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妝護膚界可謂是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第三方測評機構 “老爸評測” 發布的一則視頻,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網絡。視頻中宣稱,在多款大牌護膚品中檢出了禁用 20 年的成分 —— 蘇丹紅,這一消息讓眾多消費者瞠目結舌、惶恐不安。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老爸評測” 的實驗室在對一款肉色護膚品進行檢測時,意外發現了嚴禁添加的工業染料蘇丹紅。經過深入調查,發現該違禁成分疑似來源于一款紅色原料,此原料含有鱧腸、印度楝葉提取物和辣木籽油,與涉事產品的成分表高度吻合。為了進一步驗證,“老爸評測” 將疑似原料送檢,檢測報告顯示,蘇丹紅 IV 高達 1170000ppm,而添加了該原料的化妝品檢測結果為全部檢出含有蘇丹紅。
![]()
盡管視頻對品牌進行了模糊處理,但神通廣大的網友們還是根據各種線索鎖定了不少品牌。科顏氏、farmacy、且初、聽研、chillmore 且悠、后、NARS、AHC 等多個國內外知名美妝護膚品牌紛紛 “中槍”。輿論發酵后,多個品牌緊急回應,部分波及產品已被暫時下架。各品牌方均表示產品有安全檢測報告、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并且已針對輿情第一時間安排了產品送檢。像科顏氏客服強調官方旗艦店所售產品合規;花西子客服也表示產品通過國家認定機構檢測并完成備案。
![]()
那么,植物提取物中為何會添加蘇丹紅呢?“老爸評測” 技術人員稱,大多品牌可能是被原料商欺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添加了含有蘇丹紅的植物色素。業內人士也指出,涉事原料組主要用于染色,因天然色素不穩定,廠商才會添加蘇丹紅等違禁成分。其實,中國消費者對蘇丹紅并不陌生,2005 年的蘇丹紅事件曾轟動全球,此后蘇丹紅又多次在食品中被檢出,各國也都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蘇丹紅。
![]()
對于此次事件,消費者們無疑是最憂心的。正值 “雙十一” 購物季,很多人都在擔心自己心儀的護膚品是否安全,還能不能購買和使用。有消費者表示已嘗試申請退款,但部分客服未同意。而從行業角度來看,這無疑為整個化妝品行業敲響了警鐘。品牌方應加強對原料供應商的篩選和原料的檢測,不能僅僅依賴供應商的檢測報告。同時,相關監管部門也應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消費者的使用安全。
![]()
隨著事件持續升級,國家藥監局已介入調查,要求涉事企業立即開展自查并提交相關檢測報告。與此同時,多個電商平臺緊急上線"蘇丹紅篩查"功能,消費者輸入產品名稱即可查詢是否在風險清單之列。某跨境購平臺數據顯示,事件曝光后"護膚品成分檢測"相關搜索量暴漲800%,第三方檢測機構迎來送檢高峰。
![]()
行業內部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震蕩。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緊急召開閉門會議,擬推出"原料溯源白名單"制度,要求會員企業建立從種植端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體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國際品牌開始調整供應鏈策略,歐萊雅集團宣布將投資3億元在上海建立亞太區原料檢測中心,而雅詩蘭黛則啟動了"純凈原料計劃"。
![]()
這場風波意外帶火了成分黨KOL的科普視頻。抖音博主"化學系護膚君"用動畫演示蘇丹紅分子結構的視頻獲贊超200萬,其創建的"自檢避坑指南"文檔已被下載50余萬次。線下美妝店也悄然轉變,北京某百貨專柜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顧客進門先要成分表,我們不得不把每個產品的檢測報告都打印備查。"
![]()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若確認存在故意添加行為,涉事企業將面臨最高30倍銷售額的罰款。北京消費者協會已開通專項維權通道,建議保留購買憑證以備索賠。更深遠的影響或許在于行業標準的重塑,據悉新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正在加速修訂,擬將植物提取物色素納入重點監控目錄。
![]()
目前,事件仍在持續發酵,各品牌的送檢結果尚未出爐。后續是否還會有更多品牌被卷入?已經被波及的品牌又將如何應對?消費者的權益又該如何保障?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進一步觀察。我們也將持續關注事件的發展,為大家帶來最新的消息。在此,也提醒各位消費者,在購買護膚品時要謹慎選擇,關注產品的成分和檢測報告,守護好自己的 “面子工程”。
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我們相信,真實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更多資訊請關注:藝飛說!
#熱點觀察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