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壁壘筑高墻,自研光刻破重圍
![]()
說起半導體,ASML這家公司真算得上核心玩家,它的光刻機就是芯片制造的“靈魂”,沒有這玩意,先進芯片就別想出世。2025年第三季度,ASML的財報一出來,大家都盯著中國市場看,因為中國訂單直接拉動了他們42%的交付量,比上季度27%還猛。
可這熱鬧背后,藏著不少彎彎繞。美國的出口管制從幾年前就開始層層加碼,EUV光刻機早被卡死,先進DUV型號也一步步被荷蘭政府吊銷許可。2024年1月,NXT:2050i和2100i的出口牌照沒了影兒,9月又輪到NXT:1970i、1980i、2000i這些中高端貨色。
![]()
中國企業只能撿些老款,勉強維持成熟制程的生產,比如14納米以上的芯片,這對汽車電子和消費品供應鏈倒還湊合,但想沖刺7納米以下的尖端地帶,門都沒有。
這管制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美國一看中國有點技術苗頭,就趕緊補洞,搞得整個產業鏈劍拔弩張。中國也沒閑著,自從“卡脖子”流行開,就開始大把砸錢搞自研。
![]()
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的子公司AMIES,2025年8月就宣布出貨第500臺步進式光刻機,這機器專攻28納米級別,精度雖說還追不上ASML的EUV,但已經在國內市場搶了九成份額。國家層面的五年計劃也明確了方向,從2026到2030年,半導體和AI自力更生是重頭戲,投資規模直奔天花板,目的就是少看別人臉色。
![]()
ASML的CEO克里斯托弗·富凱在10月15日的財報會上直言不諱,說中國客戶對他們的設備需求還挺足,但風險高得嚇人,因為本土研發正加速推進,目標就是逐步替換掉進口貨。這話聽著像抱怨,可細想也對,管制一緊,中國企業就得自力更生,這不光是技術問題,還牽扯到產業鏈的安全。
![]()
像中微半導體這樣的玩家,早幾年就在刻蝕機上發力,5納米級的產品已經進了臺積電的驗證線,雖然光刻機是三駕馬車之一,但本土化一旦串聯起來,整個生態就活絡了。
北方華創、盛美半導體這些公司,也在沉積和清洗環節咬牙攻關,2025年上半年,新款洗滌系統一出,兼容性直接提升,幫著本土晶圓廠省了不少事兒。說白了,這波自研浪潮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實打實的回應,管制越嚴,動力越足,中國半導體從被動挨打,慢慢轉成主動出擊。
訂單高峰創紀錄,銷量轉折現隱憂
![]()
ASML第三季度財報亮眼,凈銷售額75億歐元,毛利率51.6%,訂單量超預期,全賴AI這股東風。可中國市場貢獻的42%交付量,成了雙刃劍,一方面拉高了業績,另一方面也讓CEO富凱眉頭緊鎖。
他在會上直球指出,中國正開發自家光刻機,準備甩掉他們的產品,這話一出,投資者耳朵都豎起來了。2025年全年,ASML預計總銷售增長15%,但對2026年的展望就保守了,中國銷量會從高峰滑下來,回歸“正常水平”。
![]()
這正常是啥水平?從2024年開始,中國訂單就占了總營收的25%以上,2025年第三季度峰值46%,可管制一收緊,先進設備進不來,本土替代一上來,進口需求自然萎縮。
這轉折的根子還在出口牌照的層層關卡。荷蘭政府跟著美國節奏走,2024年9月直接封了NXT:2000i以上型號的對華出口,EUV更是從頭到尾沒戲。中國企業只能囤老DUV,維持產能,但這也撐不了多久。
![]()
財報顯示,Q4銷售預計92到98億歐元,AI和DRAM需求是主力軍,可中國端的成熟設備訂單,已是強弩之末。富凱的話點明了這點:需求強勁,但不確定性大,本土研發一加速,ASML的市占率就得打折。在投資者眼里,這隱憂不小,股價雖小漲,但沒大跳水,就是因為大家心知肚明,地緣因素隨時變臉。
中國自研的步伐,2025年走得穩當。深圳展會上,本土設備從刻蝕到檢測,全鏈條亮相,SiCarrier的子公司們推的新品,兼容性強,幫著晶圓廠省時省力。國家砸的370億歐元研發基金,直奔EUV項目,上海微電子的原型測試已進下半年,光源艙的真空抽氣聲,就預示著突破在即。
![]()
中微的5納米蝕刻機,良率98%,雖不是全套,但三大關鍵設備之一的地位,已讓臺積電點頭。盛美的新清洗系統,2025年上半年就上線,殘留物清除效率高,拓荊的檢測工具,激光掃描精度亞微米級。這些小步積累起來,就成大勢,本土份額從2024年的低谷,爬到2025年的可觀高度。
ASML的擔憂有道理,他們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2025年這波高峰,靠的是客戶提前囤貨,緩沖管制沖擊。可一旦本土機批量投產,訂單下滑是板上釘釘。富凱在財報里強調,全球產業鏈波動大,AI雖是救星,但中國市場的變數,像定時炸彈。
![]()
稀土管制初發力,全球鏈條生波瀾
稀土這東西,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可在半導體里,它就是命根子,磁體、鏡片、精密部件,全離不開中國產的。2025年10月9日,中國商務部放大招,新增五種稀土元素出口管制,對半導體用戶加碼審查,這下子,全球鏈條抖三抖。
ASML首當其沖,CEO富凱在財報會上直言,這管制雖沒直接打臉,但若持續下去,就等于卡脖子,供應鏈節奏全亂。彭博社10月10日的報道說,ASML的DUV組裝已延誤一周,小批量出口也得層層審批,指定用途,這門檻一抬,物流成本直線上升。
![]()
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九成,管制是回應外部壓力。美國的芯片禁令一輪輪來,中國這回用資源牌回擊,針對14納米以上制程和256層存儲,審查直戳要害。湯姆硬件的分析指出,這新規悄無聲息地伸進供應鏈心窩,晶圓制造、設備組裝,全中槍。
ASML的部件里,稀土占比5%,一卡就疼,韓國三星、臺灣臺積電也警鈴大作,庫存檢查、備用方案全上陣。TrendForce 10月13日的新聞說,ASML壟斷先進光刻,但中國稀土一掐,關鍵部件就懸了,生產延時已現端倪。
![]()
這波瀾不光砸ASML,還波及整個生態。路透社報道,管制擴展到國防和芯片,出口審批從松變嚴,外國企業得報用途、批數量,這等于多一道關卡。ASML的采購主管們忙活開了,從廣西礦區追貨,卡車邊檢延時,澳大利亞和美國礦場雖加碼開采,但產量趕不上,鉆機轟鳴也白搭。
Seeking Alpha的評論說,這規則裂縫,會讓晶圓廠、存儲商全跟著遭殃,短期緩沖三個月,長遠得重構鏈條。富凱的話接地氣,這稀土緊箍一勒,ASML的時-to-market就慢半拍,客戶等不起,訂單自然溜號。
![]()
中國這手牌,打得有分寸。管制初發力,更多是警示,回應美方不平等限制,若壓力不減,反制還會加碼。稀土王牌在手,本土企業受益最大,北方華創的沉積設備,用上國產材料,成本穩、供應足。
新凱來的清洗機,噴霧臂擺動間,就少了中國外依賴。尹志堯在中微的論壇上提過,國產蝕刻機認可度高,數百萬美元的身價,靠的就是自給鏈條。這波管制,像一面鏡子,照出全球依賴的尷尬,中國從資源輸出,變戰略杠桿,半導體自給的路子,走得更實。
![]()
回頭看,這三塊兒拼起來,ASML的擔憂有理,中國自研和稀土牌,是實打實的回應。管制筑墻,自研破圍;訂單高峰,轉折隱憂;稀土發力,鏈條波瀾。這邏輯一串,半導體格局就變天了。
說到底,技術自立不是喊口號,得一步步來,中國這幾年砸的錢、流的汗,早晚換來產業鏈的穩當。ASML的CEO話糙理不糙,但中國這邊,路子越走越寬,未來誰笑到最后,還得看實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