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易道極簡快訊合集
浙大團隊3D打印仿生人工纖毛,聲控膠囊實現精準藥物遞釋
2025年10月24日,科技日報發布消息稱,浙江大學藥學院、金華研究院顧臻教授與王金強研究員團隊,通過三維建模和高精度3D打印技術,模擬耳蝸毛細胞纖毛結構,成功設計并制備出具有不同長度直徑比的仿生人工纖毛陣列。
該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
![]()
研究團隊借助增材制造工藝,構建出可響應聲波共振的纖毛陣列,其共振頻率覆蓋100—6000赫茲,涵蓋人類聽覺常用范圍。
實驗表明,該陣列在鋼琴曲、語音等聲音刺激下,振動模式與聲音時頻圖高度一致,實現了聲音信號的可視化解析。
進一步研究證實,共振纖毛可加速液體流動,促進模型藥物的釋放與擴散。
基于此,團隊將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分別搭載于不同共振頻率的仿生纖毛上,集成于膠囊型聲學共振響應藥物遞釋器件中。
在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實驗中,通過施加不同頻率聲波,器件可選擇性觸發兩種藥物的釋放,實現雙向血糖調控。
據團隊介紹,未來將通過優化材料與結構設計,進一步提升器件對復雜聲音的解析能力與任務執行多樣性。
本項突破為增材制造在生物醫學器件領域的創新應用提供了重要范例。
大連理工3D打印超薄射頻傳感器成功試飛,實現無人機射頻系統輕量化集成
據光明日報發布消息稱,近日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無人機蒙皮超薄一體化集成射頻傳感器在陜西蒲城試飛中心掛飛成功,標志著我國曲面天線全3D打印技術向實裝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該成果發表于《化學工程雜志》,為無人機通信裝備的輕量化與高集成化提供了全新方案。
![]()
長期以來,傳統平面射頻傳感器因體積大、重量高,且受曲面壓合技術限制,難以適配大曲率機身并易出現層間開裂問題。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學生王煜杭在實驗中發現,傳統技術無法兼顧曲面貼合與穩定服役,其癥結在于基材樹脂電磁損耗高及與金屬界面結合力差。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指導下,團隊基于學校技術積累,首創低介電分子結構設計方法,研發出含多種氟結構的聚芳醚光固化樹脂,并成功制備出可與無人機蒙皮"無縫融合"的新型射頻天線。
該傳感器采用全3D打印技術實現曲面天線一體化制造,信號傳輸效率超過95%,較傳統產品增益翻倍,在50公里視距內可穩定接收信號。
目前,相關成果已通過中國電科集團、中船集團等院所試用驗證,未來可廣泛應用于無人機、艦船及超高速飛行器等射頻通信領域。
1.7億航天3D打印大單落地,量子矩陣、鉑力特、易加三維、中航邁特、等多家企業中標
2025年10月23日,根據互聯網公開信息,一項備受業界關注的航天領域大規模增材制造設備采購項目已于近日公布部分中標結果。
本次招標由西安宏臻航天增材技術有限公司發起,涉及總金額高達1.7億元,目前已有鉑力特、中航邁特、易加三維、量子矩陣等多家行業知名企業成功中標,已公示的中標總額超過6800萬元。
具體中標情況顯示,西安量子矩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現搶眼,分別以1269.8萬元和1268.4萬元的價格中標兩臺大幅面及兩臺高性能大幅面激光選區熔化成形設備,同時在其大尺寸高效激光選區熔化成形設備的招標中位列中標候選人第一名。
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則成功拿下兩臺薄壁大尺寸回轉構件增材制造系統,金額達1261.4萬元,并在管通構件增材制造成形設備項目中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
北京易加三維科技有限公司中標兩臺異形艙段增材制造整體成形系統,合同金額1542萬元。
中航邁特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也獲得一臺大幅面點陣增材制造成形設備的訂單,價值515萬元。
據悉,宏臻航天母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西發公司,通過十年深耕,已構建起強大的增材制造體系。
公司不僅擁有以集團公司首席工藝專家為核心的頂尖人才隊伍,更建成了以百臺增材制造及后處理設備為支撐、號稱國內相關領域產能第一的產業化能力。
其技術覆蓋激光/電子束選區熔化成形、激光熔化沉積成形、電弧增材制造等主流金屬增材制造工藝,并突破了增材制造輕量化設計、微細結構激光選區熔化成形等多項關鍵技術。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