著基金外衣的“老鼠養殖場”?
難怪有網友建議:海富通可以改名“海鼠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