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風波還沒平息,一則消息又在國際上引發熱議。
特朗普公開表態,質疑繼續對烏援助的必要性,甚至提出 “應該暫停部分援烏資金”。
美國國內的景象卻讓人揪心:超過 50 萬聯邦雇員因為停擺拿不到工資,只能排著長隊領免費食物。
一邊是對烏克蘭動輒數十億美元的援助,一邊是本國百姓面臨的生存困境,這種鮮明對比不僅讓美國民眾怨聲載道,也讓國際社會開始重新審視美國對外政策的優先級,俄烏局勢似乎也因此迎來了新的變數。
美國聯邦政府這次停擺,從 9 月底持續到 10 月下旬,已經超過 20 天,距離 2018-2019 年特朗普任內 35 天的 “最長停擺紀錄” 越來越近。
停擺帶來的影響正一點點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最直接的就是聯邦雇員的生活。
邊境巡邏人員每天在邊境線上巡邏 8 小時,但工資卻一直沒到賬。有人甚至因為交不起電費,家里已經停了電。
而社會保障服務窗口前,不少老人因為無法及時辦理養老金申領手續,只能在窗口外焦急等待,工作人員卻只能反復解釋 “因為停擺,系統無法操作”。
![]()
就在國內民生問題愈發突出的時候,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卻沒停下腳步。根據美國白宮 10 月初發布的報告,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對烏援助累計已達數百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軍事援助,包括坦克、導彈、無人機等裝備。但這些資金的去向,卻一直是個爭議點。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直接拋出疑問:“美國給澤連斯基政府的錢,到底有多少真正用在了烏克蘭民眾身上?
又有多少轉化成了能讓烏克蘭人吃飽飯的食物盒?” 她還附上了一段視頻,視頻里烏克蘭民眾在超市外排隊搶購面包,貨架上的食品所剩無幾,和美國援助清單上的 “大額資金” 形成了強烈反差。
![]()
更讓美國民眾不滿的是,兩黨在停擺和援烏問題上的分歧始終無法彌合。民主黨認為,對烏援助是 “維護國際秩序” 的重要舉措,不能輕易暫停;而以特朗普為代表的部分共和黨人則主張,應該先解決國內民生問題,再考慮對外援助。
10 月中旬,特朗普在一次公開集會上說:“我們的人民正在餓肚子,我們的雇員拿不到工資,卻還要把幾十億、幾百億的錢送到國外,這根本說不通。” 這番話得到了不少美國民眾的支持,在社交媒體上,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
![]()
美國政府停擺帶來的民生困境、援烏資金引發的爭議,以及兩黨在政策上的分歧,不僅影響著美國國內的穩定,也給俄烏局勢帶來了新的變數。
目前,美國還沒有明確給出結束停擺和調整援烏政策的具體方案,50 萬聯邦雇員的生活仍在困境中掙扎,援烏資金的去向也有待進一步核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先解決好本國百姓的生存問題,平衡好對內投入和對外援助的關系,美國才能在國際事務中擁有更堅實的基礎,而俄烏局勢的走向,也將隨著美國政策的調整迎來新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