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一任內閣名單已經公布,臺當局火速發出祝賀,中方評論了一句話,盼高市早苗能讀懂。
![]()
日本政壇一天之內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高市早苗在眾議院投票拿了237票,過半當選首相,成了日本頭一個女首相,前首相石破茂當天就帶著內閣辭職了;
第二件大事,高市的內閣名單公布,外務大臣還是茂木敏充,防衛大臣換成了小泉進次郎,此外還有10個第一次進內閣的新人;
第三件大事,臺當局比誰都積極,賴清德讓發言人代轉祝賀,蔡英文還用日語發社交動態,林佳龍直接讓駐日機構送賀電;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評論了一句話:希望日本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信守在臺海等問題上的承諾。
![]()
就這一句話,可不是隨便應付的。這里頭藏著門道,高市要是讀不懂,后面中日關系恐怕要麻煩。
先看第一層意思,這其實是直接敲警鐘,針對的就是高市的“右翼底色”。
大家都知道,高市是安倍晉三一手帶出來的,她每年固定去所謂的“靖國神社”拜三次。
她還公開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跟安倍想改和平憲法、漲防衛費的想法一模一樣。
本月初的民調顯示,53.6%的日本人都擔心中日關系會因為高市執政變糟,正好說明中方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就是怕她上臺后把歷史問題拋到腦后,再搞出什么刺激地區局勢的事。
再看第二層意思,這是在給中日關系定“底線”。
![]()
中方特意提了“中日四個政治文件”。
高市早苗沒說過不認這些文件,但她新內閣里的人就不一定了。
準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野田紀美之前就喊著要“對華技術封鎖”,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更是一直想跟著美國搞“印太戰略”。
這些人要是主導政策,就很容易踩線。
中方現在把話說在前頭,就是劃紅線:四個政治文件是根基,動了這個,中日關系就沒底了。 還有第三層意思,是提前攔住“臺日勾連”的苗頭。
臺當局這次這么積極,當然是早有預謀。
![]()
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的時候,蔡英文就用日語祝賀過了,林佳龍之前還偷偷去日本“鋪路”,現在又第一時間送賀電。
結果呢?高市這邊根本沒公開回應,反而在自民黨內部會議上強調“要遵循中日聯合聲明”。這反差已經很明顯了,但中方還是得說一句——臺海議題是中國內政,借高市上就搞小動作?門都沒有。
因為對高市早苗來說,中方這句話不是“外交套話”,是她執政的“說明書”,她至少得讀懂三件事。
第一,得搞清楚日本經濟有多依賴中國,別光想著跟美國、跟臺當局走近,先看看日本企業的飯碗。
要是高市早苗繼續碰臺海紅線,中方的反制措施只會更狠,她競選時喊的“振興經濟”就要成空話了。
第二,得平衡好自己的內閣和執政聯盟。
![]()
高市的內閣看著“多元”,其實立場差的遠得很。
茂木敏充是務實派,之前還推動過中日自貿談判;小泉進次郎是強硬派,滿腦子想跟美國搞軍事同盟。
更關鍵的是,自民黨在眾議院只有196席,得靠日本維新會的35席才能湊夠多數。
維新會雖然偏右翼,但明確反對“跟臺當局走太近”,怕影響跟中國的經貿。
所以“信守承諾”不是給中方看的,是高市穩住內閣、拉住盟友的關鍵。
第三,得明白“區域穩定”才是日本的活路。
高市想振興經濟,前提是外部環境穩定。要是跟著美國在臺海挑事,日本很可能變成沖突風險點。
![]()
一方面,中日要是有摩擦,日本供應鏈肯定斷,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供應鏈一斷,企業停產、民眾失業,她的支持率立馬就掉;
另一方面,86.5%的日本人都希望她“務實執政”,沒人想讓日本卷進地緣沖突里。跟中國搞僵,對她沒一點好處。
高市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本來是件“歷史性”的事,但這份歷史能不能寫好,關鍵就看她能不能讀懂中方說的那句話。中日關系好的時候,日本企業賺錢,民眾也能享受到便宜的中國商品;關系差的時候,吃虧的還是日本自己。
這不是在“嚇唬人,而是在擺事實、講道理。
![]()
歷史承諾不能忘,臺灣紅線不能碰,這不僅是對中國負責,也是對日本自己的執政基礎負責。
高市早苗要是真為日本民眾著想,就該把精力放在搞經濟上,而不是跟著別人搞小動作,畢竟對老百姓來說,日子過好了,才是真的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