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446
閱讀預計8分鐘
作者|艾莎·西迪卡
編譯|曹寅聰
編譯審核 | 張謙和
本期編輯|曹寅聰
本期審核 |單敏敏
編者按
近期,美巴關系升溫,而本文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美特朗普政府需要巴基斯坦與之合作,是為達成什么樣的戰略目的?在作者看來,特朗普政府將會利用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參與中東局勢,介入加沙沖突,并不排除利用巴軍打擊阿富汗塔利班,“奪回”巴格拉姆空軍基地。而巴軍方高層對美的示好也傳達出危險信號:巴基斯坦可能作為美國的“排頭兵”被迫卷入中東沖突,與美國進行深度合作也可能使中國等傳統友好國家失望。美巴關系看似興興向榮,作者卻警醒指出,美國與巴軍方的合作可能催生齊亞·哈克時期一樣的wei權軍政府,并擴大巴國內矛盾。譯者認為,對巴方來說,美國在蘇聯阿富汗戰爭時期和反恐戰爭時期與巴基斯坦的兩次合作,都給巴帶去了宗教極端化、恐怖主義外溢等嚴重后果,且美國對巴經濟民生改善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對美方來說,巴基斯坦長期被看作是不可信任的盟友,針對巴基斯坦的始終激烈的內部矛盾,美特朗普政府也缺乏干涉的能力和意愿,此次美巴合作極有可能也以失敗收場。南亞研究通訊特編譯此文,供各位讀者批判參考。
![]()
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阿西姆·穆尼爾上將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展示稀土礦物(白宮會晤現場,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亦在場)。圖源:白宮
在特朗普總統與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阿西姆·穆尼爾元帥近90分鐘的會晤后,巴基斯坦媒體——尤其是電視和社交媒體——顯得異常興奮,欣喜若狂。穆尼爾此次訪美由巴總理謝里夫陪同。這種歡欣情緒可以理解,巴基斯坦等待美國的電話已逾四年。許多人認為,此次會晤標志著巴基斯坦從相對邊緣的狀態回歸,世界大國和重要國家再次認識到其重要性。
巴基斯坦仍對拜登執政初期的經歷耿耿于懷——當時美國總統從未致電時任總理伊姆蘭·汗,在美國的軍事戰略考量中,以印度為核心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譯注:由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印度四國組成,應對印太地區安全問題,尤其是中國在此區域的影響)比巴基斯坦更加重要。
如今時局已變,而且許多巴基斯坦人公開承認,他們毫不介意陸軍參謀長而非總理在此次特朗普與巴基斯坦領導人會晤中扮演主角(譯注:軍方和文官政府的矛盾是巴基斯坦長期存在的一大問題),社交媒體上甚至出現贊譽之聲,稱此次會晤是對巴基斯坦“在數小時內擊敗比自身強大數倍國家”的決心與實力的認可。普遍觀點認為,此次會晤得以落地,是因為在印度對巴發起“朱砂行動”后,世界,尤其是特朗普,更為采信巴基斯坦獲勝的說法。
當然,這種觀點始終回避著關鍵問題:特朗普究竟想要從巴基斯坦獲得什么?為何在不到兩個月內兩次接見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并對其大加贊賞?
一、特朗普對巴基斯坦的訴求
我一位關心政治的朋友雖因不同原因批評“朱砂行動”,卻認為近期印巴沖突扭轉了局勢。在他看來,巴基斯坦在國際社會贏得的表面成功,使阿西姆·穆尼爾愈發狂喜、過度自信且更愿冒險。他將國家引向更危險的道路,采取更艱難的戰略,而無論是民選政府還是軍方都已無法阻擋。這位朋友認為,此刻不該歡慶,而應警惕。
特朗普反復提及巴基斯坦在沖突中的空戰成果,表明他對巴軍表現滿意。他似乎也察覺到穆尼爾及其將領們胸中燃燒的烈火——他們為獲取體制內的利益而甘愿承擔戰略風險。白宮正試圖招募能承擔艱巨任務的新合伙人。特朗普可能急于與巴基斯坦在兩個領域展開合作。
其一,特朗普意圖重塑中東格局。他希望重啟首任任期內推動的《亞伯拉罕協議》,該協議旨在為以色列締造和平穩定環境,所有阿拉伯及穆斯林國家也對此寄予厚望。2023年10月7日加沙危機的爆發,協議流產,未能如特朗普所愿。新一輪沖突使沙特等國政治上無法效仿阿聯酋與特拉維夫和談。盡管加沙巴勒斯坦人的處境并未改善,但特朗普如今意圖強推解決方案,讓多數中東及穆斯林國家成為利益相關方。
2025年6月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空襲,旨在摧毀其鈾濃縮與核彈制造能力,消除對以色列威脅。雖不確定美國是否達成目標,但成功震懾伊朗已是事實。當前要務在于重建和平架構,減弱伊朗威脅。隨著阿拉伯各國領導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巴基斯坦高層齊聚華盛頓,特朗普如今可以宣稱,達成斡旋協議近在咫尺。我接觸的某些分析人士稱,特朗普設想組建一支阿拉伯軍事力量用于沖突區。僅此目的就使巴基斯坦牽扯其中——巴沙兩國的新防務協議表明巴基斯坦已承擔起介入沙特軍事事務的責任。
事實上,這場白宮會晤的關注點或許并非巴基斯坦而是沙特,以及沙特在中東地區如何運用自己的軍事實力。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約書亞·懷特認為,巴沙防務協定并非針對以色列襲擊多哈的回應,而是兩國長期磋商的結果——旨在緩解沙特對以色列和伊朗(兩國均暗中發展核計劃)的擔憂,尤其在美國不愿在保護沙特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時。該防務協議使巴基斯坦與沙特阿拉伯緊密相連,賦予巴方重要的談判地位。這同時意味著,若未來在加沙部署穆斯林國家的維和部隊,巴基斯坦將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其次,特朗普希望巴基斯坦協助奪回喀布爾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他堅持認為該基地應回歸美國控制。盡管特朗普堅稱撤離阿富汗或巴格拉姆基地是個錯誤決定,但他可能并不熱衷于再次派遣美軍地面部隊。他大概察覺到穆尼爾對塔利班的不滿,以及其打擊該武裝網絡的迫切意愿——而穆尼爾的前任、三軍情報局前局長費茲·哈米德中將曾極力扶持塔利班掌權。面對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的持續襲擊,穆尼爾似乎正尋求國際力量的援助與支持,來給阿塔當局一個教訓。這使特朗普與穆尼爾形成了共同目標。
二、巴基斯坦擁抱美國的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共同目標對巴基斯坦而言都非易事。兩條道路都充滿風險且問題眾多。在沖突不斷的加沙部署部隊極其艱難,尤其考慮到內塔尼亞胡拒絕任何撤軍要求,更不用說在好戰的以色列與哈馬斯二者之間實現和平。因此,盡管《黎明報》專欄作家尼亞茲·穆爾塔扎確信白宮之行與特朗普計劃讓巴軍介入加沙有關,但關于可能的后果,他卻絲毫沒有提及。顯然,對聯合國深感不滿的特朗普不會利用該平臺,因為他無法確定將由何種新機制管理這種軍事部署,更不知誰能在動蕩地區確保秩序與紀律。
同樣,奪回巴格拉姆基地可能加劇與阿富汗塔利班的戰爭,并使巴基斯坦更深卷入沖突。更不必說這兩場軍事行動——中東和阿富汗——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國內后果,例如教派沖突爆發和民族關系惡化,尤其可能擴大普什圖人與旁遮普人之間的鴻溝。
由于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恐怖襲擊,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已出現反阿富汗人的輿論,無意中將巴基斯坦普什圖人卷入其中——普通民眾根本無法區分兩者。
更不可忽視的是,巴方已向特朗普提出其他利益交換方案,例如開采巴基斯坦稀土礦產。穆尼爾選擇了美國而非中國。從中國轉向美國的戰略調整始于其前任,現任陸軍參謀長及其團隊正延續這一路徑。巴方消息人士向我透露,巴基斯坦已向中國表明:雖未刻意排斥中國,但巴基斯坦有權探索與美國合作的機會。這種論調非常天真,似乎未能意識到,巴基斯坦在兩大強國間尋求平衡的策略,在相關國家眼中未必合適。有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有65家美國企業正與巴基斯坦海事部合作開發卡西姆港和卡拉奇港項目。這必然令中方感到不悅。
穆尼爾當然可以冒險與特朗普合作以獲取有限的個人和體制內利益。白宮合影將確保無人質疑他在11月26日將任期延長兩年——甚至可能更久。美巴伙伴關系還將確保批評之聲——即便出現——亦將被扼殺。歷史證明,與美國的伙伴關系助長wei權主義。穆尼爾的文職代理人已開始游說西方各國,尋求軍事技術援助以鎮壓俾路支省及其他地區的叛亂。
此刻歡欣雀躍的巴基斯坦民眾,或許該開始預想一個比齊亞·哈克統治時期更黑暗的wei權統治時代了。
作者簡介:艾莎·西迪卡(Ayesha Siddiqa),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CL)戰爭研究系高級研究員。
本文編譯自印度《印刷報》(The Print)2025年9月29日文章,
原標題為
Pakistan is thrilled with Trump’s embrace. No one’s asking what does US want
原文鏈接為:
https://theprint.in/opinion/trump-meets-asim-munir-pakistan/2753271/
本期編輯:曹寅聰
本期審核:單敏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