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訪問中國之前,德國外長率先提出了兩個要求,分別是開放稀土出口,不要使用武力收復臺灣。
![]()
德國外長約翰·瓦德富爾將訪問中國,這是他上臺以來首次訪華,除了表示希望跟中國比保持密切的貿易關系和合作,也對中國提出的一些要求。
路透社報道顯示,這位德國外交部長表示他此行有多個目標,包括說服中國放松對稀土出口的管制,并且提出臺海發生沖突的后果。
德國外長認為,如果臺海發生沖突,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貿易。但是他也重申德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
據了解,這次德國外長訪華的背景是,歐盟方面正在內部討論,是否對中國動用“核選項”。
這個“核選項”叫做《反迫脅工具法案》,如果歐盟無法就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尋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歐盟成員國可能考慮動用,這個最強力的貿易工具來反制中國。
具體反制措施包括,限制對華貿易和服務、削減某些知識產權、限制外國直接投資和公共采購準入等等。
![]()
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外長訪華可能是要勸說中國,不要逼迫歐盟采取這樣的“核選項”來應對。
但是對于中國來說,稀土出口管制并不針對第三方國家和地區,也不會針對歐盟。只要歐盟與中方安安分分的合作,中國出口歐盟的稀土不會受到多么嚴重的限制。
這種稀有金屬礦產,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儲量和產量,用來做手機、電動車電池、導彈之類高科技東西。中國最近加強出口管制,目的很簡單就是提前準備作為反制工具。
![]()
另外稀土開采的污染很大,中國以前出口太多。現在管制能控制產量,保護生態也是合情合理的,還能讓中國自己用在高科技產業上,推動經濟升級。
至于在臺灣問題上,中國如何解決是自己的事情,用不著德國人來操心。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戰后就該回歸,但因為歷史原因,直到現在仍舊被“臺獨”勢力占據。
統一是民族大義,丟了臺灣就等于國家不完整,像身體缺了一部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臺灣回歸就是重要一步,沒有統一,復興就不圓滿。統一后,臺灣人也能分享大陸的發展紅利,大家一起富強。
![]()
德國部長說臺海打起來影響經濟,中國也同意臺海和平重要,但是統一是中國內政,第三方不能干涉。中國希望和平統一,但如果“臺獨”鬧事或外部干預,武力維護統一的方式,我們是不會放棄的。
就像中古哦外交部說的那樣,中德對一些問題存在不同看法,這是正常的,雙方可以通過坦誠溝通增進了解互信。希望德方秉持客觀公正態度,積極理性看待中國,同中方相向而行,確保中德關系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