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AI炒幣混戰
這幾天,各大AI社群被一場“投資直播”刷屏。網友們實時追蹤六大AI模型的交易表現,討論的熱情程度甚至超過研究自己炒股,這是一場用真金白銀進行的AI投資對決。
10月17日晚在 Alpha Arena 的實驗平臺上,來自中美的頂級AI模型被同時放進加密市場,每個模型獲得 1萬美元實盤資金,自由買賣BTC、ETH、SOL、DOGE、BNB、XRP等主流幣。沒有人類干預,沒有額外提示,誰能讓賬戶價值最高,誰就是真正的“會炒幣的AI”。
這場比賽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把AI從枯燥的榜單,扔進了最真實、最不可預測的金融市場。
過去,市場用MMLU、ImageNet這些靜態的排行榜來衡量AI的能力。但市場不一樣,它是一個由無數信息、情緒構成的生命體,在這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不斷變化的概率。模型不僅僅要去分析數據,還要去分析市場的情緒,跟一個真正的交易員一樣。
![]()
目前過去了6天,已經歷了一些波動。前三天,排名第一的DeepSeek Chat v3.1收益率還一度接近40%,盈利超過4000美元,但10月21日隨著大盤下跌,也回吐了部分收益,DeepSeek Chat v3.1收益率穩定在10%左右,不過仍然是前兩名。
收益最低的卻是用戶量最多最知名的GPT-5,虧損高達68.9%(截10月23日12點),目前還在一路下行,不懷疑GPT-5可能是最先出局的模型。
馬斯克的Grok-4屬于高頻激進派,幾乎滿倉操作,漲了加倉,跌了也不割肉,所以一開始能實現超40%的盈利,但隨著市場變化,也迅速跳水。
Claude則是理性保守派,倉位輕、杠桿低、止損嚴格,可惜過于謹慎錯失行情,總收益負17.46%。
![]()
比較有意思的是,Qwen3 Max憑借著比Grok-4更激進策略,成功實現反超DeepSeek Chat v.31——20倍杠桿、幾乎全倉操作,現金余額一度僅剩96.8美元!實現總收益13.41%,領先DeepSeekv3.1已經一天多了。(截止10月24日Qwen3 Max大幅領先DeepSeek Chat v.31二十個點以上)
此次炒幣大戰最讓人困惑的是DeepSeek難道真的有量化基因,在炒股炒幣方面遙遙領先?還有最知名的GPT-5和Gemini 2.5 Pro,為何表現一直非常拉
先說說DeepSeek量化基因的問題,客觀來說DeepSeek是由幻方量化團隊訓練而來的,在金融和數學方面有一定積累是正常的,但真的到了遙遙領先的地步也不至于。就在這次大賽開始前的小規模測試,GPT和Grok是實現了盈利,反倒是DeepSeek有一定程度虧損。
![]()
那么你相信哪個最強呢?筆者覺得至少目前還是難以判斷。
Alpha Arena平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公開窗口,但作為基準測試,它仍然缺乏大樣本、長時間、跨市場的數據積累,缺乏透明、可復現的輸入與運行設置。而這意味著其仍然有很大隨機性和不可靠性。
為什么這次GPT-5和Gemini2.5 Pro表現這么拉胯?因為它們是“通用模型”。它們被訓練的目的是聊天、寫代碼、寫文章、做總結。它們學習的是整個互聯網的知識,但也包括網上無數相互矛盾的分析、情緒化的演講。GPT和Gemini那種“散戶式”高頻交易,很可能就是學了太多互聯網上的“噪音”導致的。
![]()
我們要觀察并不是各大模型的收益結果,而是在真實市場中的博弈,要看他們買了什么,賣了什么,持倉多久,怎么止盈止損,這才是這場“真人秀”真正的意義。
如何用AI炒股賺到錢
01、選對模型很重要
想象一下:你不再需要苦讀財報,不用耗費巨資訂閱 Bloomberg 終端。只需在聊天機器人里輸入一句:“我該買哪只股票?”——一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金融革命,正以我們難以置信的速度席卷全球投資界。根據路透社消息,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散戶投資者已經開始依賴 ChatGPT 或 Gemini 這樣的聊天機器人來篩選投資標的。
券商eToro 指出,我們必須承認,當前美股正處于歷史高位,全球市場也相對樂觀。但 ChatGPT 選股的成功并非“零門檻”——它要求使用者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否則“試錯”的成本會非常高昂。
公眾希望的是大模型能夠成為高成功率預測市場的“水晶球”,但真的有這種“預測未來水晶球”嗎?應該選哪種模型?目前并沒有市場公允推薦。
![]()
金融大模型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23年,那一年也是大模型的“開元之年”。當時最具標志性的金融大模型是彭博社發布的BloombergGPT。500億參數的數據集包含了 Bloomberg 自家的新聞文章、市場數據和研究報告,也曾紅極一時但很快寂寥無聲。
因為,BloombergGPT成本高昂、系統封閉,普通個人開發者和小型機構完全無法觸及。其模型內部的運作機制是一個黑箱,使用者只能接受其輸出結果,而無法對其進行定制或深入研究。在金融預測性方面的提升感也不是很大,所以就其收益而言,可能還不如專業的投資顧問。
2025年8月,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在Gtihub上發布了一個叫做Kronos的開源項目,其目標是利用時間序列大模型來預測金融市場的K線走勢。從項目介紹來看,這是一個典型的、試圖利用大模型在金融市場中直接尋找盈利機會的嘗試。
理論上是非常專業全面的金融大模型表現應該還可以,但據多數使用者反饋,對其輸出的結果表示不滿,要么是觀點判斷太過平均市場化,要么是臆造觀察其預測結果難以讓人信服。
為什么會這樣?是AI不夠強還是交易頻次趕不上量化,都不是!而是大模型往往從市面挖掘有效因子,對于矛盾之處缺乏深入推理,其策略是趨同的。
金融市場向來有“買在分歧,賣在一致”的說法,如果只是單純的利用網絡公開信息做策略,那很難跑得過資金體量更大,信息收集調研更強的量化機構。
當然,目前聲量更大的還是各大券商推出的AI選股,并已經開始收費,從月費幾百到3888元不等。中國銀河證券推出了智能投顧服務——財富星AI投顧,其包含AI選股、AI數據和AI ETF三大功能。
![]()
東方財富的“妙想”大模型分為體驗版、進階版、專業版。體驗版可以每天體驗3次深度研究;進階版每個季度518元,每天可以體驗50次深度研究;專業版每季度818元,每天可以體驗100次深度研究。
從結果來看用AI炒股的人卻收獲寥寥。一方面要調教AI學習交易規則,另一方面又要核驗AI策略防止算法幻覺帶來的風險,結果上反而不如傳統購買ETF的基民。
但利用AI模型來協助炒股依然是大趨勢,我們已經邁入全面AI時代,不用AI的人跟使用的人在效率上的差距是天壤之別。AI對于上市公司財報總結和行情基本分析,是快速的,概括性很強的,把這類文本和圖表的繁瑣任務丟給AI再好不過了。
至于選擇哪家模型,目前來看并沒有太本質的區別,在選擇的過程中不應以名氣來判斷,而是根據自身目標來看哪家完成度準確性高。反復使用和調換模型在當下應該是基本動作。
02、明確你的炒股目標
有網友在AI的“指導”下,反而經歷一場財富大縮水,“賬戶金額每天都在穩定地減少”。原本期望的三個月翻倍,變成了一個月跌幅超過50%。
這位網友不僅過于相信AI,而且還不懂AI,在出現明確持續下跌信號還不選擇止損,反而慌亂操作的情況下,更多就是他的問題了。
所以有著明確的炒股目標和紀律非常重要,就像在AI炒幣比賽中獨樹一幟的DeepSeek,完全按照預設交易計劃,行情波動也不做盤中調整,哪怕浮盈接近2000美元,它也堅持“計劃未變,倉位不動”。DeepSeek非常看重風控結構和盈虧比,而散戶中很少有人有這個概念。
根據筆者的實操經驗來看,有時候為了達成一個定義的共識,可能要反復跟AI解釋和強調。就比如對于價值投資的理解,AI一開始只強調高ROE和現金流,對于有著護城河的企業理解甚至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不知道是不是太多企業用擁有“護城河”形容自己。
當輸入筆者對于護城河的理解之后,完成了新的條件約束,又忘了上文要求回答美股市場規則。
簡單來說,當前AI輸出的質量高度取決于數據質量和提示詞設計,例如提供的數據是什么角度、構建的問題是哪個方向,它傾向于哪方面的概率就越大。
目前多數AI更擅長的是技術面分析,比如趨勢、支撐與阻力、成交量、關鍵價位等因素,至于基本面分析更多時候是重復新聞和研報,還是需要用戶自己來分析其行業地位和前景,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
03、比AI更懂投資
是的,你沒有看錯,想用好AI就需要比AI更懂投資,這就好比能用刀切菜的人很多,但能用刀來雕花的人就比較少了。
不管是用DeepSeek還是GPT來炒股,“只負責抄作業坐等掙錢”的情況都是不存在的,相反虧掉本金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投資紀律之外,還要注意AI數據的可靠性,如果只會搜索數據很可能得到的都是錯誤數據,要有被投資行業的常識,比如豬周期客觀存在但因為疫病風險和逆勢投入,也會導致豬周期時間遠超以往。還有機器人行業,是值得投資的企業和產業鏈不假,但是宣傳展示肌肉還是有馬上可以量產,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AI難以判斷“黑天鵝”風險,對于“灰犀牛”事件的認知也比較滯后,不同的事件風險也需要隨時調整投資策略。
知名投資人段永平并不看好用AI來投資。他將AI定義為“高級的看圖看線” 。無論算法多復雜,數據量多大,AI只是在優化“猜人心”(其他交易者在想什么)的游戲,而不是在實踐“估價值”(公司值多少錢)的投資。
AI的局限性在于“精確的錯誤”,AI極度擅長在既定規則下進行精確計算,但投資面對的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AI可以回溯過去所有的數據,找到完美的相關關系,但無法真正“理解”為什么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如此持久,也無法“感受”蘋果公司企業文化的力量。當出現模型從未見過的“未知的未知”時(如全新的商業模式、顛覆性的技術),AI可能會犯下災難性的錯誤。
或許有人對于“價值投資”這一套理論并不感興趣,但不迷信AI,保持個人清醒的判斷主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寫在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規一點的AI模型,都會標注:該服務所提供的指標均基于歷史數據,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趨勢,不構成投資建議,接受該服務的投資者,請注意投資風險。
這并不是甩鍋,而是揭示了當前AI的困境,以為是“萬能水晶球”,實際上只是一個精于計算,功能有限,不保證對錯的工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