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一則來自陜西省紀委監委的通報引發廣泛關注:陜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繆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消息雖短,卻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水面,在高校圈、醫療界乃至社會層面激起層層漣漪。
從醫院“一把手”到高校副校長,仕途戛然而止
公開資料顯示,繆峰是醫學專業出身,擁有主任醫師職稱,屬于典型的“學者型官員”。其職業生涯長期扎根于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系統,曾擔任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的黨委書記、院長,是掌握醫院人、財、物大權的“一把手”。2020年12月,他升任陜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步入高校核心領導崗位。
然而,就在他看似前途光明之際,調查通報為其仕途畫上了休止符。從備受尊敬的醫院院長、高校領導,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審查調查對象,其人生軌跡的陡轉,令人唏噓,更發人深省。
高校反腐持續深入,“凈土”不容玷污
繆峰被查,是陜西省持續深化高校領域反腐敗斗爭的最新戰果。高校作為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圣殿堂,其風氣直接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醫療領域更是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當高校與醫療兩個關鍵領域交匯處的領導干部出現腐敗問題,其危害性尤為嚴重。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對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腐敗問題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繆峰案再次傳遞出明確信號:反腐敗斗爭無禁區、無死角,無論是黨政機關還是事業單位,無論是行政領導還是學術骨干,只要觸犯黨紀國法,必將受到嚴懲。象牙塔絕非“避風港”,學術光環也不是“護身符”。
“醫者”更應“自治”,守住初心方能行穩致遠
繆峰身為醫學專家、醫院管理者,本應恪守醫德、廉潔行醫、清白做人。醫學的最高追求是“治病救人”,而腐敗行為則是侵蝕社會肌體的“”。一個本應運用醫術祛除病痛的醫者,一個本應管理醫院、服務患者的領導,卻自身涉嫌“染病”,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對醫療衛生事業公信力的損害,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挑戰。
毒瘤
此案也警示所有掌握權力的領導干部,尤其是高校和醫療系統的管理人員:必須時刻牢記初心使命,敬畏黨紀國法,審慎用好手中的權力。在利益誘惑面前,要守住底線、清清白白;在監督制約面前,要主動適應、習慣在“探照燈”下工作生活。
結語:反腐肅紀不停步,清風正氣潤校園
繆峰案的查處,是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的體現,是維護教育公平、醫療清朗的必要之舉。我們堅信,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持續深入,高校的政治生態將更加清明,教書育人的環境將更加純凈。
拭目以待調查結果的公布,也希望此案能成為一面鏡子,讓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能從中汲取教訓,自我警醒:權力姓公不姓私,唯有廉潔自律,方能不負人民重托,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