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黃金市場的劇烈回調,令眾多投資者始料未及。
2
10月21日,國內金價在前一日還觸及4182美元/盎司的歷史高位,次日便迅速滑落至約3911美元/盎司,單日下挫逾270美元,創下自2013年以來最為猛烈的單日跌幅紀錄。
![]()
3
就在10月17日,國內金價仍以4074美元/盎司收盤,當時市場普遍預期后市仍有上升空間,不少投資者基于這一判斷追加倉位。
4
未曾想金價突然調頭向下,此前對黃金走勢持樂觀態度的人群,如今陷入被動局面,資產縮水壓力驟增。
![]()
5
黃金從來不是只漲不跌的“神話資產”。回顧過去二十年,它實實在在地經歷了四輪顯著的下行周期。
6
這四次調整的累計跌幅分別為22%、20%、45%和33%,每一次都給盲目追高的投資者帶來深刻教訓。
7
要判斷當前是否已見頂,就必須深入剖析歷史上幾次價格拐點背后的驅動因素。
![]()
8
最近一次明顯回調發生在2022年,國際金價從年初的1820美元/盎司逐步走低,年末收于1650美元/盎司左右,全年下跌約9.3%。
9
國內金價也同步回落,由年初每克380元附近降至年底約360元水平。
![]()
10
人們常說“亂世藏金”,而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本應推升避險情緒,理論上利好黃金,但實際表現卻是持續承壓。
11
核心原因在于美聯儲開啟了高強度加息進程,導致無息資產黃金面臨巨大拋售壓力。
![]()
12
戰爭直接沖擊全球能源與糧食供應鏈,俄羅斯作為重要油氣出口國,疊加俄烏兩國在全球谷物貿易中的關鍵地位,沖突引發油價、糧價飆升。
13
這場危機如同為本已高企的通脹再添一把烈火,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
![]()
14
為遏制通脹,美聯儲在2022年內累計上調利率達4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從0-0.25%躍升至4.25%-4.5%。
15
這一政策轉變帶來了深遠影響:美元匯率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非美國家買家而言變得更昂貴。
![]()
16
更重要的是,隨著銀行存款和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提升,持有零收益的黃金顯得愈發缺乏吸引力。
17
資金紛紛轉向能產生穩定回報的生息資產,黃金的相對價值被大幅削弱。
![]()
18
再往前追溯,2020年7月也曾出現一輪快速調整。當月金價從月中旬的1890美元/盎司迅速下滑至月末1750美元/盎司,月內跌幅超過7.4%。
19
同期國內金價則從每克390元左右回調至365元上下。
![]()
20
這次波動與新冠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密切相關。2020年初疫情席卷全球,經濟活動近乎停滯。
21
初期市場普遍認為黃金將因避險需求上漲,許多投資者趁勢增持,寄望其成為資產避風港。
22
然而疫情發展遠超預期,迅速演變為一場席卷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危機。
![]()
23
企業停工停產、商場關閉、收入中斷,大量機構和個人面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24
投資者開始擔憂手中資產無法及時變現,哪怕這些資產原本被視為安全的貴金屬。
![]()
25
此時“流動性優先”取代了“長期保值”的考量,無論股票還是黃金白銀,都被大規模拋售。
26
人們更愿意握有現金應對突發狀況,即便這意味著割肉離場。
27
市場上貴金屬集中拋壓加劇,供需失衡直接拖累價格下行。
![]()
28
更受關注的是2011年至2015年的長期熊市,歷時五年,黃金從巔峰一路滑坡,成為老一代投資人心中的傷痛記憶。
29
2011年9月,金價達到1920美元/盎司的歷史最高位,彼時“買黃金抗通脹、防風險”幾乎成為全民共識,街頭巷尾皆是勸購之聲。
![]()
30
但從2011年末起,美國兩大宏觀政策轉向,徹底改變了市場格局。
31
一是結束量化寬松(QE)——俗稱“停止撒錢救市”,二是推動財政緊縮,減少政府支出與債務規模。
![]()
32
回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為挽救經濟啟動多輪QE,央行大量購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33
海量資金涌入金融系統,企業和居民獲得信貸支持,消費與投資逐步恢復。
34
但由于貨幣供應激增,公眾擔心通貨膨脹侵蝕購買力,轉而搶購黃金這類實物資產。
![]()
35
正因如此,2008年至2011年間黃金價格實現強勁上漲,被視為對抗紙幣貶值的有效工具。
36
可到了2011年底,美國經濟顯現復蘇跡象,繼續大規模放水恐引發惡性通脹。
![]()
37
美聯儲隨即釋放信號:將逐步縮減購債規模,并最終退出QE。
38
2013年正式終止量化寬松,2015年開啟近十年來的首次加息,明確傳遞出“存錢更有利可圖”的信號。
![]()
39
這一系列動作讓黃金失去光環。投資者不再將其視為唯一的安全選擇,反而更傾向將資金轉入債券、定期存款等收益型資產。
40
此外,美國政府削減財政赤字,意味著國債發行量下降,市場供給減少,推動國債價格穩定甚至上行。
41
相比之下,黃金既無利息又需保管成本,吸引力進一步降低。
![]()
42
到2015年底,國際金價已跌至1050美元/盎司,較2011年高點縮水超45%。
43
國內金價也從約390元/克暴跌至230元/克左右,部分早期追高者損失慘重。
![]()
44
最早的一輪大跌出現在2008年,當年3月金價尚處1032美元/盎司高位,僅七個月后便跌破700美元大關,累計跌幅超過32%。
45
同期國內金價由230元/克左右下滑至160元/克附近。
![]()
46
此次下跌源于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按常理,金融危機應激發避險需求,推高金價。
47
但實際情況極為特殊:銀行與基金機構自身陷入嚴重虧損,資本鏈瀕臨斷裂。
![]()
48
為了填補其他投資領域的巨額虧空,金融機構不得不忍痛出售流動性較好的黃金來換取現金。
49
普通散戶缺乏專業分析能力,前期看到別人買入便跟風進場,結果剛接盤就遭遇斷崖式下跌。
50
有人不甘心虧損,試圖通過不斷補倉攤低成本,最終越陷越深,損失不斷擴大。
![]()
51
綜合歷次黃金大跌來看,誘因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前期漲幅過大形成泡沫、市場流動性緊張迫使拋售、美元走強或加息預期升溫、以及美國財政政策收緊導致國債吸引力上升。
52
2025年10月的這輪金價跳水,與過往多次下跌存在高度相似性。
![]()
53
從2024年初到2025年10月上旬,黃金價格由2000美元/盎司一路攀升至4144.19美元/盎司,漲幅突破100%,短期內漲幅過快過猛,積累了大量獲利盤。
![]()
54
早在10月15日,金價已從4180美元/盎司的歷史峰值微幅回落至4142.15美元,顯示出部分資金已有撤離跡象。
![]()
55
當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至4.47%的高位,意味著持有國債可獲得可觀且穩定的回報。
56
反觀黃金,不僅無法帶來任何利息收入,還需承擔存儲與保險費用,本質上屬于“沉沒資產”。
![]()
57
與此同時,借貸成本上升,融資環境趨緊,促使更多投資者偏好能產生現金流的金融產品。
58
在這種背景下,黃金自然難以吸引新增資金流入。
![]()
59
盡管目前美聯儲仍維持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但市場對未來政策轉向保持高度警惕。
60
一旦開啟加息或縮表進程,美元升值壓力將再度壓制黃金價格。
![]()
61
本輪下跌之前,黃金的暴漲行情吸引了大批新入場者。
62
今年上半年,多地金店再現排隊搶購金條的場面,有人動用養老積蓄,有人甚至借貸入市。
63
個別投資者刷爆5萬元信用卡、借款10萬元投入黃金市場,原計劃盈利后償還,如今卻被深度套牢。
64
每日面對高額利息和本金壓力,夜不能寐,焦慮難安。
![]()
65
不僅是投資金條受損,飾品金價也隨之下行。10月23日后,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金飾報價繼續下調,單日降幅達2.18%,其他連鎖金店亦出現不同程度降價。
66
準備結婚購置“三金”的年輕消費者陷入兩難:既希望等待更低價格入手,又害怕行情突然反彈錯失良機。
![]()
67
客觀而言,黃金確實具備一定的避險功能,在地緣政治動蕩或經濟系統性風險上升時表現出較強韌性。
68
但普通投資者不應僅聚焦其上漲潛力,更要清醒認識潛在的下行風險。
69
此次單日暴跌超270美元,重倉持有者可能一日之間損失數萬美元,教訓不可謂不沉重。
![]()
70
因此,參與黃金投資必須保持理性,切勿將全部身家押注其中,尤其避免動用醫療、養老等剛性用途的資金。
71
其次,應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指標變化,特別是美聯儲利率決策動向,加息往往是黃金走弱的重要先導信號。
72
最后,若確有必要配置黃金作為資產組合的一部分,建議采取分批建倉策略,平滑成本,降低一次性買在高位的風險。
![]()
73
沒有任何一種投資可以確保穩賺不賠,黃金同樣如此。
74
普通人理財的核心目標應是穩健增值與風險可控,而非追求短期暴利。
75
守住本金底線,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才是長久之計。
76
參考消息:
77
【1】新京報——《突然跳水!黃金價格跌超3% 未來一段時間價格波動可能加大》
78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63664475258176041/?channel=&source=search_tab
79
【2】大河報——《金價,繼續跌!》
80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6438843947538895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81
【3】第一財經——《與14年前相比,這輪黃金牛市有何相似之處?》
82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6407218983049680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8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